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骨化醇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2011-04-20 06:58鹏,张
中国全科医学 2011年15期
关键词:骨化肾病炎症

徐 鹏,张 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微血管并发症,已经成为糖尿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微炎症参与2型糖尿病 (T2DM)肾病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本研究旨在观察阿法骨化醇对T2DM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T2DM肾病患者70例,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照Mogenson糖尿病肾病分期均为Ⅲ期糖尿病肾病,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 (UAER)为20~200μg/min,或24 h尿清蛋白定量为30~300 mg,血清肌酐 (SCr)水平在正常范围。入选标准: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正常,糖化血红蛋白 (HbA1c)<7.0%,无发热、尿路感染,无明显心功能不全,观察前4周均无感染病史,无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未使用糖皮质激素、他汀类药物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已经停止使用他汀类药物以及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时间达4周以上。

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码,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35例)和观察组 (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31~66岁,平均 (50.4±12.3)岁;糖尿病病程6~17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0~69岁,平均 (51.2±13.1)岁;糖尿病病程5~18年。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 (50.9±13.1)岁。

1.2 方法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常规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早晚餐前使用,早餐前剂量为10~18 U,晚餐前6~14 U,必要时根据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适当增减剂量,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空腹血糖 (FBS)≤7.0 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血压均控制在125/75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对照组患者观察期间不使用他汀类药物、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及其他类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法骨化醇片0.5μg/d(立庆,0.25μg/片,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50135)。治疗时间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测定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介素 (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清蛋白 (ALB)、前清蛋白 (PA)、SCr、FBS,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采取上肢静脉血,当日完成上述全部检测。ALB、PA、FBS、SC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磺基水杨酸法检测。血清hs-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IL-6和TNF-α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试剂均由迈新免疫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并严格按试剂盒详细说明操作。

此外,观察治疗期间有无严重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各组资料经方差齐性检验后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血清SCr、FBS、24 h尿蛋白以及营养学指标的变化 行方差齐性检验3组内各检测指标总体方差为齐性。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FBS、PA水平及UAER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S、SCr、ALB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UAER及P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经阿法骨化醇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UAER及P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各组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的变化 行方差齐性检验3组内各检测指标总体方差为齐性。治疗前T2DM肾病 (观察者、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仅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3个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 70例T2DM肾病患者观察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一例退出研究。

表1 各组受检者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x-±s)Table 1 The comparison of all the indexes among three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3 讨论

微炎症状态是指患者没有全身或局部显性的临床感染征象,但是存在低水平、持续的炎症状态,表现为全身循环中炎性蛋白、炎症性细胞因子轻度升高,其实质是免疫性炎症[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2DM是一种先天性免疫和低度慢性炎症性疾病[2-5]。患者正性炎症时相蛋白升高而负性炎症时相蛋白降低时,需要考虑存在微炎症状态。其中,正性炎症时相蛋白包括hs-CRP、IL-6、TNF-α、纤维蛋白原、铁蛋白等;负性炎症时相蛋白包括ALB、PA、转铁蛋白、瘦素等。本研究表明,T2DM患者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较健康者明显升高,与 Hu等[3]、Navarro等[4]研究结果一直,提示以上指标可以预测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另外,本研究中T2DM肾病患者PA显著低于正常者,说明T2DM肾病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

阿法骨化醇口服后,由肠道迅速被吸收到血液中,受肝脏微粒体的25羟化酶的作用,侧链的第25位被羟化,成为有活性的物质——1α,25- (OH)2D3。维生素D不仅可以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还能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如:抑制系膜细胞及足细胞增殖,减少足细胞丢失以及肥大,通过抑制肾素生成,下调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慢性肾脏疾病蛋白尿等[6]。Fishbane等[7]研究发现,使用帕立骨化醇1μg/d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6个月后患者的尿蛋白排泄较安慰剂组明显下降。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即应用阿法骨化醇后,患者的hs-CRP、IL-6、TNF-α水平较常规药物治疗者显著降低。国外研究显示,抗原提呈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均表达维生素D受体 (vitamin D receptor,VDR),1,25-(OH)2D3通过VDR的介导,作用于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抑制致病性效应T细胞,诱导调节性T细胞,从而调控机体的免疫反应[8]。Fishbane等[7]也发现维生素D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可抑制T细胞的增殖与活化,减少细胞因子 (IL-2、γ干扰素、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的产生,抑制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树突状细胞的生长,提示1,25-(OH)2D3可以减轻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慢性微炎症状态。

综上所述,T2DM肾病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阿法骨化醇可显著降低T2DM肾病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营养状态,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有关,但其长期疗效及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更进一步探讨。

1 Kaysen GA.Themicroinflammatory state in uremia:causesand potential consequences[J].J Am Soc Nephrol,2001,12(7):1549 -1557.

2 Crook M.Type 2 diabetesmellitus:a disease of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An update[J].DiabetMed,2004,21(3):203-207.

3 Hu FB,Meigs JB,Li TY,et al.Inflammatorymarkers and risk of developing type 2 diabetes in women [J].Diabetes,2004,53(3):693-700.

4 Navarro JF,Mora C.Role of inflammation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5,20(12):2601 -2604.

5 Kolb H,Mandrup-Poulsen T.An immune origin of type 2 diabetes?[J].Diabetologia,2005,48(6):1038-1050.

6 Tian J,Liu Y,Williams L A,et al.Potential role of active vitamin D in retarding the progression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J].NephrolDial Transplant,2007,22(2):321 -328.

7 Fishbane S,Chittineni H,Packman M,et al.Oral paricalcitol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with CKD and proteinuria:a randomized trial[J].Am JKidney Dis,2009,54(4):647 -652.

8 Adorini L,Giarratana N,Penna G.Pharmacological induction of tolerogenic dendritic cells and regulatory T cells [J].Semin Immunol,2004,16(2):127-134.

猜你喜欢
骨化肾病炎症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SPECT-CT评价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骨化三醇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