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着力探索建设现代畜牧强县

2011-04-13 10:13江再峰
四川畜牧兽医 2011年2期
关键词:强县畜牧业畜牧

江再峰

(四川省三台县畜牧兽医局,四川 三台 621100)

四川三台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先后建成了全国、全省“瘦肉型猪基地县”、“水禽基地县”、“丘区农业综合科技开发试点县”、“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建设先进县”、“优质肉牛繁殖示范基地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畜牧业产值和产量位居全省(县区)前茅、绵阳市第一,成为全省名副其实的畜牧业大县,加快了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步伐,谱写了建设丘区现代“畜牧强县”的新篇章。

1 精心组织,科学规划

近年来,三台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建设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川中丘区经济强县”的发展战略,并从畜牧业是三台农业的优势主导产业的实际出发,把“建设畜牧强县”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全面吹响了“建设现代畜牧强县”的号角。为推进此项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组建了“建设畜牧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将“1351”优质生猪工程和“一片两园三场”重点项目的打造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县委、县政府重点督察督办项目,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处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新希望、小寨子等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建立专门班子,提供绿色通道。与此同时,科学制定畜牧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并根据宜养区内土地消纳粪肥的容量核定畜禽养殖规模,用规划指导畜牧生产,推动畜牧业合理布局、科学发展。通过确立目标、科学规划、强化组织、切实实施等手段,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了“畜牧强县”建设。

2 体系完善,保障有力

随着2007年兽医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了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动物疫控中心建设、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全县畜禽防疫检疫、品种改良、科技培训推广、饲料生产销售、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县、镇、村三级动物防疫服务网络全面建成。全县63个镇乡均建有标准化、规范化畜牧兽医站,在编310人,工资等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聘用村级防疫员936名,重大动物防疫经费全部由财政负担,提供了防疫保障。为充分发挥生猪产业优势,在生猪“三场一网”即良种繁育场、扩繁场、生产场和生猪人工授精网全面建设的形势下,畜禽良繁体系更趋完善。

3 规模养殖,标准生产

畜禽规模化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标准化是规模化养殖成功的关键。从生猪这一优势主导产业出发,三台大力推广以“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和监管常态化”为核心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以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扶持、现代农业生猪项目建设为依托,在建设用地、林木采伐、资金扶持、粪污治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兴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促进了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目前,基本建成了绵(阳)三(台)路、三(台)中(江)路、三(台)大(英)路、绵(阳)盐(亭)路等“四条优质生猪产业带”和优质肉牛、肉羊、鹅鸭、兔业“四大基地”;建成了古井镇等22个优质生猪基地镇乡,建平镇等4个现代生猪养殖示范园,发展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的“猪-沼-粮(菜、果、林)”生态循环养殖小区11个。2010年,又全面启动实施了生猪“1351”规模养殖增效工程,分别建设年出栏1000头、3000头、5000头、1万头的规模养殖场各20个,新增出栏优质肉猪近50万头。目前,全县发展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大户4486户,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的规模养殖户3161户,年出栏1000头以上养猪户85户,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养猪户6户,畜禽规模养殖综合比重达40.5%。

4 加快重建,初见成效

为加快畜牧业灾后恢复重建,三台先后引进小寨子、新希望等龙头企业发展生猪良种繁育和优质肉猪生产,协议引资6亿元。在此基础上,多措并举切实推进畜牧业重点项目建设:先后组建了重点项目建设协调督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狠抓项目实施。在县畜牧兽医局专门挂牌设立了小寨子、新希望办事处,方便了工作联系。领导小组、项目办经常深入重点项目建设工地督促指导,安排专人每天收集进展情况。项目办每周定时汇总情况和编制《畜牧重点项目周报》,上报县四大班子领导,加强了信息沟通,促进了问题解决。加强与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技术联系和协作,从技术上给予项目建设最大支持和帮助。目前,我县规划立项的98个畜牧业灾后重建项目即将全面建成,总投资17774万元,争取重建基金4237万元。灾后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畜牧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绵阳市三台县原种猪繁育基地引进饲养种猪4200头,成为西南地区单批存栏量最大的生猪良种繁育场;新希望三台祖代猪场于2010年11月1日竣工投产,标志着新希望三台30万头猪源可追溯高品质生猪养殖基地及川西地区优质种猪基地建设正式起步。

5 统一组织,产业经营

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结功能、纽带功能、组织功能和载体功能,引导分散农户进入现代畜牧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大力促进产业化经营,我县统一制定了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并与全县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畜牧经济发展规划相结合统筹安排。抓住2007年以来发展生猪养殖小区和建设现代生猪产业项目的契机,建立县级即金象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以刘营、西平、古井等11个生猪小区为基础,集中培育发展11个生猪专业合作社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目前,全县共组织发展各类畜禽养殖合作社(协会)68个,其中,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40个、生猪专业协会4个、肉牛协会1个、羊产业协会1个、家禽协会5个、鹅鸭协会7个、养鸽协会1个、养兔协会3个、其它综合养殖协会6个。在“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圈舍标准、统一仔畜禽供应、统一供应饲料、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疫病防控、统一产品销售、分户建圈”的“七统一分”发展模式带动下,全县发展各类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会员5200余个,参社会员畜禽养殖纯收益年均达21000元以上,比入社前平均增加51.3%。

6 精深加工,拓展市场

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是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对建设“畜牧强县”尤为重要。近年来,三台将食品加工产业确立为县域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围绕建设“西部生态食品城”,在全力扶持上海梅林、斯坦瑞、祥隆火腿、方兴肉联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标准化认证,加强技术改造,强化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创立名优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做大规模、做强品牌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于2009年成功引进中国江苏雨润集团在三台县芦溪工业集中发展区兴建“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2.5亿元,占地179.6亩(1亩=667平方米),设计年屠宰加工生猪200万头,可实现年销售额约14亿元,年利税5000万元以上。届时,县域生猪年屠宰加工能力可达到250万头,使三台成为四川又一重要的生猪区域性屠宰中心,继而成为机遇性肉食品原料基地,为全县的生猪养殖及后续加工产业,包括与之关联的仓贮物流、饲料、兽药等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成为推进现代畜牧业强劲发展的“火车头”。

猜你喜欢
强县畜牧业畜牧
工业强县 文旅兴县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