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

  • 全国人大代表丁德芬:让家风文化润泽万家
    表,她将促进建成周氏文化园、周学熙公园,推动家风文化传承和研究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每次看到总书记,就会想起他曾多次强调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我也更加感到使命光荣、责任在肩”。六世书香  百年家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家风文化广为传承。2013年10月25日,时年68岁的周启晋从香港来到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尧渡镇梅城周村组。这位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洋务派大臣周馥的后人,在叶落归根的时

    人民周刊 2023年6期2023-04-20

  • 森林小卫士
    这种茧状物是含有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的柞蚕蛹以及它的茧壳。杨忠岐教授将美国白蛾蛹里的寄生蜂采集出来,并用他的导师、中国昆虫届泰斗周尧先生的名字将它命名为周氏啮小蜂。什么?寄生?没错,就是寄生。听到“寄生”这个词,很多人便会产生不好的印象,因为大家都唾弃寄生虫。但是,寄生蜂可不简单,它是在柞蚕蛹里寄生、发育并成熟飞出的一种生物。飞出后,它会寻机寄生在树上其他害虫(如美国白蛾)的身体上。因此,在生物防治、树木保护方面,它功莫大焉

    天天爱科学 2023年5期2023-04-16

  • 周氏睑虎繁殖生物学研究
    口571158)周氏睑虎Goniurosaurus zhoui隶属爬行纲Reptilia有鳞目Squamata睑虎科Eublepharidae睑虎属Goniurosaurus。目前睑虎属共记录24个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越南和日本(Ziegleret al.,2008;Nakamuraet al.,2014;Zhuet al.,2021);中国记录分布15种,其中4种分布于海南岛(周润邦等,2019),均为海南特有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关于睑虎

    四川动物 2023年1期2023-02-13

  • 安徽周氏书香六代名人辈出
    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周氏家族书香传家,六世不衰,名人辈出,成为一个文商并举、中西融汇的大家族。周氏第一代中有支持洋务运动的晚清重臣周馥,第二代中有与张謇齐名的“北方实业巨子”周学熙,第三代中有著名实业家、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周叔弢,第四代中广出知名学者教授,涵盖诸多学科、领域。今天的周氏第五代、第六代依然學风鼎盛,人才辈出。2016年9月建成的周氏家风馆,已经成为池州市的“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父子救国图强1837年,周馥出生于今天的安徽省东至县尧渡镇梅城村。清同治

    清风 2022年4期2022-04-15

  • 安徽周氏书香六代名人辈出
    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周氏家族书香传家,六世不衰,名人辈出,成为一个文商并举、中西融汇的大家族。周氏第一代中有支持洋务运动的晚清重臣周馥,第二代中有与张謇齐名的“北方实业巨子”周学熙,第三代中有著名实业家、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周叔弢,第四代中广出知名学者教授,涵盖诸多学科、领域。今天的周氏第五代、第六代依然学风鼎盛,人才辈出。2016 年9 月建成的周氏家风馆,已经成为池州市的“家风家教示范基地”。父子救国图强1837 年,周馥出生于今天的安徽省东至县尧渡镇梅城村。

    清风 2022年7期2022-04-15

  • 东至周氏家风文化“走出去”传播研究
    百年家风”的东至周氏家风在家风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目前对东至周氏家风研究集中在2个方向。一是以家风家训文本为考察对象。例如汪宝云,汪谦干《对人才辈出的安徽东至周氏家族的探析(2008);程莉《东至周氏家族人才辈出及原因分析》(2010);黎俊祥《东至周氏家族研究述评》(2011);谢忠惠《东至周氏家风家教探幽》(2019);杜敏《论周氏家族对东至地方文化的影响》(2019);孙琪《东至周氏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性研究》(2019)等。二是从语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7

