韶山灌区综合效益调研分析

2011-04-09 21:02顾奎利赵河川李镇西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续建韶山干渠

顾奎利,赵河川,李镇西

(1.黑龙江省泥河水库工程管理处,黑龙江兰西151500;2.黑龙江省水利第一工程处,黑龙江富裕161200;

3.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哈尔滨150080)

1 工程建设概况

韶山灌区工程是湖南丘陵地区第一个大型引水灌溉工程。1958~1960年在涟水中游建设了水府庙大集。韶山灌区于1965年7月1日正式开工,首先是在水库下面18 km的湘乡洋潭修建引水坝,从涟水右岸开挖一条总干渠,引进44.5 m3/s流量,在湘乡蒿子坪分为南北两大干渠,南干渠沿涟水南岸到湘潭梅林桥;北干渠跨过涟水,在湘乡的芦塘寺分为左右干渠,左干渠流经韶山、花明楼入靳江,右干渠经湘潭市北郊入湘江。灌区范围有湘乡、湘潭、雨湖、宁乡、长沙、湘潭市郊和双岑县库区等7个县市。

整个工程除了发电防洪以外,可以灌溉农田100万亩以上[1](其中总干渠和北干渠灌70万亩,南干渠灌30万亩),可以通航10~20 t的木船,还可以在撤洪防涝、开发丘陵、发展水产、补给工业用水等方面综合发挥效益。

2 灌区初始阶段效益

历经10余年灌区配套建设,灌区控制范围已达2 500 km2,人口160万。1976年起灌溉面积已达到设计效益100万亩以上(即6.67万hm2),未建灌区前,灌区范围粮食单产为3 600 kg/hm2(240 kg/亩),从1973年起,单产达到7 500 kg/hm2(500 kg/亩),增产2倍多[2]。与此同时,林牧、副渔也都有较大发展,棉花增长2.5倍,油菜增长4.2倍,茶叶增长8倍,水果增长21倍,生猪和水产增增长2倍以上,全灌区8.8万hm2山地,已有6.67万hm2造材绿化;在综合利用方面,发电、航运、供给工业和城镇用水等方面都发挥了较大效益,壮大了集体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对国家的贡献逐年增加。

3 “两改一提高”效益情况综述

1998年以来,灌区列入了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计划,1998~2005年度韶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项目总计划投资9 300.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 500万元,地方配套4 800.5万元;已完成子项目224个,其中干渠防渗衬砌29.24 km;支渠防渗衬砌60.72 km;改造建筑物48座;除险加固70处。通过实施灌区体制改革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8 a来,受益范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48%,粮食总产提高6%,农业总产值产长118%,投入产出比达到1∶39。与非受益区相比,灌溉成本灌溉区是非灌溉区的30%~20%,保证率是非灌区的1倍。

3.1 农业灌溉效益

1)改善灌溉条件,增加粮食效益。项目实施后,恢复灌溉面积1万hm2,改善灌溉面积1.4万hm2;双季稻种植面积比例由95%提高到99.2%,优质稻面积由2.37万hm2增加到3.44万hm2,粮 食 平 均 单 产 由 7 600 kg/hm2提 高 到8 265 kg/hm2,直接经济效益1亿余元。

2)提高灌溉能力,确保抗旱无忧。改造后,灌区内灌溉保证率平均提高了12%,灌溉保证率达到80%。如2003年,湘中地区遭遇30 a一遇的特大干旱,在湘潭市的非韶山灌区灌溉范围内,92%的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旱灾涉及耕地面积5.7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7.8%,有12.04万人和10.96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旱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而在韶山灌区灌溉范围内,百万亩农田用水无忧,大旱之年喜获丰收,还两次向长沙市的望城县送水共200万m3,扩大灌溉面积1 333 hm2;当地群众深有感慨地说:“丘丘稻田郁葱葱,到处听到流水声,大旱之年不见旱,多亏韶山灌区人。”

