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大忠:我从来没有迷茫过

2011-05-04 08:07
民生周刊 2011年20期
关键词:北川县北川民生

□ 本刊记者 闵 杰

经大忠:我从来没有迷茫过

□ 本刊记者 闵 杰

经大忠,绵阳市副市长、北川县县长。

2008年9月25日,经大忠(前)在北川县擂鼓镇抗洪抢险现场。

出现在媒体上的经大忠总是表情凝重,极少展露笑容,甚至在200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也是如此。节目录制期间正值小寒,北川气温只有零下二度到九度,身在北京的经大忠也一直惦念着北川山区、半山区的灾区百姓是否会挨饿受冻,是否能顺利过冬。

时隔两年半,当记者在北川新县城见到经大忠时,他已经是绵阳市副市长了,但依然能从这个羌族汉子身上感受到不曾改变的朴实、硬朗和严肃,也感受到了意料之外的爽朗笑声。

“现在感觉一天比一天轻松了”,聊起这三年的感受,经大忠轻描淡写、举重若轻,看不出疲惫,更看不出灾难留下的创痛。

地震发生时,经大忠的一句“小孩先走,大人留下”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地震中失去六位亲人的经大忠把所有的心思都倾注在百姓安置和北川重建上。

三年来,作为“5·12”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北川县县长,他身上汇聚了很多人的目光,有百姓的盼望、领导的期望,也有外界的鼓励和担忧。

短暂的阵痛之后,带来的却是长久而艰难的恢复重建。

“我当时跟来北川调研的山东领导提了两个要求,一是把帐篷换成板房,第二是提供两万个就业岗位。”在当时的经大忠看来,让年轻人出去打工就业,县里负责照顾好老人和孩子,这是唯一的出路。“当时确实感觉任务很艰巨,需要顽强地去干,但也从来没有想过会不会是死路一条。”

地震之后,国家关于灾区重建的计划很快就确立了,并确定由山东省援建北川,这让经大忠看到了希望: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在重建中提升,一定要推进跨越发展。“说老实话,这个时候想得就要自私一些了,这是个天大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经大忠在地震之后辗转于北川和国内各地之间,在北川的工作重点是灾民的安置,到其他地方是谈灾后重建和招商引资。当新北川县城初具雏形,一切开始重新步入正轨后,经大忠又开始思索如何用脑子、用智慧谋发展的问题,压力反而更大了:“大家都夸奖你、表扬你,说你很能干、很有功劳,但如果老百姓还吃不起饭,那就有愧了。”

地震之后,尽管要面对满目疮痍,经大忠也很少流泪:“我宁愿为老百姓哭,不愿意为自己哭。”在他看来,当时情况特殊,想清楚了就只能往前冲,没有退路,“在当时,也许只有粗鲁的人才适合当县长。”经大忠这样调侃。

对于北川干部,他只有一个要求:工作。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没有个人问题。“老百姓好过就有功,老百姓不好过就没功,只有这一个标准。”但事后想来,他也总有愧疚。

对于北川百姓的苦难,他感同身受,对于百姓的宽容、理解和坚强,他铭记在心:“百姓承受了太多,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我很感谢他们。”

对于自己,他不想谈太多,他相信只要艰苦奋斗,日子就能重新过起来:“现在市场和法制都是公平的,只要努力就有希望,我从来没有迷茫过。”

《民生周刊》:北川的灾后重建在民生领域有什么特点?

经大忠:北川地震之后的民生,是最基本的民生,涉及到生计的民生,跟很多其他地方情况不太一样。我们首先要安置老百姓的吃穿住用,进行卫生防疫,同时要进行重构组织、重建秩序,接下来是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外围就业市场,然后就是提升和发展经济。

《民生周刊》: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家庭破碎,北川县在伤残人员和困难群众救济救助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吗?

经大忠:我们及时兑现了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救灾救助政策,累计发放各类救济救助资金和物资达10亿余元、30余万人次。通过落实救助救济、特殊群体心理抚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四保一储”、扶贫帮困等工作,保障了因灾致贫群众的生产生活。落实了对“三孤”人员、五保户、遇难伤残学生家长、遇难民兵和村干部家属、受灾个体工商户、震损倒闭企业职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一对一”帮扶措施。

针对灾后特殊情况,制定《关于办理“5.12”地震遇难人员财产的管理办法》,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实施了全面的法律援助。

《民生周刊》:北川在产业恢复和振兴方面有什么理念和路径吗?

经大忠:我最近在思考西部地区的县区如何发展的问题,对北川来说,在努力推动跨越的同时,我们围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培育新兴产业,配套关联产业、发展重点产业的总体思路,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带动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的投资,目前共包装储备文化产业项目10个,已全部落实投资商,总投资超过了15亿元。

《民生周刊》:我们听说北川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有很多新思路和新举措,能否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经大忠:我们目前依托北川品牌和现代数字手段,大力发展数字信息产业。“数字北川”建设、“三网融合”试点工程都在顺利推进。最值得介绍的是,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营,成为四川首家、西南最大的高山农特产品电子交易平台,文化旅游产品电子交易中心正加紧建设,在全国已布局终端体验交付场所近400个。同时,我们依托“舒适度”极高的生态空间,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推动北川生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还研究了一个新产品体系,就是防灾减灾产品,一个很小的救援包,里面包含了各种灾难应急工具和必备物资。

《民生周刊》:与地震前相比,北川现在的产业恢复和发展情况怎样?

经大忠:现在全县产业恢复发展的不错,有以下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我们立足北川特色优势资源,整合品牌、区位等要素,以北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专合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二是工业发展势头良好,28户规模以上震损企业全面恢复。我们已经在开展防灾科学研究和拓展训练,防灾救援产业开始起步。三是特色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以吉娜羌寨、石椅羌寨为代表的一批羌民俗特色村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民生周刊》:您个人平时有什么爱好吗?一般都在关注什么问题?

经大忠:有时间主要是写写文章,驾驭市场是一个技术工作,不能整天满足于应酬场面、主席台和媒体。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参与市场竞争,要求我们主动、积极、自觉、坚强,培养自己的竞争能力。

□ 编辑 刘文婷 □ 美编 庞 佳

猜你喜欢
北川县北川民生
“乡村振兴看郭牛”采风创作活动在北川县擂鼓镇举行
随风入羌山 共唱振兴歌 “贴近自然,走进乡村”文学采风创作交流活动在北川县举行
北川县:扎实开展在建工程项目劳动保障执法检查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北川的味道(四题)
羌山下的关爱——访四川省关工委抗震救灾模范、北川县关工委执行主任薛斌如
西宁市北川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