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贵州赤水竹浆林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011-04-12 15:04方洪刚李继伟牟光仪
世界竹藤通讯 2011年1期
关键词:竹浆竹种赤水

方洪刚 李继伟 牟光仪

(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竹科所 贵州赤水 564700)

黔北年产20万t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项目,是全国第一家经国务院办公会审定、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单系列竹浆产量世界最大的林浆纸一体化示范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31.18亿元,包括年产20万t制浆造纸项目和配套建设2.66万hm2原料林基地项目2大部分。经过几年的建设,项目自2008年已正式建成投产。随着生产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负荷的逐渐提高,项目对原辅材料的需求也日渐增加,因此竹原料能否长期、持续、稳定的供给,将对项目的生产经营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全面了解当前赤水及周边竹林基地发展现状,找准并把握制约基地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以便进一步理清思路,拓宽视野,突出重心,解决影响竹林基地健康发展的核心因素。本文就如何实现竹林基地的丰产高产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供各方决策时参考。

1 项目区基本情况

原料林基地是年产20万t竹浆项目的第一生产车间。自2003年黔北20万t/年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落户赤水以来,为解决原料供需矛盾,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的良性发展,实现资源培育与加工利用有机结合,厂地双方通过密切协作,共同致力于原料林基地建设工作。

目前,原料林基地项目区的核心区域——赤水,其杂竹(除楠竹以外所有竹品种统称杂竹)资源基地面积已达4.75万hm2,其中2000年及以前年限资源面积为1.09hm2,2000年后通过退耕还林和荒山造竹新发展基地3.6万hm2,造林所选竹种主要为乡土竹种梁山慈竹和引种的撑绿竹、麻竹、云南龙竹。如不考虑交通运输、劳动力等问题,基地成林后每年可采伐约52万t竹材。与此同时,作为项目业主的贵州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纸业公司)通过租赁经营、扶持、订单、股份合作等模式,在贵州的赤水、习水与临近赤水的四川合江、纳溪、江安等县市,共建原料林基地2.1万hm2,其中租赁经营0.6万hm2,扶持0.32万hm2,订单1.05万hm2,股份合作0.05万hm2,竹林成林到达丰产期后,预计每年采伐竹材约47万t。

2 影响和制约竹林基地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虽然近几年项目区及公司的竹林基地面积都得到了很大扩展,建设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品种结构较单一,基地病虫危害较严重

竹类在生长和利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及有害菌的危害,影响基地的建设质量和效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危害赤水地区杂竹生长的主要害虫有20种,真菌病害有14种,最严重的病害是竹类根腐病。此病在杂交撑绿竹上表现尤为突出,主要危害根茎部,严重时导致整株枯死,且蔓延传播速度较快。分析原因:一是赤水自2003年大规模造林以来,所引竹种绝大部分都是撑绿竹,导致此竹种所占面积较大,竹种结构太单一;二是撑绿竹是一个外来杂交竹种,抗逆能力较弱,易产生病虫害;三是在赤水及周边部分乡镇,由于立地条件相对较差且又成片栽植,其感病发病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必须对这些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予以高度重视。

2.2 竹林产量低,资源总量不足

据调查,在赤水及周边地区乡土竹种中,慈竹、西凤竹、料慈竹等,单位产量低,加之管护不到位,使得竹林产量偏低。据统计,目前,赤水杂竹资源平均产量约0.05t.hm-2左右,其中,低产竹林面积达0.66万hm2以上。而在赤水及周边地区,速生丰产竹种的单位面积产量可达0.2t.hm-2,这表明目前项目区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太低,严重制约着竹材资源的总量,使竹浆原材料供给面临较大缺口。

2.3 低产竹采伐难度大,导致成本高而效益低下

由于低产竹林的单株质量低,竹农采伐时的砍伐、打枝用工多,使得采伐竹材量少而工作量却较大。调查结果显示,当地一般劳动力纯采伐竹原料量(不含搬运)每天在0.45t左右,在目前农村劳动力较紧缺的情况下,使得采伐成本升高,竹林经营的效益低下,影响广大竹农的种竹、管竹和采竹的积极性。

2.4 竹林开花的潜在风险

虽然项目区及周边百姓自古以来就有用分篼方式栽竹种竹的习惯,但这并不能改变竹林的年限和降低竹子开花风险,一旦某一竹种在经过几十年的繁衍之后,就会埋下大面积竹林开花死亡的风险。目前赤水及周边地区的乡土竹种已经生长了很长时间,且大多数品种都出现零星开花的现象,尤其是当地的绵竹,开花更为普遍。为了预防大面积竹林开花死亡,必须提前采取措施,防止大面积开花现象的发生,确保竹林的可持续利用。

3 解决对策与措施

结合近几年项目区及赤天化纸业公司基地建设的相关情况,我们认为应丰富和调整竹品种结构,实现竹种多元化和物种多样性,促进基地可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对策措施包括:

