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学术观在生殖医学临床中的地位

2011-04-14 08:13李朝彬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宝鸡721000
陕西中医 2011年9期
关键词:肝论生殖系统方剂

李朝彬 凤 婧 李 涛 陕西省宝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科 (宝鸡 721000)

“从肝论治”就是在中医诊断治疗疾病时,以肝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辨证论治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此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处方用药的思维方法。改革开放 30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心理、环境等社会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饮食结构的变化和体力劳动的减少所造成的营养过剩也在不同程度影响着疾病谱的变化。生殖医学领域面临同样的问题,因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在不孕不育症发病因素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心理、环境和肥胖等因素所致该类疾病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在审视传统医学将先天之本的肾和后天之本的脾作为生殖系统疾病辨证论治中心的基础上,提出“从肝论治”学术观点[1],笔者将就此观点提出的理论依据和其在生殖医学应用的地位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肝的生理病理与生殖系统生理病理的关系 肝在五行之中属“木”,具有生发,助长之性,代表着自然界最具生命力的物质。肝作为五脏之一,对人类的生殖繁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肝藏血,其经脉绕阴器,主濡养宗筋,生殖器均为宗筋之所聚,其发育成熟后,必须依赖肝所藏之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2]。同时肝与肾、冲任二脉等脏腑经络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其关系可用精血同源来概括;冲为血海,任为阴脉之海,主胞胎,其在结构和功能上与肝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人的生育功能。若肝血不足,或肝之经脉遭受寒热之邪的侵袭、肝气郁结导致肝血不畅、冲任失调,均可引起男子阴茎萎软不用,或女子性欲减退,月经不调,或男女不孕不育等疾患。

肝主疏泄,具有调节和畅达脏腑经络气机的作用,以保持脏腑经络气血运行和输布。情志活动是五脏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而五脏正常的功能活动又依赖人体脏腑经络气机的调畅,因此情志活动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2]。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通达,精神舒畅,心气和平。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一方面因肝疏泄不及,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引起精神抑郁,情欲低下等表现;另一方面由于肝疏泄太过,肝气上逆,相火妄动,引起精神亢奋,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性欲亢进[3]。情志活动反过来又对肝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进肝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而暴怒、紧张、郁闷等情绪可导致肝失疏泄,气机郁结,瘀血阻滞,经脉失养等病理变化,造成人体性功能和生育功能障碍等生殖系统疾病。古代医家认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进一步说明了肾主藏精,肝主排精,即男性的射精功能,女性的月经表现和排卵功能均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4]。这种闭藏与疏泄相反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保证了人体生殖之精藏泄有度,泄精之器开合有时。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男子精液排泄通畅有度,女性月经按时来潮。否则,男子将出现早泄、滑精或功能性不射精,女子出现月经失调,经行不畅,痛经闭经、排卵障碍,引起不孕不育等疾病。

因肝致病的现代医学临床研究 现代医学认为,人类生殖功能的发挥除了与生殖系统有直接的关系外,还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和血液循环等系统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的诞生,标志现代医学从局部观点向整体观念迈出了一大步,揭示了心理压力、忧郁等精神因素与人体多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其机理是精神因素可引起神经系统单胺类、肽类等神经递质的代谢失调,造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紊乱,进而影响人类生殖内分泌及生殖系统的免疫功能,导致生殖功能障碍[5]。现代医学心理应激致病理论的实质与祖国医学精神因素所致的肝失疏泄、肝气上逆、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或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等病因病机的精髓是一致的。有学者对束缚大鼠应激模型的研究发现,应激后的大鼠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免疫功能下降,血液流变学改变[6]。有学者对不育夫妇沮丧、忧虑等肝郁表现的心理状态与丈夫精液的有关指标进行了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因素是造成精子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7]。相关的研究也表明,情绪的异常波动可引起脑垂体泌乳素分泌的增加,造成不育。这些研究均为因肝致病,进而导致生殖障碍等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佐证。

