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造口病人出院时知识需求调查与对策

2011-06-02 02:12孟小芬段艳侠
护理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造口术造口结肠

孟小芬,段艳侠,项 瑜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以每年4.2%的速度逐年上升[1]。直肠癌病人中50%~60%需要做永久性造口。我国每年新增加永久性造口病人约10万人[2],这些病人既要面对癌症的挑战,又要承担排泄途径改变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巨大压力[3],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了使造口病人能在出院后同样得到更科学合理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即将出院的造口病人知识需求进行了调查,以便针对其需求提供更多的帮助。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2007年8月—2008年8月在我院因直肠癌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50例,其中男28例,女 22例,年龄30岁~72岁(60.0岁±13.8岁);有配偶 42例,无配偶8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9例(38%),初中23例(46%),小学及以下8例(16%)。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是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而成,并经过造口医护专家审定,问卷信度为0.785,按造口知识需求程度由“非常需要”到“不需要”分为3级,由病人进行自我评价。问卷由责任护士向病人发放,并仔细讲解填写方法及调查内容,文盲病人由本人口答,笔者或家属代为填写。问卷内容包括:病人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宗教信仰、造口开放时间;在治疗、护理、日常生活方面和获得健康知识方式的需求。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0.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分析,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方法。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结肠造口出院病人对于后续治疗知识的需求主要在于心理支持(94%)。此外,出院病人还比较关注自身目前恢复状况、后续化疗注意事项及出院后治疗护理费用。表明医生除了加强自身的医疗水平之外,还应多关注病人的心理需求,给予更多的关怀及健康指导,以增加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感。由于每个病人的经济水平不一,所以造口用品费用也成为部分病人关注的问题。造口用品材料比较特殊,所用费用相对比较高,而且为了保证清洁、舒适,造口用品的更替率也高,导致病人的经济负担较重。医护人员在帮助病人选用造口用品时应考虑病人的经济能力,在不影响造口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表1 结肠造口病人出院时知识需求情况 例(%)

结肠造口出院病人对于局部护理知识需求比较强烈。因结肠造口改变了病人的排泄途径,影响了病人正常的生活。排便方式的改变使许多病人无所适从。本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对造口知识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需求,其中非常需要观察处理并发症者占 94%,对于结肠灌洗,非常需要的只占48%,反映了病人对结肠灌洗不够重视。

结肠造口出院病人对于饮食注意事项的需求也较强烈。因为饮食对于排便的影响最为重要,病人希望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排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提供除饮食之外的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注意事项,包括工作、娱乐、衣着及婚育等各个方面。病人康复出院后,角色将会由病人转变成一个社会人,因此应该使病人的生活尽量接近正常人。要真正进入社会,必定会有社交活动,但是造口的出现会使得病人自身形象有所改变,无论造口袋的影响还是身上的异味,都会使病人产生自卑感。所以病人要重新进入社会,就必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问题。这不光是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造口,而且尽量减少造口对自身形象的影响。

另外,结肠造口出院病人还对获得造口知识的途径要求多样化,这主要与病人文化程度、获得信息的方式有关。所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宣教及健康教育方式,使病人能够选择自己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学习造口相关知识,以快捷有效地向病人传递更多的护理知识。

在复诊方式上结肠造口出院病人最希望的是上门回访,占96%。其次电话回访指导及在造口门诊的病人各占92%和88%,提醒我们应加强工作主动性,尽量及时上门或电话咨询病人。医院应为病人着想,改善就医环境,方便病人,满足造口病人对康复教育和康复服务的需求。

4 对策

4.1 加强术前教育,做好心理护理 肠道造口术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且无法控制粪便的排泄,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造口病人生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康复状态,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达到手术根治、提高生存率的同时,尽可能地给予病人心理支持。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及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心理支持方式,通过健康教育、沟通交流、暗示等手段改变病人不正确的认知活动和情绪障碍。在手术前通过画图、图片、录像等方式给病人讲解肠道造口术的手术方式、造口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造口的护理方法,让病人对造口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逐渐接受身体结构的改变,并鼓励病人勇敢地面对身体的改变,增加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作为护理人员,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各种需求,及时与医生沟通,掌握病人的治疗情况,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及时给病人提供个体化的帮助,给予全方位的护理。

4.2 知识宣教贯穿于日常护理工作中 由调查可知,病人对于造口护理相关知识需求比较强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应加大造口护理知识的宣教力度。在术后初期,造口护理一般由医护人员完成。期间,如护理不当,极易出现粪性皮炎、造口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造口护理知识,为病人护理造口,并观察周围皮肤等,及时处理造口并发症。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边做边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和演示如何清洁造口,更换造口袋。在造口用品的选择、更换及清洁方面采用示教的方法,使病人更直观地了解此方法,更容易理解并掌握。

