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遂昌县毛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2011-04-12 15:04邝时援卢伟长谢法根蓝宝祥吴礼栋
世界竹藤通讯 2011年1期
关键词:遂昌县毛竹林毛竹

邝时援 卢伟长 谢法根蓝宝祥 吴礼栋

(浙江遂昌县林业局 浙江 遂昌 323300)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四季常绿,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重效益,是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浙江省遂昌县现有毛竹林面积1.87万hm2,毛竹林经营重点开始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方向转变,经营效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竹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腾飞时期。以冬笋生产为代表的笋用林经营水平已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如何更好地利用遂昌山区的地域资源优势,推进毛竹林的生态经营进程,全面提升竹林经营水平,对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享受低炭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也符合“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的要求,是遂昌林业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经营模式。

1 毛竹林经营现状

1.1 技术研究与推广

自2000年以来,围绕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开展了笋用林经营对策研究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创造性地将参与式发展理论应用于竹业新技术推广,先后开展了“浙江省竹子现代科技园区建设项目”、“遂昌县竹笋无公害标准化推广实施示范项目”、“竹笋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等一系列科技项目的研究与推广,使竹农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水分定量管理、平衡施肥、竹林结构动态调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使笋竹产量、产值大幅度提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范。

1.2 病虫害防治

成立了一支由农户自发组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队,同时,为了减少因治虫而造成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在竹林中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为竹笋无公害生产提供了保障。

1.3 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农户修建水池、购水泵或水垂泵解决毛竹林的水分供给,提高竹林水分管理水平。新建扩建竹山机耕路120条,总长度275km,为笋竹生产提供便利,节约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2 毛竹林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经营技术不完善

毛竹竹笋高效经营模式推广应用以来,短短几年内竹笋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产量产值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笋竹生产经营仍然受到自然环境、天气变化等因素的严重影响,生产经营技术还不成熟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的能力远远不足,长期实践证明,孕笋期降水量充沛与否与第2年竹笋产量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1],据蓝春能研究,2003年8~9月遇到50年一遇的干旱天气,干旱天气对2003~2007年的冬笋产量有显著影响;对春笋及竹材产量有极显著影响[2]。

2.2 经营模式欠佳

随着毛竹林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竹林生产经营日趋精细化,逐渐发展成为“菜园式”经营模式。这一模式在为竹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在生产技术方面,垦复直接破坏了竹林的林下植被,土层裸露,生态效能明显下降,水土保持能力削弱。

2.3 毛竹纯林经营中出现生态退化问题

与竹木混交经营模式相比,毛竹纯林经营模式已出现明显的竹株质量变差、竹林地力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群落种群多样性降低、林分自身抗御虫害与自然灾害能力下降等问题。

3 毛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3.1 发展竹木混交林,提高竹林生态功能

据刘春华的研究,杉木与毛竹混交,既可以改善林地生产力,防止地力衰退,维持生态平衡,又能充分利用营养空间,增加单位面积林产品和林副产品的产量[3]。因此,在竹林中保持一定数量的林木,或在纯林中每间隔一定距离种植一些树木形成一个小环境,可改善水土的循环利用,促进有益生物的生衍繁殖,提高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2 推广生物物理防治病虫害

为了保证笋竹品质,应提倡原生态生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推广使用生物防治、利用黑光灯、太阳能等物理防治。保护生态多样性,竹林中适当保留部分其它乔木和林下植被,制做鸟箱(巢)招引益鸟和其它有益生物,控制害虫种群数量;施放白僵菌生物农药,建立有益微生物种群,达到尽量减少甚至不用化学防治的目标。

3.3 减少化肥用量

化肥对土壤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为了提高竹笋品质,促进环境良性循环,提倡使用有机肥,或在林间空地、林缘套种绿肥,每年进行埋青,确保土壤良性发展。

3.4 增加林地保水能力

竹林的水分管理是竹林作业的重要内容,虽然有水池、水泵、水垂泵这些设施保证竹林抗旱,但遇到干旱时,一般水源多已枯竭而无处取水,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所以应从增强竹林滞蓄水能力和减少竹林水分消耗水平两方面考虑,栽植深根系乔木树种、保持竹林合理的立竹密度、改善和增加地被植物、增加地面覆盖、降低地面平整度、增加林地的生物和微生物、挖设林地储水沟等,提高竹林的持蓄水能力。

3.5 开发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目前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趋势[4]。遂昌县有着丰富的生态旅游景观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遂昌县有半数以上农民直接或间接从事竹产业,竹产业的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占农民经济收入的50%以上[5]。开发生态游项目,有利于生态建设和旅游业进一步的发展。一是开发生态游项目,加快景区周围和公路沿线的毛竹发展,打造健康养生之旅;二是开发“农家乐”休闲游项目,开发以“游大竹海、品农家菜、住毛竹屋”的“农家乐”项目,不断增加竹农收入;三是发展竹文化游,充分挖掘竹文化,找准竹文化与旅游业的切入点,丰富旅游内涵。

[1]汪奎宏,黄伯惠.中国毛竹.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13-14.

[2]钟子龙,黄宗昌,吴友军,等.毛竹笋竹两用林挖掘鞭笋增亥效应研究.丽水林业科技2009,02:32-34.

[3]刘春华.毛竹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空间结构研究海峡科学,2008,(8):33-35.

[4]雷珍.关于促进百山祖乡竹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丽水市科技局网。2010,1-4.

[5]季方法.创新机制做大竹产业.丽水林业科技,2007(2):21-25.

[6]董敦义,王福升,胡可易,等.粗放经营毛竹林的生长状况调查.世界竹藤通讯,2009,7(3):25-30.

猜你喜欢
遂昌县毛竹林毛竹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节骨草和毛竹苗
BAMBOO BOUNTY
寒 秋
新荷初绽
毛竹林经营投入产出关系与经营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