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精神病患者体重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011-04-20 09:41孙克莎
上海护理 2011年4期
关键词:体重增加精神病服药

李 枫,徐 萍,孙克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00030)

超重和肥胖不仅与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健康问题相关,且对个人生活质量也构成一定妨碍[1]。我国人群体重指数一直低于西方人群,但近15年来成人体重指数均值和超重率也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2]。同样肥胖问题在住院精神病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期间也有急速上升的趋势,影响了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与康复。2009年11月,我们对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体重情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9年11月在我院普通精神科治疗的住院患者1 100例,其中,男839例,女261例,平均年龄(55.6±8.6)岁。

1.2 方法

1.2.1 体质指数(BMI)测定 调查人员分4组同时于2009年11月16日9时进入病房对选定对象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进行BMI的计算。

1.2.2 相关因素调查 根据WGOC标准:BMI≥24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严重超重肥胖[3-4]。对超重和肥胖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与肥胖伴发的主要躯体疾病、食欲的变化、每日睡眠时间等。对计算出BMI≥24 kg/m2的超重患者进行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年限及服药后体重异常增加的时间段进行调查统计。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年龄与BMI指数分布 见表1。

表1 患者性别、年龄与BMI指数分布 (n=1 100)

2.2 超重和肥胖患者服药情况 见表2。

2.3 超重和肥胖患者服药后体重增加的时间 见表3。

2.4 超重和肥胖患者伴发其他情况 见表4。

表2 超重和肥胖患者服药情况 (n=466)

表3 超重和肥胖患者服药后体重增加的时间 (n=466)

表4 超重和肥胖患者伴发其他情况 (n=466)

3 讨论

3.1 抗精神病药物与肥胖的关系 目前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联合使用几种抗精神病药物来控制病情是相当普遍的。表1显示,1 10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患者中,超重和肥胖率高达42.36%,远远高于正常人群的调查结果;表2显示,使用2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体重增加最明显。这是因为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后能改变血浆皮质醇的浓度并具有提高肾上腺素,拮抗组胺作用[1]。这些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的改变都可以使正规系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出现食欲增加,进食速度快,对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需求毫无节制,摄入能量过剩,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下来,导致机体在短时间内体重异常增加。另外,抗精神病药物大多都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阴性症状,使患者的日常活动减少,行为被动,甚至不动,体能消耗少之又少。表4显示,大多数患者的睡眠时间超过正常人群,部分患者甚至每天的睡眠时间超过12 h。食欲增加的患者也达到了91.2%。这样的双重影响必定会导致体重的异常增加。

3.2 药物持续使用时间与肥胖的关系 表3显示,在住院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前3个月出现体重增加的比率最高,其次是6个月以内,超过6个月后的肥胖发生率只占6.01%。这是由于精神病患者在急性发作、家属难以应付时才被送入院治疗,且大多都是由于不能坚持服药而造成旧病复发。住院以后在医护人员的督促下从小剂量开始接受正规的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到3个月时药物剂量基本可达到最高治疗量,3个月后根据患者的情况,考虑到患者出院后的生活和工作,会将药物逐步调整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维持量,维持量相对治疗量会小很多,这样既维持了血药浓度又不至于太影响患者出院后的社会生活。所以患者在住院3~6个月时,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药物剂量的调整和使用最为密集。种种原因互相关联,形成一个不良的循环而导致患者各方面情况叠加,最终引起肥胖。因此,在住院治疗早期就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重增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加以控制。

3.3 肥胖是引发多种疾病的根源 有关研究结果提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性随BMI增高而呈现增高的趋势,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子,资料显示,体内脂肪增加10%,血压平均升高6 mmHg。肥胖也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是体重正常者的3.7倍,而且肥胖也是脂肪肝的主要病因[4]。表4显示,只有18.45%的患者无明显的躯体疾病,大部分在肥胖后逐渐出现了各种慢性疾病,主要为糖尿病、高血压和脂肪肝。这些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还要长期服用治疗慢性病的药物,这对于本来就处于社会弱势和服药依从性低的精神病患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难以坚持。

4 小结

精神病患者因各种因素易导致超重和肥胖,由此可引发一系列影响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并发症,因此,在精神病患者入院早期,就要积极关注患者的体重变化,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1]林俊,刘光芹,高新艳,等.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体重增加的原因及护理[J].泰山卫生,2003,27(2),45-46.

[2]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协作组.我国中年人群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的变化趋势[J].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74-79.

[3]朱智明,段立平,臧贵明,等.应用3种肥胖判定计算方法及标准对2825例成人肥胖判定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810-2811.

[4]冯海新.肥胖与老年病[J].家庭医学,2006,(5):16.

猜你喜欢
体重增加精神病服药
戒烟后体重增加问题新机制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服药禁忌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影响
社会版(十一)
都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