  • 历史、记忆与家风:东至周氏家风文化研究中的口述史运用
    234)安徽东至周氏家族因“六世书香、百年家风”的优良家风而闻名,保持着六世以来的人才辈出。学界关于东至周氏家风文化研究层出不穷,有对周氏家风文化内容的挖掘,对家族代表人物思想观念的考究,还有关于家族起源与家风文化形成的探索。近年来口述史凭借史料挖掘的优势和眼光向下的底层视角,吸引了史学界的关注。按照目前国内学界的普遍解释,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进一步说,它是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等方式搜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

    池州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7

  • 家乡的凤凰树
    地方,曾经有一片周氏墓田。那里曾有一株罕见的百年柏树。据说,此树为明朝洪武年间栽植,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因其树身挺拔、苍翠,树冠长得跟展翅欲飞的凤凰一样好看,乡亲们美其名曰“凤凰树”。这株凤凰树的故事跟村里周氏家族迁徙定居此地有关。相传,在明朝初年,张家桥村的周氏始祖,由河北枣强县几经辗转来到乌河边。他们一家人看到这里乌河潺潺,天蓝草碧,便在此歇脚。忽见,天边东南方向一片金光闪过。一家人定睛细看,只见一只金光艳丽的凤凰,飞落在河边的一棵松柏树上,展翅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1期2022-02-16

  •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生物防治美国白蛾研究
    21009)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 属膜翅目(Hymenoptera)姬小蜂科(Eulophidae),是最先发现于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蛹内的寄生性天敌昆虫,也是目前该虫防治生产上进行繁殖利用的重要天敌品种[1-4]。近年来,有关释放该蜂防治美国白蛾的报道较多,董玖莉利用该蜂于害虫第1代蛹、第2代老熟幼虫、蛹和第3代老熟幼虫4个虫期放蜂4次,9月底调查该蜂对越冬蛹的寄生率较对照区高出60%[5];李路文等报道连续

    江苏林业科技 2021年5期2021-12-07

  • 周氏调本通络方对痰热瘀阻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干预研究
    0例,整理总结出周氏调本通络方治疗痰热瘀阻型早期糖尿病肾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研究共选取痰热瘀阻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周氏组与西药组,每组35例。周氏组年龄(48.9±6.23)岁,西药组年龄(49.3±7.65)岁。该研究已经通过苏州市中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病例都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1.2 中医辩证标准与西医诊断标准1.2.1 西医标准参照《糖尿病肾脏病诊治专家共识》[5]。①患者有D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14期2021-09-27

  • 鲁迅用印选
    鲁迅陈衡恪 会稽周氏收藏陈衡恪 周树陈衡恪 周树所藏陈衡恪 俟堂陈衡恪 会稽周氏藏本陈衡恪 俟堂石墨佚名 随喜佚名 善佚名 伪佚名 翻佚名 完佚名 周佚名 周佚名 周氏陈衡恪 会稽周氏吴德光 鲁迅刘淑度 鲁迅刘淑度 旅隼佚名 迅翁鲁迅 戎马书生周芹侯 只有梅花是知己周芹侯 绿杉野屋佚名 鲁迅佚名 周信佚名 周豫才佚名 豫纔佚名 鲁迅佚名 鲁迅

    中华书画家 2021年3期2021-04-07

  • 康有为对周子之学的多维阐释*
    为宋学开山,且对周氏思想作过多维解读和诠释。研究康有为视界中的周敦颐,既能更清晰地呈现周敦颐在近代哲学中的命运,又能更准确地体悟康有为的国学理念和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一、“周子之学由《中庸》、《系辞》出”如果说康有为国学人物研究的突出特点和特长是热衷于追溯、勾勒人物的身份归属和传承谱系,那么他对周敦颐的审视则是对这一传统的最好践行。康有为对周氏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后学传承作了考镜源流的勾勒与辨释。康有为从人物关系与经典文本两个不同维度对周氏思想的理论来源予以透视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03-26

