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检疫对策

2011-06-15 02:00王绍文韩世德林红英
河北林业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悬铃木胸径树冠

王绍文,韩世德,林红英

(潍坊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山东 潍坊 261041)

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危害及防治检疫对策

王绍文,韩世德,林红英

(潍坊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山东 潍坊 261041)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eSay)属半翅目网蝽科网蝽属,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种,特别是对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L.)的叶片危害尤为严重。

悬铃木方翅网蝽原产于北美,1964年入侵意大利,之后扩散至欧洲10余个国家,2001年入侵日本。2006年入侵我国,目前在上海、贵阳、杭州、重庆、郑州、汉中等地发现该虫的危害较重。我国西南、华南、华中、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均是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适生地。2007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公布为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2010年在潍坊市城区首次发现危害,2011年扩散到全市,城区重于农村。

1 形态特征

悬铃木方翅网蝽虫体乳白色,在两翅基部隆起处的后方有褐色斑;体长3.2~3.7mm,头兜发达,盔状,头兜的高度较中纵脊稍高;头兜、侧背板、中纵脊和前翅表面的网肋上密生小刺,侧背板和前翅外缘的刺列十分明显;前翅显著超过腹部末端,静止时前翅近长方形;足细长,腿节不加粗;后胸臭腺孔远离侧板外缘(图1)。若虫体形似成虫,但无翅。

2 生物学特性

该虫1个世代大约30d左右,若虫共5龄,1a可发生4~5代;繁殖能力强,平均每个雌虫可产卵280多个;该虫较耐寒,最低存活温度为-12.2℃,以成虫在寄主树皮下或树皮裂缝内越冬。该虫可借风或成虫的飞翔做近距离传播,也可随苗木或带皮原木做远距离传播。

3 主要危害特点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和若虫以刺吸寄主树木叶片汁液为害为主,成虫和幼虫会寄生在叶背刺吸汁液,让受害的叶子正面布满了黑斑点,背面呈锈黄色斑,抑制树叶的光合作用,最终导致树木衰弱,直至死亡。受害严重的树木,叶片枯黄脱落,严重影响景观效果。资料表明,该害虫在欧洲可传播悬铃木溃疡病和法国梧桐炭疽病。同时,该害虫还有成群入侵办公场所和居民家中的习性,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据观察该害虫由树冠下部逐渐向上部危害,树冠阳面危害重于阴面。

4 防治检疫对策

4.1 植物检疫

严格检疫执法,限制从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疫区引种调入悬铃木属植物及其产品,发现疫情就地采取除害处理措施。

4.2 物理和园艺防治

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群集于悬铃木树皮内或落叶中越冬,疏松树皮和树下落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场所。因此,秋季刮除疏松树皮层并及时收集销毁落地虫叶可减少越冬虫的数量。该蝽出蛰时对降雨敏感,可于春季出蛰结合浇水对树冠虫叶进行冲刷,也可在秋季采用树冠冲刷方法来减少越冬虫量。

适时修剪亦可减少发生世代数。经常修剪的悬铃木在春季和夏季都会萌发新叶并形成旺长枝,从而提供害虫的春季和夏季世代所需食物。而隔5~6a才修剪的树体主要形成花枝,只在春季萌发新叶,所以害虫只能发生春季世代。

4.3 化学防治

目前通常采用的方式有树冠喷雾、树干喷雾和树干注射等。树冠喷雾多选择在若虫期和少量羽化成虫期施药,选择早晨无风时进行高压喷叶,使药液穿透冠层并湿润叶片下表面,药剂以内吸剂为佳;树干喷雾在4月越冬害虫出来危害、10月下旬成虫寻找越冬场所时进行,药剂以触杀剂为佳。若考虑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采用效果较好、污染较小、用药次数较少的树干注射法进行施药。树干注射治虫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药剂剂型,以内吸性水剂为佳;二是单株用药量要足够。每株树注射用原药量按树木胸径而定:每厘米胸径用原药1~3ml,胸径10cm以下树用原药量每厘米1ml;胸径10~25cm树为2ml;胸径25cm以上的为3ml。注药孔多少要因树木大小而定,胸径10cm以下的树1孔;10~25cm的2孔;25~35cm的3孔;35cm以上的4孔。这样效果最佳,防治效果达95%以上。

化学喷雾防治使用效果较好的药剂有:吡虫啉1500~2000倍液、灭虫灵3000~4000倍液;树干注射可用25杀虫双水剂100倍液。

S763.35

B

1002-3356(2011)06-0093-01

2011-09-29

猜你喜欢
悬铃木胸径树冠
悬铃木树
赤松纯林胸径结构对枯梢病发生的效应
武汉5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胸径与树高的相关性研究
悬铃木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榕树
树冠
空心圆头形悬铃木的整形与修剪技术
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抽样调查中胸径测量精度范围的精准确定
茶树冠层光谱特征及混合像元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