3)促进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1998年,灌区国民生产总值111.8亿元,出栏肉猪210.3万头,经济作物播种 面积1.5万hm2,粮经比4.436,水产品总量2.98万t,农业总产值30.7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 567元;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渠道输配水能力,做到了适时适是计划供水,促进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在项目建设区内,有的已一改过去单种水稻习俗,种植优质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水果、西甜瓜、湘莲、茶叶、药材等;如湘潭县响水乡红菜苔基地,连片种植面积800 hm2,总产值达4 800万元。有的大力发展网箱养鱼和名、优、特水产养殖及休闲渔业,灌区养殖水面达1.02万hm2;2006年灌区国民生产总值235.87亿元,出栏肉猪319.69万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9万hm2,粮经比 3.52;水产品总量4万t,农业总产值67.0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 460元。2006年与1998年对比,灌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3 913 hm2,粮比比降你0.916,水产品总量增加1.02万t,农业总产值增加36.3亿元,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 893元,拉动国民经济增长124.07亿元。

3.2 防洪排涝效益

1)改善工程状况,提高保安能力。由于对部分干渠、支渠进行衬砌,并对重点隐患工程进行了治理,有效抑制了填方渠段因冲刷导致的失稳与崩漏,切方渠段因暴雨山洪袭击造成的滑坡,提高了防洪保安能力,并保护了交通干道(如320国道湘黔铁路等)。

2)采取工程措施,减轻渍害损失。通过续建配套撇洪渠、排水渠,提高了撤洪排水能力,还把撇洪、排水渠与灌区的干、支渠连接起来,成为可引可蓄、能灌能排的水利系统。

3.3 生态环境效益

1)自然植被良好,生态效益显著。灌区内自然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常绿阔叶混交林、楠竹林、暖性常绿针叶林和人工林四个类型,主要为壳斗科、樟科、冬青科、山茶科、蔷薇科、云香科等。地被植物有4门6纲153科498属779种。树种资源丰富,有92科539种,乔木319种,木质藤木42种,灌木178种。项目实施以来,森林覆盖率年均增加0.15个百分点,至2006年,灌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2.8%。灌区渠道确保了“百里渠道百里林,树绿堤固水长清”的绿化成果,渠道绿化覆盖面积达100%,形成了乔木、灌木与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格局,绿水青山与宏伟工程交相辉映,构成壮丽景观,为灌区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效益。

2)缩短灌溉周期,增加节水效益。如湘潭县射埠支渠,全长7 km,原灌溉一次水需8 h,衬砌后,灌溉一次水只需2~ 3 h,改造后,灌溉周期缩短了5 d,提高了利用系数,灌区渠道水利用系数由1998年底的43.5%提高到49.00%,提高5.5个百分点,按照总干平均进流44.5 m3/s计算,可节约水量6 227.00万m3。据统计,灌区目前已推广节水高效农田0.33万hm2,如果按控灌技术30%的节水率计算,目前每年可节水约1 200万m3。因节水灌区发展了韶山市、江南机器厂、湘潭合成化工厂等新的城市、工矿生产生活用水用户,每年为城市工矿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近14万元。

3)灌区渠水优良,有利人体健康。2002年度子项目工程“水环境保护”设施的建成投入使用,使得渠道水质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据湘潭市环保局的水质抽样检测,韶山灌区渠水水质基本上保持在一类水标准以上。而湘中地区的主要河流为湘江,水质一般在3~5类,而且目前的技术手段和工艺设备,对水中的重金属如汞、铅、镉、锡,镍等很难处理,水中有机化合物的氯反应会产生许多副产物,这些物质又是人体致病致癌的诱因。使用灌区的水比使用湘江的水,大大降低了人们因饮用不洁水可能引起的某些疾病发生,保护了158万灌区人民的身体健康。

总的来说,通过实施韶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大改善了灌区内水利基础设施,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强了农村综合经济实力,改善了灌区生产、生活环境,灌区农村正在向“农民富、村庄美、风尚好”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1] 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水利电力局.韶山灌区(第三分册)[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

[2] 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韶山灌区“两改一提高”效益情况综述[R].湘潭:湖南省韶山灌区工程管理局,2007.

猜你喜欢
续建韶山干渠
韶山山歌的传承语境探究
名垂千古的“韶山五杰”是哪五人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沁园春·韶山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在水库大坝尾留续建工程的应用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实践和探索
浅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主要设计思路
超声波流量计在兰干渠上的应用
东河塘干渠防渗改扩建工程设计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十三五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