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2011-04-16 03:41孔祥群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1年3期
关键词:右图材料

孔祥群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右图为“‘嫦娥二号卫星飞行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不包含图中所示天体系统的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2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嫦娥二号”发射期间,地球位于图中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①~④之间

3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天安门广场旗杆杆影在该日的影端运行轨迹(虚线)的是()

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右图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题。

4据右图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能够反映出该城市()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了

D.人口密度变小

5伴随上页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

C.交通用地减少

D.工业用地扩大

2010年11月15日,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通。京沪高速客运专线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上海等6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全长1318公里,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据此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京沪高速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上海到北京,降水逐渐减少,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B.连接我国中西部地区

C.穿越湿润、半湿润地区

D.跨越我国地形两大阶梯

7京沪高速的建成()

①会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②体现了交通运输专业化、高速化的发展趋势③会增加货物运量④会加剧大气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右图为我国莱城市主要功能区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9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

B.市场、劳动力

C.地价、市场

D.政策、地价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10~11题。

10读上面四幅图,同一幅图中两条粗短线段表示的实际距离相等的是()

A.①图和③图

B.②图和③图

C.②图和④图

D.①图和④图

11若①、②、③、④经纬网图的图幅相等,则其比例尺大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2010年9月10日凌晨,台风“莫兰蒂”登陆我国,给我国沿海地区造成巨大损失。右图为“‘莫兰蒂运行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莫兰蒂”势力最强时经过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A.台

B.闽

C.浙

D.沪

13当台风中心位于温州以西时,温州盛行风向可能为()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合理开发的限度是水资源利用率为40%。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据图中所示,我国一些地区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共同问题是()

A.水资源更新速度快

B.工业用水比例过大

C.過度利用水资源

D.不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少

15河西走廊水资源缺乏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A.降水少

B.城市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C.灌溉用水量大

D.水资源利用率低

2011年1月1日5时48分,中俄原油管道投入运行,俄罗斯的原油开始进入中方境内位于漠河县兴安镇的首站储油罐内,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贯通,每年1500万吨、期限20年的中俄原油管道输油合同开始履行。读右图回答16~18题。

16中俄输油管道建成的意义有()

①使中国能源进口进一步多元化,增加能源供给的安全②使俄罗斯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的优势③表明俄罗斯的能源输出战略正在从传统的西方转向东方④运输成本降低,连续性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下列有关中俄输油管道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线沙漠广布

B.沿线有冻土分布

C.沿线地区的农民多种植冬小麦

D.沿线地区河流的所有河段都有凌汛现象

18我国的能源进口通道主要有()

①中俄原油管道

②中哈原油及中亚天然气管道③中缅油气管道④海上通道(船运石油和液化天然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图中数字表示地质作用,读下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①-固结成岩作用

B.②-风化作用

C.③-重熔再生

D.④-侵蚀作用

20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A.石灰石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砂岩

右图是沿某一理想大陆45度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22若图中M、N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下列关于近地面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吹向②

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

为了拉动内需,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江苏省加快了南北铁路通道建设(见右图)。国家沿海铁路江苏段(图中A线)和省内重点工程新沂一镇江铁路南段(图中B线),即将开工建设。据此回答23~24题。

23修建A、B铁路线的主要意义在于()

A.加快苏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B.缓解京沪铁路的运输压力

C.使苏北与苏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

D.完善江苏铁路网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4A、B铁路线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苏南、苏北问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表现在()

A.有利于苏北承接苏南的产业转移

B.极大地拓展了长江沿岸港口的经济腹地

C.使之成为苏北、苏南客货运输的首选运输方式

D.极大方便了为苏南地区提供棉花、粮食、蔬菜等农产品

25右图为“我国某城市外围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该城市所在地区最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A.台风

B.春早

c.伏旱

D.泥石流

26给车辆进行导航可以借助的现代化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雷达技术

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一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本大题共计60分。

27气候变化、能源供应紧张、粮食短缺问题等都是近年来世界关注的问题,根据所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中国有关部门近日宣布,中国已经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这可以说是中国给本次大会带来的一份靓丽的礼物,这一主动减排的成绩单,也为中国在本次气候大会上抢得先机。

材料二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纤维加工成的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配备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它可以有效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材料三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下左图)。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下右图)。

(1)影响乞力马扎罗山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2分)

(2)引起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其解决对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分析气候、石油、粮食之间的关系,并写出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

甲:_______乙:_______(2分)

(4)乙醇汽油是否为绿色燃料,人们看法不同。试评价大量使用乙醇汽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28阅读有关江苏省人口增长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一江苏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统计表

材料二来自苏南某市计生部门的消息:该市已连续7年实现人口零自然增长。2010年上半年,全市共出生2789人,出生性别比为107.51,出生率为2.97%,自然增长率为-0.32%。

材料三江苏省1978年和2004年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图(右图)

(1)根据材料一数据,在右下图中作出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折线图(标出数据)。(2分)

(2)当前江苏省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_型。试阐述2004年江苏人口死亡率上升的原因:_______。(2分)

(3)根據材料二可知,该市人口总数在_______,(上升或下降,不考虑人口迁移变化),该市越来越突出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针对该市的人口问题,政府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有_______等。(5分)

