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蛾周氏啮小蜂成品蜂最佳贮藏温度时间及贮藏方式试验

2011-06-15 01:59宋淑霞翟金玲赵秀英
河北林业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周氏白蛾小蜂

宋淑霞,翟金玲,赵秀英,张 鹏

(张家口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白蛾周氏啮小蜂成品蜂最佳贮藏温度时间及贮藏方式试验

宋淑霞,翟金玲,赵秀英,张 鹏

(张家口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试验旨在研究规模化繁育生产过程中,白蛾周氏啮小蜂成品蜂贮藏的最佳温度、时间及贮藏方式。试验结果显示:白蛾周氏啮小蜂成品蜂贮藏以6~9℃为最适贮藏温度,贮藏时间不宜超过30d。如果贮藏时间必须超过30d时,应以塑料筐为容器进行贮藏;如果必须在较低的温度贮藏,而且贮藏时间不很长时,以纸箱贮藏为宜。

白蛾周氏啮小蜂;温湿度;寄生率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enaYang)是一种寄生在美国白蛾蛹中的小蜂(杨忠岐,1989),该蜂属小蜂总科(Chalejdoidea)姬小蜂科(Eulophidae)啮小蜂亚科(Tetrastichinae)。目前,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广,寄生率最高的天敌种类。在美国白蛾发生区连续2a释放白蛾周氏啮小峰进行防治后,美国白蛾蛹期的寄生率可达50%~70%。本试验旨在研究规模化繁育生产过程中,白蛾周氏啮小蜂成品蜂的最佳贮藏温度、时间以及最佳贮藏方式,从而以科学的数据指导生产。

1 试验材料

寄生有发育至老熟幼虫期的周氏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柞蚕茧、纸箱(33cm×25cm×15cm)、塑料筐(40cm×30cm×10cm)、冰柜。

2 试验方法

贮藏温度设 2~3℃、4~6℃、6~9℃3个梯度,贮藏时间设 30、45、60、75、90d 5 个梯度,以未贮藏做对照。取3100个已发育至老熟幼虫的周氏啮小蜂已寄生的柞蚕茧,留出其中100个做对照不进行贮藏,直接装入试管中放入培养室出蜂。其余3000个分别装入6个纸箱和6个塑料筐中,每个纸箱和塑料筐装250个茧。将3个冰柜的温度分别设置到1~3℃、4~6℃、6~9℃,每个冰柜放入2纸箱和2塑料筐装好的茧进行贮藏。贮藏过程中,每天早晨8时30分和下午5时,打开冰柜门进行两次放风,每次放风 20min左右。分别在贮藏到30、45、60、75、90d的时候从纸箱和塑料筐内各取出100个,装入试管中,放入培养室中令其出蜂,调查每管出蜂量,并记录达到相应出蜂标准的个数。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不同温度条件下塑料筐贮藏周氏啮小蜂出蜂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温度条件下塑料筐贮藏周氏啮小蜂出蜂情况

贮藏试验调查的结果表明:未经低温贮藏的周氏啮小蜂,单个寄主蛹的出蜂量达到4000头以上的占81%。用塑料筐为容器装周氏啮小蜂进行低温贮藏时,冷藏温度为2~3℃时,冷藏30d后出蜂效果就受到严重影响,出蜂量达到4000头以上仅占25%,比未经低温贮藏的降低了56%;冷藏45d后,出蜂量达到4000头以上占23%,比未经低温贮藏的降低了58%;冷藏超过60d后几乎不能出蜂。冷藏温度为4~6℃时,冷藏30d后,出蜂量达到4000头以上的占64%,比未经低温贮藏的降低了17%;冷藏45d的,出蜂4000头以上的占47%,比未经低温贮藏的降低了34%;冷藏60d和75d的出蜂量明显下降,仅占11%和10%,贮藏时间达到90d的没有出蜂量超过4000头以上的。冷藏温度为6~9℃时,冷藏30d后,出蜂量达到4000头以上的占73%,比未经低温贮藏的降低了8%;冷藏45d和60d的,出蜂量4000头以上的分别占65%、68%,分别比未经低温贮藏的降低了16%和13%;冷藏75d和90d的,出蜂量在4000头以上的分别占39%和13%,分别比未经低温贮藏的降低了42%和68%。

