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应激后大鼠颞下颌组织学及关节盘内P物质的相关变化*

2011-05-24 07:53吴高义司武俊王昭领朱国雄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关节盘滑膜软骨

吴高义 陈 磊 司武俊 王昭领 朱国雄

颞下颌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病因复杂,与咬合、情绪等因素密切相关[1]。但因建模困难,指标不易量化等原因,情绪因素与TMD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近年来研究发现,感觉神经通过其末梢释放神经肽类物质,与关节软骨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2,3],其中P物质(substance P,SP)广泛分布于TMJ中,在实验诱导下的TMJ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4]。因此,本实验运用交流箱动物模型,通过观察情绪应激后的大鼠TMJ内SP的表达情况,进一步了解情绪应激与TMD关系。

1.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SD大鼠,三级,90只,体重120 g±20g,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编号SCXK(军)2002-005,雌雄对半。

实验用大鼠交流箱(由第四军医大学教保中心制),电刺激发生仪(由第四军医大学物理教研室提供,直流电刺激电压48伏,刺激频率0.5赫兹),SP抗体(Sigma公司,美国),SABC试剂盒和DAB试剂盒(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武汉)。

1.2 实验动物分组 研究工具与测评方法见前文[5]。随机将90只大鼠分为3组,每组各30只,分别为对照组,情绪应激组(PS)和足部电击组(FS),各组动物的体重、性别通过均衡检验,证实无差异,具有可比性,动物模型的制备和饲养条件相同。

施加刺激因素方法如下:实验开始前一周,将大鼠都放入相应的交流箱中适应,不给任何刺激,使其适应环境。实验开始后,每天上午固定时间给与FS组电击,每日30min,电压48伏,应激频率0.5赫兹(图1),常规饲料喂养。

各组动物实验方法如下:(1)空白对照组:以无应激状态下饲养大鼠;(2)FS组:每天上午固定时间给与电击,每日30min,电压48伏,应激频率0.5赫兹;本组大鼠仅作为应激原,不作为实验观察对象。(3)PS组:通过FS组的排谢物,竖毛,尖叫等反应受到心理影响。

图1 情感交流箱示意图

1.3 实验方法 对照组、PS组动物分别在1周、3周及5周时随机选取10只取材,取材时用l0g/L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经左心室插管,先用10mL/L肝素生理盐水冲洗血液,再用40g/L多聚甲醛灌流固定,取双侧TMJ,在40g/L多聚甲醛液中固定24小时。然后在8mol/L甲酸和1mol/L甲酸钠等量混合的脱钙液中脱钙1周。流水冲24小时,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包埋,4μm厚石蜡切片。分别行HE染色,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灰度测量。

1.4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取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方法按照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SPPS13.0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大体观察 实验中,FS组有尖叫,跳跃,翘尾,竖毛等行为表现;PS组有竖毛,恐慌等行为表现。取材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性别大鼠平均体重相似,各组大鼠无意外死亡。

2.2 组织学表现 单视野中P物质显阳性,主要分布在关节盘前、后带,且多分布在近盘边缘部,大多数阳性纤维由棕黑色膨体呈串珠状构成。镜下观察PS 1周组阳性纤维密度最高(图3)。对照组(图2)、PS3周组阳性纤维密度较高(图4)、PS5周组阳性纤维密度较低(图5),但各组间差异不明显。

图2 对照组关节盘的P物质染色(×100)

图3 情绪应激1周组关节盘的P物质染色(×100)

图4 情绪应激3周组关节盘的P物质染色(×100)

图5 情绪应激5周组关节盘的P物质染色(×100)

2.3 HE染色(图6) 对照组大鼠髁状突软骨由浅入深依次分为关节表面带、增殖带、纤维软骨带和钙化软骨带。表面带由与关节面平行的胶原纤维组成;增殖带为许多密集的小细胞,即前软骨细胞组成;纤维软骨带由圆形软骨细胞组成。关节盘中央部分较薄,前后部分较厚,主要由纤维及软骨成分组成。PS组1周组可见大鼠颞下颌关节下腔可见到明显的脱落细胞,主要为滑膜细胞,髁突表面部分区域凹凸不平,表面胶原纤维水肿、松解。关节盘炎性反应明显,PS组3周时病理性变化最为明显,关节盘后带出现纤维玻璃样变、断裂,严重区部形成裂隙,PS组5周时,髁突表面部分区域凹凸不平,表面胶原纤维水肿、松解。