  • 大面积刺槐林内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研究
    营257000)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属姬小蜂科啮小蜂属,其寄生率高、繁殖力强,能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等害虫蛹内产卵,并在蛹内发育成长,吸尽寄生蛹中全部营养致其死亡,适于人工饲养繁殖和大面积释放应用。为此,我们于2017—2019年连续3年在济南军区综合训练基地的成片刺槐内进行了大面积释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区林地为东营市济南军区综合训练基地刺槐片林,树龄25年、株行距3 m×4 m

    山东林业科技 2021年1期2021-03-05

  •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低温滞育研究
    天敌昆虫——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Yang 来达到消灭美国白蛾的目的.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由杨忠岐首先命名并对其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1].之后,孙守慧[2]通过改变光照强度对白蛾周氏啮小蜂进行过滞育诱导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地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属长日照型昆虫,以老熟幼虫进入滞育状态,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不同.尤薇[3]等人从分子水平上对小蜂进行胁迫研究,发现温度胁迫对于白蛾周氏啮小蜂sHSP10 基因表达

    凯里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1-01-16

  • 明清即墨周氏家族文学创作简论
    的重要部分。即墨周氏家族分章嘉埠周氏和留村周氏两大支,章嘉埠周氏于明永乐年间迁居至即墨,留村周氏于明洪武年间迁居至即墨。周氏家族在明清两代共十六人中进士,数量远超其余四家,家族文化亦提倡以诗书传家,故著述尤多。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即墨周氏族谱》《即墨县乡土志》等史料记载,明清时期,仅章嘉埠周氏一支著述便已有五十余种,超过二百卷。梳理周氏家族创作成果,研究其在文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具有文献学、文学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价值和意义。一、即墨周氏家族的发展历史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01-03

  • 多杀菌素对天敌昆虫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毒力评估
    有重要意义。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Yang)是杨忠岐(2018)发现的一种对美国白蛾有显著防治效果的蛹寄生蜂,其寄生率可达92.2%。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是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策略,而常见杀虫剂对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安全性评价甚少。多杀菌素是具有杀虫效应的土壤细菌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spinosa有氧发酵的次级代谢产物,相对于有机磷杀虫剂,多杀菌素是一种低毒、对环境友好的广谱杀虫剂(Galm & Sparks,20

    生物安全学报 2020年4期2020-12-11

  • 主修与主纂的职责与协作 ——《景定建康志》编纂的历史经验
    见,在马氏看来,周氏就是主纂《建康志》的最合适人选。由于马氏的赏识和诚心,周氏便欣然应允担任《建康志》主纂之职。三是组建精干的修志业务班子。周氏追忆此事曰:经马氏同意,“选差局吏两名,分管书局事物。书吏十名,誉类草稿,书写板样。客司虞侯四名,以备关借文籍、传呈书稿等用。”[4]四是规定完稿时间。马氏认为,《建康志》编修必须从速,必须在自己任期内完成。他说:“图志三岁一上,法也。吾再至此又及三年,将成此书而丐归焉。”又说:“速为之,及吾未去以前成书可也。”由

    江苏地方志 2020年4期2020-09-02

  • 语言技艺、思想深度与现实关怀
    头”为风格名片的周氏电影至今已有30年历史,学界需要从经典发生学角度阐释周氏电影成为经典的成因。语言艺术的超越性、世俗性及典雅性是周氏电影对白的经典成因。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可以视为周氏电影思想力的主要表现,而其思想力的来源正是极为正宗的“中国智慧”。于题材而言,对社会各个群体的刻画使周氏电影的厚度大大增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式的游戏之道是周氏电影对中国智慧“儒道互补”的应用,这大致可以视为周氏电影创作团队应对中国问题的一种解答。周星驰自1990