3.1 引进适合制浆造纸的优势竹种

加强竹品种的考察和筛选工作,通过广泛调查其生理特征、理化性状、抗逆性,结合赤水及周边立地条件,引种更为速生、丰产、抗逆性强、纤维含量高的品种,作为今后竹林基地建设的主要品种。如在赤水及周边大力推广引种成功的吊丝球竹DD-1、龙竹、云南龙竹、麻竹等主要优势竹种,有效提高竹子单株质量和竹林单位面积产量。调查结果显示,吊丝球竹DD-1、龙竹、云南龙竹、麻竹等竹林的年单位面积产量平均高达3t.hm-2以上,一般劳动力纯采伐量(不含搬运)每天可达1.5t以上,从而缓解采伐劳动力紧缺的不利局面。同时,通过多种不同属的竹品种的混交,能使害虫或病菌失去大量繁殖的机会和条件, 从而减少和降低病虫危害。

3.2 适地适竹

在考察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引进品种进行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适应性调查试验,选择适应当地的最优品种,真正做到“适地适竹”。

3.3 优良竹种的选育

在相同立地条件、相同经营管理条件下,对乡土优良品种(梁山慈、硬头黄竹)及新引进品种(麻竹、云南龙竹、吊丝球竹DD-1)等开展系统选育工作,通过调查其生长量(出笋数、胸径、高)、生长形态、抗病虫、耐寒、耐旱等指标,择选出品种之间的优势植株,并通过对优势植株加以繁殖和培育,保证种苗的优良特性。

3.4 推进优良竹种的有性和无性繁育

利用有性和无性繁殖方式,建立一定数量的丰产优质种苗繁育基地,为竹林基地建设提供较为充足的优良种苗。

播种育苗,是有效解决竹子开花风险、延长竹子生命周期的有效途径,同时由于袋装实生苗造林能有效提高栽植成活率、发笋率,成林迅速,能降低竹林基地建设成本;分篼育苗能够快速繁育种苗,为公司解决种苗紧缺的问题;扦插、组培育苗能够解决表现比较好、但种苗来源缺乏的竹种的繁育问题。如纸业公司2009年新建的赤水天台料场的播种育苗、旺隆的实生苗繁育、四川打古基地的分篼育苗等,都繁育了更多的优质竹苗。根据实践调查,龙竹播种出苗率达83.75%,装袋成活率达92.5%,上山造林成活率达97.33%,造林当年平均每丛发笋数5.35株,地径达1.0cm以上。

3.5 实施低产林改造,建设速生丰产示范基地

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着力提高竹林单位面积产量,实现竹农增收、企业增效。纸业公司自2003年起,通过扶持大户竹苗、竹肥、农药、技术等方式建设原料林基地,并从2009年起采取“订单模式”无偿提供广大竹农优质竹种苗,并与当地政府密切合作,在赤水各乡镇实施了0.68万hm2的速生丰产标准化示范林基地和低产林改造工程,以点带面,不断提高竹林单位面积产量,努力增加竹农收益,从而进一步影响和带动广大竹农种竹、管竹的积极性。

3.6 加强竹类病虫害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

通过在赤水项目区及周边查清乡土竹种和新引进品种的病虫种类,找准主要的、危害严重的病虫害种类,对重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细致研究,根据其发生发展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案,认真贯彻“治早、治少、治了”的方针,通过在新造、补植、低改中调整品种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以更加经济、有效、安全、简便地把病虫危害控制在允许发生的合理范围以内。

4 小结

规模的现代化制浆造纸企业,只有有了充足、稳定而可持续的原料保障,才能将项目的规模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展现现代农业、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良好企业形象,使黔北20万t/年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真正成为我国工业反辅农业、助农增收致富的典范。因此,我们在实施林纸一体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对基地出现和可能会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厂地双方要同舟共济、群策群力,把握前进方向,深化研究领域,拓宽研究渠道,创新研发思路,提高管控能力,不断提高竹林基地建设水平,增加竹资源供给总量,促进基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为做大做强赤水“竹业强市”战略,实现竹业循环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作出贡献。

[1]曹小军,李呈翔,等.四川慈竹生长现状调查与分析,世界竹藤通讯,2009,7(6):24-26.

[2]陈永锋,李淼.料慈竹与慈竹影响造纸性能因子分析,世界竹藤通讯,2009,7(6):32-38.

[3]蒋先英,季艳萍,刘刚.毛竹可持续经营方式探讨,世界竹藤通讯,2009,7(6):18-24.

猜你喜欢
竹浆竹种赤水
聚类算法在竹种造纸适应性判定中的应用1)
广西干热河谷地带引种竹种适应性及其出笋特性
中顺洁柔(达州)30万t/a竹浆纸一体化项目获环评批复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赤水大瀑布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Broom fin磨片改善竹浆生活用纸拉力和柔软度
四川省竹浆生活用纸现状及发展规划
赤水情
河南淅川竹博园竹种引种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