图6 对照组,情绪应激1、3、5周组大鼠颞颌关节HE染色)(×40)

2.4 图像分析及统计学检验 图像分析表明,P物质阳性纤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和PS1周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PS3周组、5周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PS3周组、5周组比较1周有下降趋势,但仍然高于对照组(图7)。

图7 SP阳性纤维灰度测量标记图

3.讨论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情绪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与TMD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TMD是一种心身疾病。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6,7],情绪因素如高水平应激、躯体不适、情绪障碍等在TMD的发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研究结果证实情绪因素对TMJ的微结构具有一定影响。

P物质与TMJ关系密切,TMJ关节囊、盘、盘周附着、滑膜及骨膜中均有P物质阳性纤维的分布[8]。P物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促进肥大细胞脱落,释放组胺及5羟色胺等各种伤害性刺激因子,如创伤、压力、精神紧张和炎症介质等,可能在骨组织重建以及骨折愈合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在感受力学刺激和局部代谢状况与调节靶细胞(成骨、破骨细胞)功能之间起着联络作用[4]。P物质能够诱导滑膜细胞中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裂,促进滑膜细胞增生形成滑膜翳,导致关节表面滑膜组织过分生长,并与已知的滑膜细胞的另两种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对滑膜细胞的作用。在病理刺激下P物质不仅顺行传入中枢表达痛觉信息等,而且被逆行释放于局部组织中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其浓度的高低与患者的疼痛密切相关[9]。本研究结果说明大鼠TMJ在情绪应激状态下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性改变中,P物质神经肽可能参与了这种病理过程,并且在病变的初期可以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疼痛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

在临床中我们有时会发现,有些患者疼痛症状并不严重,但是,在关节镜下我们可以看到TMJ有明显的炎性组织存在,再也正好与我们的实验结果相一致。所以,对TMJ病的治疗,我们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同时,更应从机体功能紊乱和心理疾病两方面因素对TMD进行评估[10,11]。

[1]胡 敏.老年颞下颌关节疾病[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3,1(4):224-227

[2]孙应明,段银钟,樊成涛.P物质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36(6):408-411

[3]Konttinen Y, Imai S, Suda A.Neuropeptides and the puzzle of bone remodeling[J].Acta Orthop Scan,1996,67(6):632-639

[4]Hukkanen M,Konttinen YT,Rees RG,et al.Distribution of nerve endings and sensory neuropeptides in rat synovium meniscus and bone[J].IntJ Tissue React,1992,14:1-10

[5]吴高义,王彦亮,陈永进,等.心理应激后大鼠颞下颌关节超微结构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12):715-844

[6]Kafas P,Leeson R.Assessment of pain in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he bio-psychosocial complexity[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6,35(2):145-149

[7]List T,Wahlund K,Larsson B.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and dental factors in adolescents with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a case-control study[J].J Orofac Pain,2001,15(3):218-227

[8]刘向辉,斯方杰,绕志仁.物质阳性神经纤维栽鼠颞下颌关节中的分布于密度[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8,14(1):6-8

[9]Holmlund A,Ekblom A,Hansson P,et al.Concentration of neuropeptides substance P、 neurokinin A、 calcitonin generelatedpeptide、neuropeptideY and vasoactiveintestinal polypeptide in synovial fluid of the human temporoman dibular joint[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1,20:228

[10]Suvinen TI,reade PC,Kemppainen P,et a1.Review of aetiological concepts of temporomandibular pain disorders:towards a biopsychosocial model for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disorderfactorswith psychologicaland osocialill-ness impact factors[J].Eur J Pain,2005,9(6):613-633

[11]马绪臣,张震康.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双轴诊断的临床意义和规范治疗的必要性[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5):353-355

猜你喜欢
关节盘滑膜软骨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病因研究进展
基于滑膜控制的船舶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与髁突改变的MRI表现及相关性研究现状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滑膜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颞颌关节内紊乱的MR 表现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BMP-2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及增殖的研究
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