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很高,国外文献报道,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71%[4],国内报道发生率为16.3%~53.8%[5],随着造口病人的生存期延长,造口旁疝发生率也同时增加,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为最常见,所以并发症的预防教育不可忽视。如果出现并发症或者病友中有出现并发症的,也可以适时讲解其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尤其讲清其预防方法。本次调查结果反映出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绝大多数病人对于结肠灌洗不够重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医护人员对于结肠灌洗的重要性解释不够,所以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强调结肠灌洗的优点、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倡并鼓励病人按时进行,保持肠道清洁,减少肠道异味及感染机会,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根据调查结果,有超过一半的病人需要饮食指导、换袋技巧、并发症的预防、心理指导、日常指导等方面的知识,对饮食指导的需求占96%。由于肠造口术后排便不规律,因此合理的饮食对每位造口病人都非常重要。指导病人术后恢复期饮食应遵从医嘱,循序渐进,康复期根据身体恢复情况,做到多样化配制食物、规律饮食、更好地咀嚼食物,进食过程中避免过多交谈,鼓励多饮水(每天1.5 L~2.0 L),建议在清晨空腹时饮 1杯温盐水,减少便秘的发生。可通过尝试来认识可能引起问题的食物,记住选择新食物时每次只尝试1种,避免进食易产气、易产生臭味的食物,不吃生冷的、容易引起腹泻及便秘的食物,避免造成造口阻塞的高纤维食物。总之,饮食应均衡,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逐渐调节,当出现问题时及时就诊或咨询。目前肠造口护理的用品种类较多,有一件式、二件式、加锁式、凸面底盘、迷你肛门袋等,根据病人需求及造口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造口袋,并指导其正确使用,使病人在出院前逐渐掌握造口护理知识,尽早实现自我护理。

4.3 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病人希望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医生,其次为造口治疗师、护士、造口宣传册、造口朋友、网络及其他媒体等。说明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加强对造口病人的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让病人理解所传达的知识,达到有效沟通,以帮助病人尽早适应造口后的变化,提高生活质量。目前我院急需培养专职造口治疗师,以便为广大造口病人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护理。

开展多元化的院外教育,丰富病人获取健康的途径,如:定期开展造口联谊会,建立造口病人的随访档案,定期赠送健康小册子开设造口园地,建立造口网站提供交流的平台等。做好家属工作,让他们共同参与对病人的心理治疗和造瘘口的护理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4 建立个性化的造口问题及解决方法一览表 为便于病人自行查询,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依据相关文献及常见造口护理、日常生活常见问题,列出造口问题及对策一览表,包括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周围皮肤糜烂、腹泻等结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的表现和处理方法,以及造口用品的选择及贮存、饮食注意事项、更换粪袋及周围皮肤护理等,使病人不出家门便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病人来说结肠造口是一个很大的生理改变,要想保持造口通畅、清洁,无并发症出现,需要各方面的护理知识[6]。所以护理知识的表述必须全面、详细、具体,便于理解实施,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给出正确合理的建议。与病人保持联系,以便病人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咨询。也可以向病人传递最新的关于造口护理技巧和方法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帮助病人重新融入社会。

4.5 建立出院病人回访档案本,形成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康复护理模式 回访档案本完整记录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出院时间、家庭地址、电话号码、家庭状况、出院时身体状况以及每次访视的内容。采取电话回访及家庭回访相结合的方式,了解病人出院后的精神状态、睡眠、休息、进食、大小便、伤口、造口、心理状况、活动、社交、性生活及家庭支持等情况,详细了解病人的康复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并提醒和督促病人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有关资料表明,个性化健康教育、造口联谊会、造口门诊及造口师、出院后的康复护理服务、家属教育需要均较强烈。因此,建立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建议为病人及家属开展住院期间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

总之,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应在做好造口护理的同时,对病人的心理状况及需求等进行多方面的了解,采用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帮助病人学习和掌握造口相关的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将我们的医疗终末质量向全程质量转变,让病人得到更多的关爱与支持,走出医院,尽早实现自我护理,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1]Zheng S.Recent study oncolorectal cancer in chain:Early detection and novel related gene[J].Chin Med J,1997,110(4):309-310.

[2]喻德洪,高章元.结肠造口136例临床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1996,16(4):13-15.

[3]Barthal H.Quality of life of post-colostomy patients[J].Orv Hetil,1995,136(37):1995-1998.

[4]Leenen L,Kuygers JH.Som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utcome of stoma surgery[J].Dis Colon Rectum,1989,32:500-504.

[5]万德森.肠造口的并发症及处理[J].实用肿瘤杂志,1998,13:195-196.

[6]郭素红.心理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6A):1446-1447.

猜你喜欢
造口术造口结肠
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