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聋290例临床观察

2011-06-02 08:36韩艳蓉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9期
关键词:突聋通窍特发性

韩艳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90例(326),男176例,女114例,年龄5~79岁,30岁以下60例,31~50岁114例,51岁以上116例,单耳发病254例,其中左耳150例,右耳104例;双耳发病36例(72耳),耳聋程度轻度20耳(6.1%),中度100耳(30.7%),重度156耳(47.9%),全聋50耳(15.3%),伴耳鸣257例(87.6%)伴眩晕74例(25.5%),病程7 d以内186例(202耳),8~29 d64例(72耳),30 d以上40例(52耳)。

1.2 诊断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突发性聋的诊断依据。

1.2.1 病史 在瞬间或48 h内听力下降即达到高峰。

1.2.2 症状 除听力突然下降外,可伴有耳鸣、眩晕。

1.2.3 体征 鼓膜正常或混浊,无充血及积液征。

1.2.4 检查 ①纯音测听呈感音神经性聋。②声导抗检查呈A型鼓室图。其中特发性突聋268例,爆震性聋14例,传染中毒性聋(腮腺炎后)6例,耳带状疱诊2例。

1.3 辩证分型 根据中医辩证分为感染邪毒型106例,气滞血瘀型96例,肝火上炎型38例,痰火郁结型36型,肾精不足型30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医治疗

小伊发觉到自己的双重人格时,正骑着已经被禁止的无牌照摩托车穿越在寂静的市中心,播放出的聒噪摇滚乐引来了巡逻民警,小伊熟练地把速度换到最高档位,享受着摆脱追逐的快感,转弯的瞬间离心力在地上蹭出一条划痕,眼角根据角度的变换在无意中瞥到了什么建筑,他还没有明白对这栋建筑的熟悉感来自哪里,大脑就已经传来阵痛,愈演愈烈,在从摩托车飞出的瞬间,他恍惚想起这似乎是个学校,桌椅已经老旧,上面写满了少男少女的笔迹。摔在地上的那一刻,小伊感到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东西从他身体里流出。

2.1.1 分型治疗

2.1.1.1 感染邪毒型 治以清热解毒,散邪通窍,主方:银花10 g,连翘 10 g,板兰根 15 g,贯众 15 g,蒲公英 15 g,黄岑 15 g,菊花 10 g,柴胡 10 g,葛根 30 g,石菖蒲 8 g,路路通 10 g,表寒明显去黄岑加荆芥10 g,防风10 g,羌活10 g,邪毒清解后撒去苦寒之品,酌加行滞通窍之品,参照气滞血瘀型。

2.1.1.2 气滞血瘀型 治以行滞活血,化瘀通窍,主方:柴胡10 g,葛根30 g 赤芍15 g,当归 6 g,川芎6 g,红花6 g,桃仁10 g,香附10 g,石菖蒲8 g,路路通10 g,气虚者加炙黄芪30 g,党参10 g。

2.1.1.3 肝火上炎型 治以清肝泻火,滋阴潜阳,主方:龙胆草10 g桅子10 g,黄芩15 g,泽泻 20 g,葛根 30 g,柴胡 10 g,白芍15 g,生地20 g,首乌15 g,磁石30 g(先煎),肝阳偏亢者加龙泻骨30 g(先煎),牡蛎后30 g(先煎),钩藤15 g。

2.1.1.4 痰火郁结型 治以化痰降浊,泻火通窍,主方:煮半夏5 g,陈皮革6 g,胆南星8 g,白术10 g,茯苓15 g,泽泻30 g,瓜蒌15 g,竹茹10 g,夏术古草15 g,石菖蒲8 g,黄芩15 g。酌加补肾填精,参照肾精不足型。

2.1.2 丹参川芎嗪制剂 除小儿外,均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静脉滴注,1次/d。

2.2 西医治疗 丁咯地尔0.2,ATP40 mg,辅酶A100U,静脉滴注,除激素应用禁忌证外,早期发病患者沷尼松30 mg,1次/d,冲击治疗7~10 d。

2.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突发性聋的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听力恢复正常或恢复到原来水平,与健耳一致。

显效:听力提高30分贝以上。好转:听力提高10分贝以上。无效:听力提高不足10分贝。

3 结果

疗程平均为 23 d,痊愈 98耳(30.1%),显效 58耳(17.8%)好转106耳(32.5%),无效64耳(19.6%);总有效率80.4%,病程长短、眩晕与否、听力下降程度与疗效比较见表1~3。

表1 病程长短与疗效比较(耳,%)

表2 眩晕与否与疗效比较(耳,%)

表3 听力下降程度与疗效比较(耳,%)

轻度聋与中度聋,程度聋与重度聋,轻度聋与全聋,重度聋与全聋的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聋与全聋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聋、中度聋、重度聋与全聋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突发性聋是邪犯耳窍,起病迅速的感音神经性聋,在瞬间或1~2 d内听力下降即达到高峰,多单耳发病,常伴有耳鸣头晕目眩,其主要是指特发性突聋也包括爆震性聋及某些传染中毒性聋[2~4]。祖国医学认为,感染邪毒、气滞血瘀肝火上炎,痰火郁结、上犯耳窍,清窍被蒙,耳失所养,均可导致突聋,就其标本而言,其标为邪,其本在肾,现代医学认为,特发性突聋的原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迷路水肿、内耳血管病变、圆窗膜破裂、变态反应,风湿等因素有关,并认为内耳供血不足是其最重要的原因。

本病属耳科急症之一,在治疗上应遵照“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早期以祛邪治标为主,分别给予清热解毒,行滞化瘀,清肝泻火,化痰降火等,特发性聋后期则以补虚,治本为主,经云:“肾开窍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可见耳与肾的关系密切,故当邪去之后应及时治本,并适当加用通窍变聪之品,标本兼顾,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给用丁咯地尔、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扩张血管,活血化瘀,降低血液粘度,减轻红细胞聚集,促进血液运行,二者合用,增强了改善内耳微循环及提高血供,氧供的作用,并根据病情选用ATP、辅酶A等神经营养药,中西医结合,各显其能,相辅相成,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病程长短,伴眩晕与否、听力下降程度,对疗效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病程的延长,其有效率越来越低,病程1周以内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病程1周以上者,病程超过1个月以上者,其治愈的可能性小,伴有眩晕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远低于不伴眩晕者,随着耳聋程度的加深,其疗效逐渐降低,中、重度聋占突聋的绝大多数(78.5%),其疗效明显高于全聋,后者治愈的可能性不大,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本病,应及早治疗,综合治疗,方能提高其疗效。

[1]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编审委员会.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1.

[2]田勇泉,孙爱华.耳鼻咽喉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7.

[3]魏新邦,刘秉寿,陆书昌.耳鼻咽侯科医师进修必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71.

[4]孙维佳,周梁,许庚,王斌.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58.

猜你喜欢
突聋通窍特发性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变异性鼻炎应用通窍鼻炎片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突发性耳聋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特发性腹痛一例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