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2011-06-08 02:10田旭赵湘萍田建荣王海兰
河北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集气螺旋杆菌呼气

田旭 赵湘萍 田建荣 王海兰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H.Pylori与胃癌发生相关[1]。H.Pylori是一种长期定值于胃黏膜的致病菌,自然感染之后机体免疫反应并不能根除H.Pylori,而是导致胃黏膜的慢性免疫性病理损害。我院在胃镜检查后对患者H.Pylori阳检进行归类分析,现将分类结果报告如下,以便今后临床工作中对H.Pylori的防治与根除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因消化道症状就诊,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个月内未使用过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制剂,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感染,共700例,其中男386例,女314例,H.Pylori感染人数385例。

1.2 检查方法 采用深圳市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仪、CO2集气剂及14C-尿素胶囊(2.78×10-2MBq)。操作方法:患者于早晨空腹受检,受试前漱口,用凉饮用水20 ml送服14C-尿素胶囊1粒后静坐25 min。开启CO2集气剂一瓶,插入一洁净的有防倒流装置的气体导管,导管下端应浸入集气剂液内,受试者通过导管吹气,当CO2集气剂由紫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吹气。气体样品收集完毕,在瓶盖上做好标记编号,用洁净吸管向样品瓶内加入稀释闪烁液4.5 ml,加盖密封。溶解摇均后于检测仪上做样品14C放射性测定2 min。阳性判断值:14C-UBT≥100 dpm/mmol CO2时,可判定受试者H.Pylori阳性。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及结果 我区H.Pylori感染率较高,达55.0%。见表1。

表1 感染率情况

2.2 H.Pylori所致各种不同疾病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 H.Pylori感染情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H.Pylori感染在其他多种胃肠道外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和皮肤病等疾病的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2]。此外,有文献报道H.Pylori感染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H.Pylori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H.Pylori与贫血、白血病、淋巴瘤、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中均有一定的作用[3,4]。

表2 H.Pylori所致不同疾病比较

3.2 H.Pylori诊断方法 幽门螺旋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分为侵入性诊断和非侵入性诊断。用于临床的非侵入性检查法主要有血清抗体检查和14C-尿素呼气试验,但血清抗体检查法只能确定患者是否感染过H.Pylori,而不能说明现在有无H.Pylori感染。14C-尿素呼气试验操作简便,快速无痛苦,准确价廉,无交叉感染等优点,是H.Pylori感染诊断和随访的重要手段,而且其特异性及敏感性高。14C-尿素呼气试验的缺点是具有一定的放射线,但在目前情况下用量非常小,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小儿、孕妇和哺乳期患者应避免此检查[5]。

3.3 本研究表明,迁西地区H.Pylori感染率较高,在所调查人群中,消化性溃疡H.Pylori感染率高,146例消化性溃疡中男性占97例,在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中男性H.Pylori阳性率也高于女性,在 H.Pylori阳性男患者中饮酒者占 88%,考虑H.Pylori感染与饮酒有关,因大量饮酒使胃黏膜受损,且易受H.Pylori感染而使病灶不能痊愈,使胃粘膜长期处于糜烂状态。H.Pylori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H.Pylori感染存在一定的家庭和人群聚集现象。本次调查中有一家三口人,男主人糜烂性胃炎,经查感染H.Pylori,其妻子慢性浅表性胃炎,H.Pylori阳性一子读初三,慢性浅表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H.Pylori也为阳性,考虑为家庭聚集现象,因目前人们的保健意识不强,劝说H.Pylori阳性患者家属及密切接触人群查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较困难。有研究表明,饮食卫生、居住环境、就餐方式可影响H.Pylori的感染率,高收入、高文化程度者H.Pylori感染率低于低收入、低文化程度者,其原因一般来说是高收入、高文化程度者饮食卫生和居住环境要优于低收入、低文化程度者,故其H.Pylori感染率低[2]。在本地区H.Pylori阳性患者中,农村患者占70%,农村居民H.Pylori感染率明显高于县城中居民,这可能与农村的居住环境相对较差、经济状况相对较低及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相对不良密切相关。

目前,国内外对基层胃H.Pylori感染流行病学及相关性研究报告较少,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初步得出迁西地区胃H.Pylori感染与本地区人员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卫生习惯、生活习惯不良密切相关,对家庭和人群聚集现象的调查不充分,原因为迁西地区为偏远山区,农村人口占主要,对H.Pylori的了解不够,经济能力有限,不愿意多花钱对家庭成员进行H.Pylori的检查,这以后需要加大对H.Pylori知识的宣传,因本次调查的时间相对较短,例数相对较少,可能不能完全代表迁西地区H.Pylori感染情况,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进行H.Pylori感染的调查,加强H.Pylori知识的宣传和改正不良的卫生习惯,并进行根除 H.Pylori的治疗及疗效观察,降低H.Pylori的感染率,减少H.Pylori所致胃病的发生。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旋菌共识意见.中华消化杂志,2004,24:126-127.

2 胡伏莲,周殿元主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修订版).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05-214.

3 赵瑾,季峰.幽门螺旋杆菌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28:21-23.

4 许京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血液系统疾病.华中医学杂志,2009,33:166-167.

5 骆子义,关丽娟.微量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的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00,6:11-13.

猜你喜欢
集气螺旋杆菌呼气
铝电解槽集气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
一种用于橡胶挤出机的环保伸缩集气罩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普光气田集气总站水洗脱氯工程项目管理难点与对策探析
N2018012 重庆旗能新型高位分区集气在铝电解中吸氟效果明显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