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市报前瞻性报道的策划

2011-04-16 07:53□方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9期
关键词:贵港党报策划

□方 朗

(贵港日报社,广西 贵港 537100)

论地市报前瞻性报道的策划

□方 朗

(贵港日报社,广西 贵港 537100)

所谓前瞻式策划,主要是指针对那些有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事实”所作的未雨绸缪的报道策划。一般来说,尚未发生的东西不能称之为“事实”,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态的发展不可能有较准确的前瞻式预测。因为任何事实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前因与后果,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历史事实,都是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所形成的合力的结果。我们只要密切关注社会上各种“力”的走向,就能准确地预测未来事态的发生发展情况。前瞻式的报道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愈来愈显重要,这也是现代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主体地位积极追求一种创造性生活的必然趋势。媒体及时地做到前瞻式的报道策划工作,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最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前瞻式策划的必要性

我们说的前瞻式策划,指的是在对新闻进行报道时的一种主观介入行为,也就是如何报道新闻的问题,与新闻的客观性并无矛盾。有无策划,新闻传播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时下,一些地方党报由于稿源缺乏,而且办报人读者意识不强,几乎是记者、通讯员写什么稿件就登什么稿件,只求完成版面编排,而全然不顾读者的需要,办报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这是不能把报纸办好的。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增强可读性、服务性是各家报纸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在准确地对报纸进行定位之后,就要充分发挥办报的主动性,围绕自己的读者群体所需去策划报道,使报纸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好地服务于他们,增强亲和力。比如说,市民阶层喜欢看有市井味、家常气的文章,机关干部喜欢看时政报道与本地新闻,农民喜欢了解致富信息、致富典型和农村新技术等。报纸能抓住自己的读者群的需要去策划,就能赢得读者。近年来,《贵港日报》认真贯彻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于2007年4月适时推出民生专版。报社编委加强策划,每周由各部门报上选题,在编委会上讨论,确定选题后,再拟出具体的采访方案,派出记者深入采访。由于加强了前瞻式策划工作,记者有的放矢,采访细致深入,稿件质量大大提高。自创版以来,民生专版推出了《家园寂寞的守望者——关注农村留守老人》、《达开水库——我们的期待》、《“城中村”卫生问题》、《关注残疾人就业》等一批关注民生热点、难点,贴近群众、有影响力的稿件,大大拉近了报纸与群众的距离,每天都有大量读者向报社的“民生热线”打电话来报料。

做好前瞻式策划,报道社会热点,为群众解疑释惑

热点之所以为热点,是因为它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这个“点”所产生的影响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处于热点中心位置上的人和事或者问题,牵动着万众之心,而不仅仅与少数人有关;二是这个“点”能调动公众情绪,使之体现出热切的参与性,公众显示出参与议论、发表意见的足够热情;三是这个“点”体现出相当的集中性,它确实是一段时间内街谈巷议的焦点话题。热点报道,因报道而使热点更为人关注。它有利于传媒和传媒工作者因势利导地将公众舆论中并不处于中心位置的积极因素聚合起来而占据中心位置,从而造成舆论强势,有利于体现主旋律的、弘扬正气的、积极向上的舆论占领受众心灵空间;有利于传媒在与受众共鸣的状态之中实现对受众的有效引导。地市党报要吸引读者,就必须精心策划,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

社会的大变革、各种制度的更替、各种思潮的冲撞等等,产生了许多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大众传媒,理当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例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一直是农村工作的热点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全新的思路。若我们的地方党报能深入群众生活,策划发表系列报道和述评,既能宣传政策、引导舆论,又能发动群众、服务大众,无疑是大受群众欢迎的。《贵港日报》在这方面就下了很大功夫。如2006年初,市直驻桂平市金田镇龙塘村新农村工作队进入到该村开先寨屯开展工作时,报社就派出记者有意识地拍下该村原来的面貌:泥泞的道路、肮脏的村容、没有球场、没有文化活动设施等等。经过工作队一年的努力,当地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发展了,村容整洁了,村风文明了。2007年5月,报社再派出记者拍下该村新的面貌:笔直的水泥路、新的蓝球场、摆满书的文化活动室、栽满鲜花的青年小公园、整洁的村容等等。编辑部把记者前后两年所拍的反映该屯村容的两组新旧照片,在《贵港日报》周末特刊上以图片报道的形式,推出了《开先寨开出新旧两重天》的报道,读者从图片反映的对比内容上,强烈地感受到党的新农村建设政策给农村带来了极大变化。