不同温度条件下纸箱贮藏周氏啮小蜂出蜂情况调查见表2。

表2 不同温度条件下纸箱贮藏周氏啮小蜂出蜂情况

用纸箱为容器装周氏啮小蜂进行低温贮藏时,冷藏温度为2~3℃时,冷藏30d后,出蜂量达到4000头以上占45%,冷藏45d的占27%、冷藏60d的占18%、贮藏75d和90d的均为0,分别比未经低温贮藏的降低了36%、54%、63%、81%、81%;冷藏温度为4~6℃时,冷藏30d后,出蜂量达到4000头以上的占62%,冷藏45d的占52%、冷藏60d的占24%、贮藏75d的占10%、冷藏90d的为0,分别比未经低温贮藏的降低了19%、29%、57%、71%、81%;冷藏温度为6~9℃时,冷藏30d的,出蜂量达到4000头以上的占70%、冷藏45d的占56%、冷藏超过60d的占36%,后出蜂明显下降,贮藏超过75d的占12%,贮藏时间达到90d的,出蜂量达到4000头以上的仅有2%,分别比未经低温贮藏的降低了11%、25%、45%、68%、79%。

关于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贮藏方面的研究和文献较少,只有王洪魁(1997)和王桂清(1999)的文献中提及将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的柞蚕蛹放入4~6℃的冰箱或冷库中贮藏。而在繁蜂生产中,贮藏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从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看,无论是采用塑料筐还是纸箱为容器进行贮藏时,均以6~9℃为最适贮藏温度,贮藏时间不宜超过30d。如果贮藏时间必须超过30d时,应以塑料筐为容器进行贮藏;如果必须在较低的温度贮藏,而且贮藏时间不很长时,以纸箱贮藏为宜。因为纸箱相对保暖,感受温度的变化较为缓和,但长时间贮藏,透气性差,腐烂率会增加。而塑料筐通透性好,适合于长时间贮藏用,但对低温时,温度的变化敏感,容易引起死亡。

虽然贮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出蜂效果,造成经济损失,但在大规模繁育生产中,由于繁蜂和放蜂的时间不可能完全吻合,所以贮藏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有效地提高出蜂率,在繁蜂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贮藏时间,根据当年的气候情况,准确地预测美国白蛾的发育时期,把握好放蜂防治时间,有计划地进行繁育生产,提高繁蜂率,减少损失。

[1]杨忠岐.中国寄生于美国白蛾的啮小蜂一新属一新种(膜翅目:姬小蜂科[J].昆虫分类学报,1989,11(1-2):117-130.

[2]杨忠岐,谢恩魁.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行为学[J].中国生物防治,1998,14(2):49-52.

[3]乔秀荣.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繁育和利用[J].植物检疫,2001,(5):270-272.

[4]乔秀荣,韩义生,等.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人工繁殖与利用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4,(3):1-7.

[5]王洪魁,许国庆,等.利用柞蚕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峰的研究,1997,28(1):16-21.

[6]王桂清,王洪魁.利用柞蚕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技术[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3):317-319.

S763.306.4

A

1002-3356(2011)06-0018-02

2011-10-11

张家口市2008年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殖及贮藏技术研究”(项目编码:0801071C)

猜你喜欢
周氏白蛾小蜂
孟氏胯姬小蜂种群动态及寄生特性
鸡嗉子榕小蜂繁殖资源的空间结构与食性关系
池州学院研究中心简介:周氏家风文化研究中心
蔡元培母亲教子慎言
四平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美国白蛾的识别和危害特点及控制措施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美国白蛾生活史及其性诱集监测预报
古桥桨角蚜小蜂与双斑恩蚜小蜂的发育及形态比较
桉树枝瘿姬小蜂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