“从肝论治”学术观在临床的指导意义 指导临床对生殖系统疾病的辩证分型 既然中医五脏中的肝与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生殖系统的疾病均可通过观察肝脏的外在病理表现即脏象,找到其诊断和治疗依据。临床上的大量案例也证明了肝的病理变化在生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主导地位,因此生殖系统疾病虽然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从肝的脏腑经络病理变化来分析,不外乎可辨证为气滞、血瘀、血虚、湿热、痰阻、阴虚、阳虚等病证,治疗上可通过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补血养肝、清肝利湿、化痰通络,滋补肝肾、温补肝肾等方法达到治疗目的。如由于精神心理因素而造成性功能障碍,出现阳萎、早泄或功能性不射精者,可按肝郁气滞进行辨证施治[8];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不通等,出现小腹刺痛,痛有定处,时作时止,缠绵难愈等症状,可按肝经瘀血进行辨证施治;生殖系统的感染,出现小腹坠胀,尿道或阴道不适、瘙痒,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按肝经湿热进行辨证施治;由于营养过剩、代谢或内分泌功能失调,出现肥胖、女子出现月经不调,或出现泌乳,排卵障碍,男子出现少精,性功能下降等,可按肝经痰湿阻滞进行辨证施治;由于生殖系统免疫功能失调,出现抗精子抗体等不良抗体而影响生育者,可按肝虚邪扰进行辨证施治[9];由于营养缺乏,或卵巢、睾丸的功能下降,女子出现月经稀发或闭经,不排卵,男子少精弱精,可按肝肾不足进行辨证施治等等[10]。由此看来,依靠“从肝论治”的思维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系统掌握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规律,找出其疾病发生的原因,确立有效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指导临床对生殖系统疾病治疗的选方用药 “从肝论治”的学术观点,可以指导我们在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时的方药选择上,遵循药物归经属性规律,选择归属肝经的药物和方剂,有助于药物直达病所,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之目的。如疏肝理气法方剂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药物选用柴胡、香附、青皮、佛手等;活血化瘀法方剂选用少腹逐瘀汤等,药物选用川芎、赤芍、丹参、郁金、鸡血藤、川牛膝、泽兰、王不留行等;补血养肝法方剂选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药物选用当归、熟地、阿胶、黄芪等;清肝利湿法方剂选用龙胆泻肝丸、八正散等,药物选用龙胆草、栀子、夏枯草、蒲公英、青蒿;化痰通络法方剂选用竹茹温胆汤等,药物选用竹茹、陈皮、半夏、莱菔子、山楂等;滋补肝肾法方剂选用知柏地黄丸、左归丸等,药物选用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龟版胶;温补肝肾法方剂选用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选用鹿茸、淫羊藿、巴戟天、杜仲、仙茅、菟丝子、韭菜子、紫河车、狗脊等。

不仅如此,“从肝论治”的学术观,还有利于指导我们在药物归经原则指导下,发现和挖掘一些新的治疗方剂和药物,为拓展临床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开发新的治疗途径。

结 语 综上所述,“从肝论治”学术观运用于生殖医学临床实践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有利于消除我们长期以来片面的“以肾论治”、重补轻泻的治疗弊端,同时有利于指导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殖系统疾病诊疗过程中把握方向,提纲携领,辨明虚实、寒热和阴阳,确立有效的治疗原则和方药,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目的。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辅助生殖技术还不能解决所有的生殖健康问题,仍有待于祖国医学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肝论治”学术观无疑为我们解决生殖健康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1]于晓妹.从肝论治不孕 60例观察 [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6):61-62.

[2]程士德,孟景春.内经讲义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3-67.

[3]钟圣彩,乔明琦.愤怒和郁怒与 Graves病证候相关性的研究 [J].陕西中医,2011,32(4):387-389.

[4](元 )朱丹溪主编,刘学义校注.格致余论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53-133.

[5]鲁 明,温建余,祝丽霞,等.肝郁症大鼠单胺类递质变化与性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2,16(3):205-208.

[6]钱瑞琴,杨 宇 ,蒋文跃.理气活血中药调整应激大鼠免疫和血液流变性的机理研究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5):364-366.

[7]Pook M,Rohrle B,Tuschen-Caffier B,et al.Why do infertile males use psychological couple counselling[J].Patient Educ Couns,2001,42(3):239-245.

[8]王 琦.论阳萎从肝治 [J].天津中医,1985,11(5):23.

[9]李朝彬,史巧云 ,李 涛.消抗灵颗粒治疗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4,18(6):45-46.

[10]李朝彬,郑金凤,李 涛.生精汤治疗少弱精子症162例临床报告 [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8,22(7):52-53.

猜你喜欢
肝论生殖系统方剂
姚淮芳从肝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经验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
交配期金雀异黄素暴露对亲代母鼠体重和血脂的影响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UVB 313补光灯对产蛋鸡产蛋性能、生殖系统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从肝论治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