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

2011-06-02 08:36张爱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9期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疼痛

张爱芳

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作为我国产科选择的一种创伤性分娩方式,其方法就是剖开腹壁及子宫,将胎儿取出的手术过程[1]。原本作为辅助生产方式的剖宫产在我国俨然已成了主流生产方式,而因此带来的术后并发症问题也成逐年上升趋势,如术后通气延迟、腹胀不适等都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痛苦[2]。为了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份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208例,平均年龄24.8岁,孕周37~42周,初产妇158例,经产妇50例,产妇均身体健康,无严重并发症,均为硬膜外麻醉。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102例和对照组106例,2组产妇在年龄、胎次、孕周、麻醉方法及纳入标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2组患者均在剖宫产术后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如定时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准确及时执行各项医嘱、观察腹部切口、子宫收缩、阴道恶露量及排尿与术后切口疼痛情况,指导母乳喂养等。

1.2.2 实验组102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2.2.1 心理护理干预 由于剖宫产手术为创伤性手术,患者在心理及生理上波动较大,患者术后常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人体疼痛的痛阈值与心理状况有明显关系,由于术后不良情绪可以加重患者疼痛程度,因此术后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疼痛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讲解剖宫产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告知术后疼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并对患者的疼痛表示理解,鼓励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树立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适时给予安慰,以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疼痛程度。

1.2.2.2 饮食干预 术后3 h可视患者需要给5~10ml温开水,6 h后进流质,如粥汤、鱼汤等,避免糖类、牛奶、豆浆等,肛门排气后进半流质逐渐过渡稀饭、软饭到普食。为加快产妇的机体恢复、泌乳和伤口愈合,应指导产妇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同时向产妇及其家属解释合理的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并最大程度的取得产妇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

1.2.2.3 体位干预 术后给予平卧位,待产妇术后2~3 h双下肢恢复知觉后,实施协助活动双下肢及抬高臀部,并用温水擦拭骶尾部皮肤等干预;生命体征平稳,子宫收缩好,阴道恶露不多者可协助翻身侧卧,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可用软枕垫在背部或两腿间,鼓励术后早期翻身和下床活动。

1.2.2.4 留置导管的干预 应固定好镇痛泵及硬膜外导管,重点注意镇痛泵的衔接部位和硬膜外穿刺点的无菌保护、导管与镇痛泵的连接处要紧密,勿漏水、漏气,进药管勿打折,否则可导致镇痛的失败。

1.2.2.5 留置尿管的干预 术后12 h内拔出尿管,拔管前先行夹管,拔管后注意观察产妇排尿是否成功,排尿不成功者可诱导排尿,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3]。实验组根据输液情况,在输液最后余200ml左右的液体时即拔除尿管,嘱其多喝汤水,尽快自行小便。

1.2.2.6 疼痛的干预 由于文化个体差异、产妇对麻醉药的敏感性不同以及产妇对镇痛泵的高估,可出现镇痛不全,应教会产妇学会表达疼痛及术后常用的镇痛方法及其优缺点和疼痛的自我管理等[4],对于患者主诉的疼痛要加强观察,分析原因,评估疼痛等级,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宫缩痛严重的产妇可帮助其轻轻按摩子宫,由缩宫素引起的疼痛应减慢输液速度。术后应加强巡视,积极与患者沟通聊天,以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放松紧张情绪。

1.2.2.7 哺乳干预 责任护士向产妇告知母婴同室和纯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患者采用正确舒适的哺乳姿势和哺乳方法。术后产妇回病房开始应答后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让新生儿在产妇身上进行皮肤接触和早吸吮,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上,早接触、早吸吮能促进泌乳素的分泌,使乳房早泌乳[5]。早吸吮可强化新生儿的吸吮能力,让新生儿适应和习惯妈妈的乳头。实行母婴同室和按需哺乳,实施健康教育,鼓励家属参与。

1.2.2.8 恶心呕吐及腹胀的护理干预 ①指导患者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无刺激性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和易产气的食物。②发生呕吐时,嘱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并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③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的新理念,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少量进食,以促进肠功能的快速恢复。④指导患者取半卧位,鼓励其早期床上或下床活动[6]。⑤给予腹部热敷及按摩,也可采用开塞露纳肛,严重者给予肛管排气,均可促进肠蠕动恢复,从而减轻腹胀[7]。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恶心呕吐、腹胀及导管扭曲脱落等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疗效判断 疼痛指标参考WHO疼痛程度分级别标准根据患者的反应和医护人员的评估进行确定,由专人于检查完后立即记录。0级:无疼痛或稍感不适;1级:轻微疼痛可忍受;2级:明显疼痛仍可忍受;3级:剧烈疼痛不能忍受大喊大叫;4级:极度疼痛。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包括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分)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分)

6 h 24 h 36 h实验组组别 例数 NRS评分<0.01 <0.01 <0.01102 3.27±1.41 2.91±1.13 2.12±0.83对照组 106 4.58±1.67 3.59±1.25 3.13±1.06 t 3.71 3.96 3.13 P

2.2 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见表2

表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3.1 剖宫产手术是处理高危妊娠、解决难产的重要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使手术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但它毕竟是一种有创性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大,产妇感染几率较高,且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剖宫产术后的护理十分重要。术后疼痛是机体组织损伤后修复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剖宫产术后因腹部组织创伤、子宫收缩、不良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产妇术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8],从而导致产妇情绪低落、睡眠不足,以致影响正常的母乳喂养。术后疼痛是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一种并发症,因而疼痛的护理成为了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3.2 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有效减轻术后并发症而且还可以帮助产妇术后康复和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患者术后体位干预可帮助恶露排出、子宫复旧,促进肛门早排气、减轻腹胀。术后早接触早吸吮早哺乳,对乳头进行刺激可促进催乳素释放而增加泌乳量,同时通过心理干预帮助产妇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本文结构显示实验组在术后疼痛情况评分、恶心呕吐、腹胀情况以及导管扭曲脱落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程度和减少恶心呕吐、腹胀和导管扭曲脱落现象,从而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速了患者康复进程。

[1]陈爱民,倪浩婷.剖宫产术后腹胀的护理.黑龙江医药,2009,22(5):739-740.

[2]凌扣荣.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9):1431-1432.

[3]徐友环,刘长兰.早期活动对剖宫产产妇恢复的影响.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27.

[4]张凤玲,韩霞.剖宫产术后疼痛控制及护理.中国中医急诊,2009,10(18):1734.

[5]杜杏芳,刘晓荣,吴西英.母婴同室健康教育的体会.护理学杂志,2000,15(6):300.

[6]李素芬,秦简够.婴幼儿全身麻醉手术后饮食实践的临床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3):1444-1446.

[7]李晓玲,王秀明.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1):101-103.

[8]温素兰.护理干预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及促进康复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09,3(7):125.

猜你喜欢
剖宫产产妇疼痛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疼痛不简单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剖宫产之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