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83例临床观察

2011-06-05 04:40陈瑞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咽炎咽部咽喉

陈瑞祥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云南昆明 650011

慢性咽炎(chronic pharyngitis)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或某些理化因素刺激而引起的咽部黏膜、淋巴以及腺体组织弥漫性炎症[1]。从中医角度而言,慢性咽炎属“慢喉痹”范畴,多发于成年人[2]。为有效提高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特对2009年5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采用蓝芩口服液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83例,其中男38例,女45例,年龄18~60岁,平均(34.52±11.67)岁。所有患者确诊均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3],并排除患有心脑血管、恶性肿瘤、神志不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蓝芩口服液(扬子江药业集团),口服,10~15 mL/次,3次/d,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喉疾灵胶囊[广州陈李济药厂,(1999)Z-111],口服,4~6粒/次,3次/d,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2~3个疗程,并随访2个月,详细记录患者在服药期以及随访期的各种不良反应。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咽喉肿痛、咽部异物感以及咳嗽痰稠等症状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以及治疗和随访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4-5]。疗效评定参照《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①治愈:咽部不适感以及黏稠分泌物等症状明显消失,淋巴滤泡以及局部咽部充血明显消失;②显效:咽部不适感以及黏稠分泌物等症状明显减轻,淋巴滤泡增生以及局部咽部充血明显好转;③有效:咽部不适感以及黏稠分泌物等症状有所缓解,淋巴滤泡增生以及局部咽部充血有所减轻;④无效:所有临床症状均无变化,甚至恶化。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分别为18.60%和93.02%,且无效率明显降低,仅为6.9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咽喉肿痛、咽部异物感以及咳嗽痰稠等临床症状的好转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的比较[(± s),d]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的比较[(± 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 n 咽喉肿痛 咽部异物感 咳嗽痰稠研究组 43 3.18±1.27* 3.27±1.09* 4.37±1.42*对照组 40 4.57±0.98 4.67±1.23 5.31±1.68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n(%)]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慢性咽炎是由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多发生于成年人,常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常因急咽炎反复发作、鼻炎、鼻窦炎的脓液刺激咽部,或鼻塞而张口呼吸,均终导致慢性咽炎的发生。中医理论中,慢性咽炎称为“梅核气”,以其发如梅核窒碍咽喉而得名。如《古今医鉴》:“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核之状者是也。”本病症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相关的记载,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胆病者,善太息……恐人将捕之,嗌中介介然,数唾”。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很多慢性咽炎患者不能经过系统正规的治疗,病情迁延难愈,给患者及其家属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度不便。

蓝芩口服液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黄芩、栀子、黄柏和胖大海等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等功效。其中板蓝根具有清泻胃火、凉血解毒等功效,药理实验表明具有很强的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可用于火热蒸灼所致的咽喉肿痛;黄芩具有泻实火、除湿热等功效,药理实验表明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作用,可用于肺经火热、上焦实热之咽喉肿痛;栀子具有止血、消肿等功效,药理实验表明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用于邪热入里,郁结于肠中,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黄柏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胖大海善于开宣肺气、清泻郁火。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提高,且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咽喉肿痛、咽部异物感以及咳嗽痰稠等临床症状的好转时间明显缩短,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患者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由此可见,蓝芩口服液对慢性咽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适于临床应用。

[1]胡燕琴,王晓陶.蓝芩口服液治疗急性咽炎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8):752-753.

[2]黄虹.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68例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6):1047.

[3]张玉亮,钟先阳,陈华东.金龙利咽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2):159-160.

[4]张晓红.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34(4):34-36.

[5]汪艳.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喉炎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8(5):19-22.

猜你喜欢
咽炎咽部咽喉
常吃辣能防口咽部肿瘤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金匮清咽茶治疗慢性咽炎(喉痹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咽部不适或是消化道疾病
颏下岛状瓣修复老年口咽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60例
咽部催吐配合辨证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8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