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海洋技术资料的管理与应用

2011-04-10 18:54柴玉萍陈绍艳张多
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 2011年3期
关键词:文献资料网络化海洋

柴玉萍,陈绍艳,张多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天津市 300112)

网络环境下海洋技术资料的管理与应用

柴玉萍,陈绍艳,张多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天津市 300112)

介绍当前形势下海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及计算机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给海洋科技资料图书馆带来的影响,指出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互补性,对现在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及新型功能服务进行探讨,论述海洋资料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强调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对做好海洋科技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海洋技术 文献资料管理 计算机网络 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21世纪海洋开发时代的出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促使海洋开发技术及海洋观测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十余年来,国家海洋“863”计划的实施,涌现出一大批海洋科技成果,其中文献资料作为成果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不但是成果的具体体现和历史记录,同时也作为一种应用资源,成为进一步科研工作的有力手段和工具。它不仅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使用价值,也是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所以如何树立创新思维和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建立新型图书馆、文献库,做好海洋文献资料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海洋文献资料已成为海洋技术发展中最活跃、最基本的要素,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化技术,为海洋科研工作提供更有效、更有力的技术服务,搞好信息资料的管理与应用,将是重要的命题,给海洋技术文献管理与应用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海洋科技文献资料的特征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性

海洋科技文献资料的特征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相关性是由海洋技术学科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海洋技术的多学科综合性

海洋技术信息的内容多、数据量大,需要表现的形式多样化。例如,海洋环境预测和预报,需要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大,既要有成年累月的历史资料,也要有遥感和现场观测资料,需要建立预报模型和最新的边界条件,另外还有预警信息的发布等等,如果依靠过去落后的人工方式来处理是十分艰巨的,而且准确度、可靠性和及时性等方面也得不到保证,而利用计算机技术则会大大改观。

1.2 海洋技术信息的多样性

对海洋技术的描述经常需要直观、立体的描述,例如对海洋立体观测技术体系的描述,这样的文献若使用计算机三维动画场景技术,其表达形式将更形象、更深刻。

1.3 海洋文献资料的实时性

海洋技术和海洋业务经常需要信息的快速汇集和分发,以应对实时性的需要,例如全国海洋台站、调查船、考察船、遥感卫星、观测平台等所获得的实时数据的近实时状态的传输等,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1.4 海洋文献资料的珍贵性

及时准确的海洋资料对于军事部门战略战术行动的决策和政府管理部门应对灾害性事件做出准确及时的应急反应措施时,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或缺的。要达到这种要求,传统的手段和方法满足不了需要,只有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新型文献库才能胜任。

鉴于海洋科技文献的特点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性,如何采取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正是每个海洋文献管理者应该思考和承担的责任,利用计算机技术实行网络化管理是必须的选择,只有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和价值,实现上述要求。

2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行海洋技术资料网络化管理的意义

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海洋技术资料管理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其具有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极大地提高海洋科技资料管理的效率及使用价值的水平,同时也为海洋技术资料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和与世界接轨提供有利条件,不仅使工作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实行海洋技术资料网络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项:

2.1 提供科技咨询

能够帮助科技人员进行相关资料的咨询,也就是借鉴近期的科技资料为科研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咨询,为其技术报告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2 便于存储,容易保管

随着资料数量的日益增加,资料的存储、保管仅靠过去的库房管理和人工编制目录检索卡片已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了。运用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建立海洋技术资料目录检索及海洋技术资料管理数据库,并对部分海洋技术资料进行深加工处理后,制作相应文件格式存储介质来保管就能克服以上缺陷,不仅能减少占用的空间,而且可实现永久保存。

2.3 便于查找,方便检索

建立海洋技术资料目录检索数据库,并对现有的海洋技术资料的载体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整合后,将其一一存入数据库里,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的技术资料。

2.4 便于资料的归纳、分类、统计工作

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海洋技术资料还可以实现对海洋技术资料的自动统计。这将大大方便和简化管理人员的工作。

3 树立大海洋观点,改变服务观念,建立海洋技术文献资料的网络管理共享体系

海洋环境是全球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在全国范围内把部门所属的分立式海洋技术文献资料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和联网,建立起管理应用的共享体系,根据共同遵守的合作协议把不同级别的海洋信息中心及各地海洋信息点联合起来,建立起海洋技术信息的网络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海洋科技工作服务领域的逐步扩展,社会对海洋技术文献信息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同时,海洋科学本身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海洋技术方面的信息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迅速增加。这些都要求海洋技术资料管理部门具有更大的收藏能力和分析加工能力,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为此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加强业务发展

国家海洋局系统下属的海洋技术部门和沿海省市所属的各海洋技术部门的文献馆和技术档案馆应在海洋行业内形成业务发展的伙伴关系,以扩大对海洋文献资料的收藏量,并且要特别重视对本地海洋文献资料和原始海洋环境数据的收藏与保存。我国的海洋科学工作长期以来是以公益性面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目前,海洋技术资料的管理还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海洋技术资料管理系统,因此,为在网络环境下打破部门壁垒,建立共享系统提供实现的可能,我们应明确规定共享的海洋技术资料、信息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加速建立海洋技术信息的共享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以利于海洋科学为社会服务,以利于促进国家海洋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3.2 加强对海洋技术信息的加工能力

长期以来,海洋技术资料服务工作停留在传统基础工作的水平上,因此,今后必须在重视资料信息加工基础的同时,研究信息市场的规律,根据不同层次用户对各种海洋信息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海洋技术信息资源只有在动态的使用中,其价值才能得以体现,也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度开发和不断使用,海洋技术信息资源才能获得增值。若处于静态,其静止的时间越长,原有的价值损耗越大。资料信息的加工和二次开发也是实现信息产业化的一个关键步骤,因此,必须切实规划海洋技术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要重视对海洋技术资料分析处理技术的开发研究及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3 建立数字化海洋技术资料库

