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现状

2011-04-13 01:34北京市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31王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22期
关键词:依赖型降血糖皂苷

北京市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31)王稳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少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 ,大多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它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及胰岛素作用环节不健全而致血糖水平升高。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不是将各种药效的中药简单组合,而是通过辨证后药物的有机结合,针对患者选择恰如其分的治疗药物,以此改善患者多饮、多尿、多食、口干及全身无力等症状,纠正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

1 现代药理研究中的活性成分

1.1 生物碱类 它能明显降低高胰岛素血症,改善糖尿病鼠的糖耐量异常,降低肝脏过氧化脂质,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如黄连中的主要成分小檗碱具有降血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的功能。

1.2 黄酮类 黄酮类化合物是在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天然色素。研究证明,黄酮类化合物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黄酮类成分主要依靠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来发挥降糖作用。如葛根素能抑制蛋白质糖基化,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途经可能为对β-受体的阻滞作用,从而减轻对抗胰岛素作用。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提高抗氧自由基酶类的活性、保护机体组织免遭过氧化损伤有关[1]。桑叶总黄酮也可以通过抑制大鼠小肠双糖酶活性而显示出明显的降血糖作用[2]。

1.3 多糖类 降血糖的多糖类成分品种较多,如:薏苡仁、茯苓、葛根、知母等。多糖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通过苷键聚合而成的多聚糖,其分子量较大,一般由几百甚至几万个单糖分子组成。中药中具有药效作用的多糖大多是活性多糖,主要存在于菌类、藻类、根茎类药材中。多糖类活性成分主要通过影响胰岛细胞的修复,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发挥作用。实验证明,丹皮多糖-2b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降糖机制与提高胰岛素受体数目和改善受体环节的胰岛素抵抗有关。黄芪多糖可降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其机制与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信号转导有关[3]。灵芝多糖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可能是通过其对胰岛细胞的不同程度修复,促进大鼠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化。麦冬多糖对葡萄糖、四氧嘧啶及肾上腺素所致的小鼠高血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为减少四氧嘧啶对胰岛β细胞损伤或改善损伤的β细胞功能。薏苡仁多糖能改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异常,增加肝糖原量和肝葡萄糖激酶活性,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1.4 皂苷类 皂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均有分布。近年从海洋生物及其他动物体内也分离得到活性皂苷。皂苷按化学结构分为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皂苷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生育等作用[4]。近年来的药理学研究发现,多种皂苷化合物也具有抗血糖的作用。玉米须总皂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能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对肾上腺素、四氧嘧啶和链脲佐菌素所致的高血糖小鼠有显著降糖作用,能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中胰岛素水平,降低糖基化血清蛋白含量。荔枝核皂苷对于给予地塞米松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它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餐后2h血糖,减少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大豆皂苷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血小板聚集,对糖尿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的发生可起到积极的预防和控制作用[5]。人参茎叶皂苷也能减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提高胰岛素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对实验性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

2 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中药

黄精药用成分中具有抗脂肪肝、降血糖、降压、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黄精多糖对正常小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显著降低肾上腺素模型小鼠血糖水平,同时降低肾上腺素模型小鼠肝脏中cAMP的含量[6]。葛根中可能存在蛋白非酶糖基化抑制剂成分[7],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治疗作用[8]。枸杞多糖成分对糖尿病小鼠的胰岛β细胞有保护作用,并对糖尿病模型小鼠有免疫调节治疗效应。此外,生地黄、熟地黄、地骨皮、桑白皮、桑椹、天花粉、五倍子、知母等,经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有降血糖作用[9]。

3 非胰岛素型糖尿病用药特点

中药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总原则是以滋阴清热、补肾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10]。燥热内盛常用葛根、石斛、玄参、麦冬、石膏、生地、知母。脾虚湿滞常用党参、白术、厚朴、半夏、苍术、茯苓、薏苡仁。肝郁气滞常用柴胡、当归、白芍。瘀血阻滞常用桃仁、红花、水蛭、川芎、丹参。气血亏虚常用黄芪、当归、山药、五味子、炙甘草。

4 防治并发症的特点

4.1 对糖尿病性心脏病采用益气养阴、化痰活血和理气的中药辩证施治,可明显改善患者胸闷、憋气、心悸、气短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

4.2 对糖尿病肾病采用中药分期辨证论治,分别采用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健脾补肾、化瘀通络、调补阴阳、通腑泻浊等治则治疗,可使患者尿蛋白明显减少,肾功能明显改善,明显延缓糖尿病肾病功能衰竭的进程。

中药辨证用药防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很好地预防及减低各种并发症,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对于中药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机制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依赖型降血糖皂苷
吃素无法降血糖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Fe/α-酮戊二酸依赖型卤化酶在绿色卤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交泰丸中小檗碱联合cinnamtannin D1的降血糖作用
HPLC-MS/MS法同时测定三七花总皂苷中2种成分
Effect of in ovo zinc injection on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tissue zinc contents, antioxidation, and related gene expressions of broiler breeder eggs
HPLC法测定大鼠皮肤中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b1
HPLC法同时测定熟三七散中13种皂苷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同时测定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含量
双跳-扩散过程下时间依赖型的脆弱期权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