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观察与护理分析

2011-06-05 02:32赖长征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心脏病发作心功能

赖长征

四川省蒲江县人民医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蒲江医院),四川蒲江611630

急性的严重心肌损害或突然加重的心脏负荷,使正常心功能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心排血量显著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称为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干预对其临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1]。近年来,笔者采用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8.7~75.1岁,病程0.5~7.2 d。冠心病23例;瓣膜性心脏病9例;高血压心脏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围产期心肌病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8.5~76.0岁,病程0.6~7.2 d;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8.1~75.2岁,病程0.4~7.8 d。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心脏病因构成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硝普钠12.5~25.0 mg加50葡萄糖液50 mL,由微量注射泵避光静脉泵入;多巴胺以2 μg/(kg·min)静脉泵入,7~1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①体位:取坐位,两腿下垂,给患者提供依靠物以节省患者体力。②镇静:严重躁动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吗啡镇静。③吸氧:遵医嘱给予持续高流量吸氧。④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等以此判断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肺内罗音的变化,心脏节律和速率,患者皮肤颜色及意识的变化等。⑤用药护理:使用利尿剂要严格记录出入量,注意电解质是否紊乱;使用洋地黄制剂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心悸、头痛、黄绿视及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药物毒性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要注意输液速度和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发生。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的每搏心输出量(SV)及左室射血分数(IVEF)。

1.4 疗效判定

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无临床症状;有效:心功能改善I级,临床症状、SV及LVEF较对照组改善;无效:心功能没有改善或加重甚至死亡[2]。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指标的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SV及LVEF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的SV及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指标的变化(±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指标的变化(±s)

组别 SV(mL) LVEF(%)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9.75±16.25 79.66±2210 39.53±9.83 48.32±13.32观察组 58.35±13.26 70.46±20.08 38.69±5.36 43.26±9.63

3 讨论

我国成年人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心脏功能分为4级,当心力衰竭发展到3级、4级时,死亡率基本达到了50%,十分令人痛心[3]。急性心力衰竭在我国大部分因心脏病引起,如心脏病、心脏瓣膜疾病、大面积心梗。此外,糖尿病、高血压等控制不好也会引起其发作。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时,心脏功能处于失代偿状态,主要症状有气短、呼吸困难、咳嗽、水肿、入睡困难,甚至不能平卧。而发作与很多日常诱因有关,如感冒、呼吸道感染、劳累过度、情绪波动、暴饮暴食等。此外,输液过量、过快也会导致心力衰竭发作。约有80%~90%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是由上述因素诱发的。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为心脏收缩力突然严重减弱,心排血量急剧减少,或左室瓣膜性急性反流,左室舒张末压(LVEDP)迅速升高,肺静脉回流不畅。由于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间质和肺泡内形成急性肺水肿[4]。如果能了解这些诱发因素并认真进行护理干预,对防治心力衰竭极为重要,可大大降低复发率及死亡率。如果心力衰竭一旦发作,保持正确的体位十分关键。一定要采取坐位,可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腿自然下垂或踩在小板凳上。这种姿势能有效减少静脉系统的血液向心脏回流,减轻心脏负担,并可使较轻的心力衰竭症状自然缓解。立即进行吸氧,将氧气经过湿化瓶再进鼻腔。吸氧时最好先将湿化瓶中的水倒出,然后兑入适宜浓度的酒精,这种酒精滤过式的吸氧对于急性心力衰竭有不错的辅助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V及I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杨双雨,张新超.成人急性心衰综合征的急诊评估和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2009,28(11):362-363.

[2] 肖志超,张存泰,马业新,等.厄贝沙坦对兔肥厚心肌钙调蛋白激酶后活性及室性心律发生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18(9):478-480.

[3] 李小鹰,范利,叶平,等.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并呼吸衰竭病人的机械通气治疗 [J].中华医学杂志,2009,19(6):344-347.

[4] 钱学贤,戴玉华,孔华宇,等.现代心血管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05-411.

[5] 黄梦服,何长工,刘新业,等.厄贝沙坦治疗肥厚心肌钙调蛋白激酶后活性及室性心律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2(10):99-101.

猜你喜欢
心脏病发作心功能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Smog in Los Angeles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