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管理与课堂管理

2011-05-28 08:23■肖
天津教育 2011年2期
关键词:班集体共同体课堂

■肖 川

班集体管理的成功有助于课堂管理的成功。有效的课堂管理也会积淀成为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形成班集体健康的舆论和气氛,从而有助于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

班集体管理与课堂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班集体管理是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而课堂管理是任课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前者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团结友爱,严肃活泼”的班集体,后者的目标是为有效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二者的联系就在于:班集体管理的成功有助于课堂管理的成功。一个学风优良、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班集体无疑会使得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乐于参与并彼此支持和欣赏。当然,有效的课堂管理也会积淀成为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形成班集体健康的舆论和气氛,从而有助于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一个激励有方、组织有序的课堂有助于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相反,一个枯燥、无序的课堂对学生的学习和全面成长将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由于当今中国学校教育主要是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课堂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班集体管理和课堂管理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和行之有效的策略。

班集体不仅是一个生活的共同体,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有着“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功能。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班集体作为学习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是在共享性的、协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和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班集体管理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声望。优秀教师的声望往往先于他们的个人形象而广为传播。因此,同事之间的相互欣赏和支持就变得非常重要。每个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班主任就要和学生一起制定班集体的规章制度,并且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予以强化。班主任要不断地检查学生对班规的理解情况,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班集体成员之间的社会性互动对于知识的建构有极重要的意义,这其中有反馈、强化、修正、丰富、重组。班集体作为学习共同体,对于满足学生的情感归属的需要、自尊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意识和技能都有重要意义。

课堂管理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进展和人格发展,教师所采取的维护顺畅和有重点的活动流程的所有行动。教学的一个特征就是不可预测性,教师工作在一个学生行为每天都不同的环境中,一些难以预测的事件经常打乱教学的原有次序。而课堂只有是有秩序的地方,课堂的效率才能得到保障。

良好的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条件,有序而融洽和谐的班集体氛围,是学习发生的智力背景。无论是课堂管理还是班集体管理考验的都是教师的领导力。教师的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人格特质。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动机发展、社会协调和个人成长,还必须留意学生的情感需要,因为它们不能完全与认知需要相分离。

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教师要努力做到公平。对不当行为必须一视同仁,不要计较犯错者是谁,而对所有表现良好的学生则要加以激励。尤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相信,他们不会因个人的原因而被另眼看待。

所有学生都需要知道教师是否公正地对待他们。一个教师是否能够得到学生们的信任就取决于学生的这种理解。当你的学生相信你是一个不公正的教师,他们就会失去上进心,就可能导致学业成绩的下滑。

良好的课堂管理有许多条原则,其中一条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作为教师,你会采取什么样的反应来认定学生的行为是适当的?你会怎么做来认定学生的行为是不适当的?如果学生不适当的、破坏性的行为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对于学生的不当行为,你会使用什么样的、明确而直接的惩罚手段?诸如此类的问题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智慧,也必然影响有效课堂的创设。

课堂应该成为有秩序和讲礼貌的地方。我常说“课堂不是咖啡馆”,意思是课堂是神圣的地方,不能过于随便。在课堂里,师生之间要以礼相待。教师对待学生尤其不可过于随便,不可口无遮拦地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更不可用极端的语言当众批评学生。当课堂成为一个充满礼貌的环境时,学生不仅会感到安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尊和自制,许多纪律问题就可以避免发生。

课堂管理也有一些需要掌握的技能,如课堂上教师暂停教学而对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要点的归纳,以便帮助学生查验、思考刚刚介绍的知识与整个课节要点之间的关系。这可以起到及时反馈和强化的作用。

猜你喜欢
班集体共同体课堂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爱的共同体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