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1-04-13 03:58刘贵锋赵建武李文清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山西省耕地机械化

刘贵锋,赵建武,杨 伟,李文清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00)

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驱动力,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力,是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撑力。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振兴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农民致富都离不开科技[1]。新中国成立60 a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 a来,由于党和政府对农业政策改革和科技的投入,使我国农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粮食单产成倍增加,农民的劳动强度逐渐降低,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科技与农村发展还存在着不适应、不协调的矛盾,为此,对农业科技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

1 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的农业科技发展主要经历了品种和技术2个更新时期。1970年前后,杂交种取代了常规种,使粮食产量成倍增长。随之,栽培技术的研究应用又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山西省的粮食产量已突破100亿kg大关。由于山西省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的加大,2010年粮食产量达到了113.6亿kg,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农业科技发展的结果。但面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基础条件还相当薄弱,制约科技发展的因素还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利于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

进城打工是目前农民致富的捷径。通过外出打工,农民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对新农村建设和推进确实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农业生产和科技发展方面,由于不重视农业,重工轻农现象十分严重,目前务农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于外出劳动力,不利于农业科技发展。

1.2 种植经营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耕作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农业目标。发展机械化是解决目前务农劳动力少的最佳途径,但是种植规模小,又制约了机械化的发展,致使高科技栽培技术难以推广。

1.3 务农农民科技意识低,成果优势发挥受限

调查显示:在山西省忻州、晋中、吕梁、临汾、运城等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区科技成果应用较高;丘陵山区、贫困乡村应用率低。在品种方面,两杂(高粱、玉米)优种应用率90%以上,品种的优势发挥率70%左右。小杂粮优种应用率占30%左右,自繁自种的占60%以上。丘陵山区的农民不按品种说明和要求种植,造成新成果、新技术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的现象较为普遍。务农农民科技意识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科技发展的速度。

2 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耕地减少,粮田退化,人均耕地面积锐减

国土部门调查显示,山西省耕地面积为408.16万hm2[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6.05%,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3%。人均耕地为0.12 hm2,比全国人均耕地0.094 hm2略高,在全国属中等偏下水平[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正在被各类建设用地大量占用,如农村建房、修路等永久性占地在增加“,懒汉种田不修地边、一亩种成九分田”的现象在山西省农村十分普遍,造成耕地不断减少。此外,耕作层变浅、土壤板结,也使得耕地减少、粮田退化。

2.2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偏高,投入产出比低

调查显示,以旱地玉米为例,种植1 hm2,产量7 500 kg,产值1.2万元。肥料开支2 250元,种子开支750元,农药等开支750元,仅此3项开支为3 750元,投入产出比为1∶3。

2.3 施肥失衡,造成土壤板结

调查显示,在所施肥料中,无机肥施用量占70%以上,有机肥施用量不足30%。具体表现为:大田作物无机肥施用占90%以上,设施农田有机肥施用占50%左右。化肥用量逐年增加,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的程度正在加剧。

2.4 乱施农药、激素,造成农产品污染

农业病虫害防治离不开农药,激素的应用可使农作物增产。生产中乱施农药、激素,造成农产品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

3 加快山西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

3.1 保护耕地是农业发展的前提

耕地保护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国采取国际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从全国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的初步结果来看,耕地保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耕地保护形势严峻[4]。《国土资源公报》2007年公布的全国耕地为1.217×108hm2,距2020年耕地红线方案1.20×108hm2仅有1.735×106hm2的回旋空间[5]。为此,我们必须保护耕地,扭转目前易农荒田、轻农薄收的现状,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由分户经营向专业户、合作社转移,强化专业户、农场主经营模式,扩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经营格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粮田的产出效益。

3.2 加快体制创新建设,适应农业发展

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顺应民意,推进土地流转、专业户、农场主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农民的市场主体作用。建立“农业经纪人”的培训机构和组织,确立农业经纪人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使经纪人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架起流通的桥梁。

3.3 政府扶持要选好项目,抓好典型,以点带面

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和力度,选好项目、树好典型,对促进农业建设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发展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规划和扶持,努力走上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区域优势的发展之路。政府要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多元化的经营形式推动农业,用现代化的发展理念指导农业,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其科技意识发展农业[1],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上。

3.4 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提升旱地农业的产量和效益

山西省旱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以上,针对土地瘠薄、抗旱能力差、产量低的状况,培育抗旱品种,研究旱作栽培技术,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提升旱地的产量和效益,是山西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3.5 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速农业科技成果推广

农业技术人员是科技成果推广的主力军。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双赢的科技推广长效机制。如农村技术承包、科技下乡、科技扶贫、建设示范园区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实行首席农业技术推广员制度,职权到人,竞聘组合推广体系,保证科技成果推广的质量和效率。

3.6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和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利用一切网、电等手段,及时有效提供可靠的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以提高农民对市场的应变能力。科技、信息服务是提高农民致富水平的手段,只有科技意识的增强才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为此,抓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电话、电视普及率高的优势,推广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的信息服务模式,让各地的农业信息向当地的天气预报节目一样天天预报,使农民通过信息服务真正得到实惠。

3.7 强化农机技术推广,提升现代化农业水平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的基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都较高。山西省平川地区在农业生产中已显示出机耕、机播、机脱的优势,普及率占到全省耕地面积的50%以上。随着改革开放30 a的进程,农业结构和生产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发展机械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唯一选择。在新形势下,应推广和普及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和机具,同时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满足农民对先进生产工具的需求;鼓励科研人员从事农机科研开发,组织力量对急需的经济作物机械,如饲草生产、马铃薯种植和收获、果蔬产后处理及保鲜机械等进行攻关,重点突破,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6]。

3.8 发展低碳农业,保证食品安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和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关注,要求也愈来愈高。安全农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安全农业并非指特定的生产方式(如有机生产方式)或是特定的农产品检验标准(如不含基因改造的有机体),更是一种整体性和整合性的农业经营理念,亦即在安全农业的理念下,农业、食品生产的过程与成果,不仅须具备生产力与效率,更必须能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善尽社会责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保证产品品质,以提供社会大众健康的消费环境[7]。鉴于安全农业的理念,生态环境、粮食、食品安全的生产条件势必在发展中从生产端着手考虑,在使用的生产资料上、技术措施上保证建立无公害的生产环境,才能有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产出。

[1] 刘春芳,王济民,申秋红.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问题的战略思考[J].农业展望,2009(4):35-38.

[2] 山西省土地利用规划办公室.山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题研究(2005—2010)[M].太原:山西省土地利用规划办公室,2006.

[3] 赵其国,周生路,吴绍华,等.中国耕地资源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J].土壤学报,2006(4):662-672.

[4] 殷海善,刘军芳.优质耕地永久保护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4):42-44,59.

[5] 黄德林,李向阳.基于中国农业CGE模型的耕地政策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413-419.

[6] 王智才.建设现代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J].农业机械学报,2004,35(3):154-158,163.

[7] 黄敏,朱臻.欧盟低碳农业实践探讨——以良好农业规范(GAP)为例[J].世界农业,2010(4):13-16.

猜你喜欢
山西省耕地机械化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保护耕地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