实现网络化海洋技术资料馆信息系统是几代海洋人的梦想和追求的目标。然而,迄今为止,海洋技术资料的管理部门仍然沿袭着以手工方式为主的传统管理模式。尽管有些部门也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是这种管理只是局限在单机管理的情况下,并没有实现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海洋技术资料馆必须走向网络化。不难想象,网络化的海洋技术资料馆将具有许多传统海洋技术资料馆所不能比拟的优点。网络自动化的服务模式,可以实现远程服务;除了利用自身的馆藏外,还可以利用其他资料,如国家馆藏、外省馆藏和网上的资料信息来提供服务。

但是,要实现网络化的海洋技术资料馆信息系统,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还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首先,必须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对馆藏的海洋技术图文资料进行数字化。此外,还要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现有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研究,对已有的数据库进行转换与集成,建立海洋技术信息服务系统。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海洋技术资料馆一直处于封闭状态,除了海洋部门外,其他行业往往在需要海洋技术资料时却不知向何处去查询。近年来,这种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加大向社会的宣传力度,并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自我推销,增加社会公众对海洋技术资料馆藏内容及其用途和服务领域的了解,以利于海洋技术资料馆向社会提供更加广泛和切实有效的服务。

4 计算机技术在海洋技术资料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在海洋科技资料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于对长期以来海洋科技成果信息进行整编、检索、统计及查询等业务职能。具体应用前提条件如下:

(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日常具体办公中的应用逐渐得到了普及。要将计算机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海洋技术资料管理中,首先要加强计算机的硬件建立,为将来构建海洋科技信息管理系统打下基础;其次要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建立一支合格的专业技术管理队伍,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第三,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大高科技设备的配置应用,提高海洋技术信息管理机构的实施水平,使其达到较为先进的技术层次。

(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局域网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科技信息管理的条件已经成熟,在管理机构构建局域网,并将其接入互联网已经成为一项必需的先决条件,这样局域网的使用将使资源的共享更加方便。同时,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最新的海洋科技信息和科技动态,大大地提高科技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计算机网络化科技管理,既具有传统科技管理的功能,又具有现代科技管理的特点,可以形成一门新型的海洋文献资料管理科学体系。

(3)在科技信息管理机构建设海洋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在条件成熟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是海洋科技信息管理工作的必由之路。海洋科技信息管理系统集计算机数据库、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体,便可完成海洋科技信息管理中方方面面的工作。

5 实现网络化资料管理的新观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工具的革新,现代化的海洋文献资料管理人员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将工作重点由过去的组织保管向信息提供和信息资源数字化方向转变。海洋文献资料管理人员应该是“信息咨询者”和“系统管理者”。这就要求海洋文献资料管理人员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努力学习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现代化社会服务。

5.1 服务个性化

个性化服务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各个服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海洋文献资料网络化管理工作必将趋向于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通过在局域网上建立读者书目数据库,利用相关软件的支持,读者可以在任意一台计算机上检索馆藏海洋技术文献的基本内容信息和文献载体所在的地理位置,从而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

5.2 服务网络化

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不断延伸扩展,使得图书馆服务的读者对象社会化,服务手段形式网络化以及服务终端分布广域化。

网络化管理服务经历了3 个阶段,即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开始研究开发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建立图书馆计算机局域网,实施计算机管理。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他们开始探讨资源共享,实施联机编目,组建局域网或广域网。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兴起和快速发展,图书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些图书馆纷纷上网探索信息服务的新方法,人们开始研究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等,图书馆由此进入了网络环境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互联网阶段。前两个阶段对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如图书馆现在广泛应用的 NAS(Network Area Storage)系统或 S?AN(Storage Area Network)系统都是基于内部局域网的。例如,上海市将全市所有的图书馆联网,并入到上海市城域网,是图书馆网络广域化的具体实践;而第三个阶段则深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领域,通过所有的电子信息终端将图书信息服务送到每个读者需要的地方。网络化将成为未来图书馆服务形式的一个主要趋势。海洋技术文献资料实现网络化管理同样可借鉴这一深度性的经验。

5.3 服务社会化

海洋文献网络化管理下各海洋专业图书馆将不再只是闭馆运行,而是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融入到大海洋信息当中,即业务活动和读者范围社会化。但不能简单理解为图书馆向全社会开放,仅仅多发几张借阅证,而是有着更为深远的内涵。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图书馆阅览室将全面、深入地介入了海洋技术大范围的科研课题工作中,看作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形成了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当图书馆服务更加社会化,使公众在知识传播、信息交流、技术交流等方面从中受益时,科研课题将离不开图书馆,自觉支持图书馆发展的观念就会得到全体海洋科研人员的认同。

6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海洋技术资料信息管理工作也要逐步迈上新台阶,适应海洋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应用计算机数据库、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做好海洋技术资料信息管理工作,加强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防控,加强海洋技术资料保密意识,保证科技资料管理的安全性,给信息管理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务之急,必须加强海洋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步熟悉并掌握计算机管理资料的理论和实际操作,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加快海洋技术资料管理的现代化步伐。

[1]韩永吉. 网络环境下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初探[J].吉林地质,2006,25(3):56-58.

[2]高爱红. 浅析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5-66.

[3]黄南艳. 网络环境下海洋文献工作的对策[J].海洋信息,2000(2):13-15.

[4]郭淑玲. 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资料管理初探[J].同煤科技,2006(2):51-52.

2010年11月9日

猜你喜欢
文献资料网络化海洋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