(4)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原理,预测江苏省2015年左右人口出生率将_______(上升或下降,不考虑自然灾害等其他因素的变化),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2分)

(5)根据材料三,分析江苏省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产生的变化。(3分)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迅速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成长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

材料二目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珠三角经济圈作为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产业转型中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的双突破。

材料三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见右图)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以_______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外,最重要的国际背景是_______。(2分)

(2)改革开放以后,三大经济圈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

(3)实现由“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新跨越的过程中,不断伴随着产业转移。当前东部地区转移出的产业的主要特点有______________。这类产业转移对实现“效益东部”的影响有_______。(4分)

(4)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各应采取怎样的措施?(4分)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2010年9月2日,墨西哥湾又一钻井平台发生爆炸。2010年4月26日,美国海上钻油台在墨西哥湾爆炸沉没,原油在海底像“香槟泡沫”般以每日一千桶速度不断喷出,海面油渍范围大如三个香港,势将成为全球历来最严重的油污事件之一。

(1)根据材料一,简述图中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图中0°~40°N大洋向大气输入热量存在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分)

(2)大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多少会对水循环的_______环节产生直接的影响a、b两地中_______地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多,这对其沿岸降水可能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3分)

(3)材料二中的石油污染事件出现在图中_______(a、b、c、d)区域,该石油污染事件对其周围区域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4分)

B【城乡规划】右图是“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读图可知,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明显受_______因素的影响。(1分)

(2)该城市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市、蔬菜基地。其选址的共同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此外,大型服装批发市场与大型超市相比还具有_______的区位优势;蔬菜基地选址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4分)

(3)对老城区的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该如何保护?(5分)

C.【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香格里拉地区的主要部分位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的交界地区,为藏族聚居地。2003年,以香格里拉为核心的“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以举世无双的自然风光、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214国道建成之前,这里是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目前,这里还修建了机场。2007年,这里接待中外游客近400万人次。

(1)香格里拉旅游资源丰富,上右图中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有

______________等。(2分)

(2)制约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2分)

(3)试对香格里拉的旅游资源的特色进行简要评价。(3分)

(4)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带来哪些积极影响?(3分)

D.【环境保护】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参见右边两幅图)(10分)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1分)

(2)(不定项选择)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2分)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2分)

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D3.B4.A5.B6.C7.A8.A9.B10.D11.B12.B13.D14.C15.C16.D17.B18.D19.AC20.BC21.AD22.AB23.CD24.AD25.AC26.AC

二、综合题

27(1)气温(1分)降水量(1分)

(2)全球气候变暖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加强国际间合作;发展低碳经济;控制人口增长(4分)

(3)CO2大量排放(1分)石油资源的短缺(1分)

(4)加劇世界粮食紧张,粮价上涨,影响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巨大的利益刺激人们大规模开发新的土地,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加剧。(4分)

28(1)略。(2分)

(2)现代(1分)老年人口比重大(1分)

(3)下降(1分)劳动力不足、老龄化严重(2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当引进劳动力(2分)

(4)上升(1分)人口惯性(1990年前后出生率高)(1分)

(5)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3分)

29(1)劳动密集(1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1分)

(2)①地处沿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②工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③市场广阔、对外开放度高;④教育和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⑤国家政策的扶持;⑥现代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基础设施较完善等。(以上任答四点,答对1点得1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技术含量低、高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等(答对1点得1分,共2分)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土地、水源、资源、能源相争的矛盾;缓解环境污染压力;部分劳动力就业矛盾加剧等(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分析即可,答对1点得1分,共2分)

(4)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因素是水源不足。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海水淡化;人工降雨;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发展节水产业;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加大执法力度。(2分)

制约长三角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源、能源不足。采取的措施主要有: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建核电站;从国外适度地进口资源、能源;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消耗资源、能源少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将消耗资源、能源多的产业向外转移。(2分)

30A.【海洋地理】(1)副热带太平洋东岸(或20°N等大洋、大洲的相关位置)海区最低(或用数值表示),并由此向西、南、北三个方向递增(或用数值表示)(2分)0°~40°N大洋东岸有寒流流经,西岸有暖流流经(1分)

(2)(海水)蒸发(1分)a(1分)降水增加(1分)

(3)c(1分)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海洋生物死亡;鸟类死亡(3分)

B.【城乡规划】(1)交通(1分)

(2)交通便利(1分)市场广阔(1分)地价较低(1分)靠近河流,水源充足(1分)

(3)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1分)新旧协调、同步发展;(1分)分类分区保护;(1分)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1分)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1分)

C.【旅游地理】(1)雪山、峡谷、湖泊。(2分,答其中两点即可)

(2)位置与交通(2分)

(3)举世无双的自然风光;(1分)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1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1分)

(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分)提供就业机会;(1分)创汇创收。(1分)

D.【环境保护】(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1分)

(2)B、D、E(全对得2分)

(3)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污水污染、地表径流污染(任意两点得2分)

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任意两点得2分)

(4)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防治农业污染,发展生态农业;④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⑤加强环境法制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限量排放。(任意3点得3分)

猜你喜欢
右图材料
图画捉迷藏
看图连古诗
可爱的小乌龟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
我会猜
快速记忆比赛
赠送折纸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