前瞻式策划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是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避免新闻失实。新闻报道策划,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手段;而新闻事实则是客观存在,这就决定了新闻报道策划必须以新闻事实为基础,所有的策划必须围绕新闻事实来实施。超越这一界限,就成了假新闻。那种为了追求新闻效应而虚构和夸大新闻事实的做法是完全违背新闻规律的,只会损毁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如前两年许多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华南虎”事件,就反映了许多媒体的浮躁,忘记了媒体应有的责任感和公信力。

二是坚持党性原则,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搞策划,是地市党报的必然选择,通过有针对性的策划来引导社会舆论向中心工作凝聚。这类策划如何摆脱书面文件的束缚,跳出硬性宣传的老套套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新闻事实切入,让新闻站到前台来,通过组织策划,将文件性、政策性的东西转化成活生生的新闻事件,用新闻说话,将社会舆论朝着有利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方向引导,进而反过来以社会舆论来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温州日报》在2003年效能革命中推出的《车检,咋就这么烦》的暗访式连续报道,就是比较成功的一起策划报道,同时也体现了策划的前瞻性。

2003年夏,温州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效能革命”。这场自我革命,革的就是群众深恶痛绝的“衙门作风”。《温州日报》成为这场“革命”的舆论先行者。策划从何切入?正当思考时,一封读者来信引起了报社的注意。这封来信反映的是温州市车管所服务态度差、效能低下的问题,这封来信尽管话题不新,但恰恰是做策划的一个“为我所用”的有效元素。于是,《温州日报》联合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督察室联手开展了这起舆论监督的策划。《温州日报》首先在一版用近三分之一的版面重磅推出了《车检,咋就这么烦》暗访报道,对车检过程中服务态度恶劣、流程繁琐、管理混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揭露,稿件发表后引起空前反响。但这仅仅是开篇,提出问题不是策划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接着,又推出了《窗口单位如何赢人心》等一系列反思性稿件,对车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请读者就市车管所存在的工作效能问题及窗口单位如何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出看法和建议。在读者互动参与的过程中,在被曝光单位自我反省的过程中,舆论很快向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目标高度凝聚,而不再是在这之前社会上“搞效能革命有什么用”、“不会又是形式主义吧”的这样一些负面怀疑声。这里,新闻媒介的模板效应起了很大作用,新闻舆论也完成了影响人们的注意方向、控制人们注意力的目的。

三是坚持服务大众的原则,体现读者的需要。报纸的质量如何,最终由读者说了算,地方党报也不例外。新闻策划要有读者意识,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要考虑读者想知道哪些信息,怎样将这些信息告诉读者,如何引导读者的思想等等。新闻策划能更好地服务大众,地方党报就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在这方面,《贵港日报》的周末特刊、政法周刊、民生部等作了许多新的探索。在报道深化企业改革、农村医保、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等热点问题时,都由表及里,既反映了现实问题,又请权威部门、专家学者、事件经历者共同探析深层次的原因、如何克服遇到的困难,变热点的炒作为理性的思考,体现了党报报道的前瞻性和权威性。今年春节前,记者跟随市领导到企业慰问时,听到许多业主反映招工难问题,记者回来后向民生部反映了这个问题。民生部认为,企业“用工荒”这个问题在春节后将会更加突出。于是进行了前瞻式策划,对农民工、企业业主、政府主管部门等多方采访,适时推出了《企业“用工荒”让业主心头发慌》、《如何破解企业“用工荒”?》等系列报道,在当地政府的努力及报社的宣传声势下,接连数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大大地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问题,使企业得到了正常运转。

总之,地方党报应该加强新闻策划工作,使新闻报道更有针对性,更有广度和深度。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新的视角进行新闻报道,更好地发挥地方党报的作用。

猜你喜欢
贵港党报策划
广西贵港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贵港港美图欣赏
广西贵港:柑橘产业促增收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