    电影评介 2020年5期2020-07-04

  • 松毛虫赤眼蜂和周氏啮小蜂防治茶尺蠖试验
    讨松毛虫赤眼蜂和周氏啮小蜂对茶园茶尺蠖的防治效果,为大面积推广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按照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安排,我们承担并实施了松毛虫赤眼蜂和周氏啮小蜂防治茶园茶尺蠖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松毛虫赤眼蜂和周氏啮小蜂,由北京比奥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和提供。1.2 试验地基本情况该试验设在英山县金铺镇志顺茶业有限公司龙潭河村茶园基地进行。试验茶园地形较平坦,与其它的地块隔离较好,土壤类型为黄棕壤,pH值6.5,土壤有机质含量26g/kg,肥力中等,

    湖北植保 2020年2期2020-06-09

  • 德州市释放周氏啮小蜂生物防治美国白蛾
    市自然资源局释放周氏啮小蜂5 亿余头,对已进入蛹期的第一代美国白蛾进行生物防控。周氏啮小蜂是一种寄生于美国白蛾蛹内的寄生蜂,能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等害虫蛹内,并在蛹内发育成长,吸尽寄生蛹中全部营养,从而达到杀死美国白蛾等害虫的目的,素有“森林小卫士”之称。这种防治方法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和鸟类没有危害,且防治效果持久,易于同其他防治措施协调配合,有利于生态平衡。此前,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在美国白蛾重点发生区域悬挂诱捕器监测虫情动态,并综合运

    山东绿化 2020年4期2020-02-17

  • 一家一天下 ——周小楞编著 《孝陵周氏》 序
    价值极大。村里的周氏祠堂初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只知道它于清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分两次重建。重建历史被记载在祠堂的两块石碑上。祠堂是一个家族的“根”。每年大年初一或者清明时节,周氏族人都会聚集在祠堂内,庄严地向祖宗一叩三拜,默默地表达心底的感恩和祈求。周小楞校长是孝陵庄村的周氏后人。他在《孝陵周氏》一书中说:“乡风民俗堪称一个民族的活历史,在所有的风俗中,葬俗可谓一位固执的老人。它所秉持的理念和态度不易被撼动和改变。”人类最早的棺木是独木,其后无论怎样演变,

    中华民居 2019年4期2019-09-23

  • 白蛾周氏啮小蜂气味结合蛋白CcOBP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白蛾寄生蜂—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Yang).白蛾周氏啮小蜂属姬小蜂科(EuloPhidae)啮小蜂属(Tetrastichus),是美国白蛾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6],在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白蛾周氏啮小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白蛾的防治中并取得显著成效[7].白蛾周氏啮小蜂主要通过嗅觉系统定位寄主.昆虫的嗅觉系统主要包括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s,OBPs)、化学感受蛋白(Ch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4-29

  • 报告,我是新来的壁虎
    大家好,我叫周氏睑(jiǎn)虎。2015年11月28日,海南的一位林业工作者在石壁间发现了我。他注意到,我的外貌不同寻常。2018年,我终于通过了权威认证,被科学家确认为壁虎家族中的新成员。我住的地方远离大陆,位于海南島的一个喀斯特(岩溶)地貌区。那里气候温暖湿润,周围有一大片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色非常美哦。白天,我藏在石灰岩洞穴内休息,到了晚上,才出门找小昆虫吃。很多人问我能不能像壁虎一样“飞檐(yán)走壁”。哎呀,脸红,我和壁虎确实是亲戚,可是,我的

    红领巾·萌芽 2019年3期2019-04-18

  • 报告,我是新来的壁虎
    大家好,我叫周氏睑(jiǎn)虎。2015年11月28日,海南的一位林业工作者在石壁间发现了我。他注意到,我的外貌不同寻常。2018年,我终于通过了权威认证,被科学家确认为壁虎家族中的新成员。我住的地方远离大陆,位于海南岛的一个喀斯特(岩溶)地貌区。那里气候温暖湿润,周围有一大片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色非常美哦。白天,我藏在石灰岩洞穴内休息,到了晚上,才出门找小昆虫吃。很多人问我能不能像壁虎一样“飞檐(yán)走壁”。哎呀,脸红,我和壁虎确实是亲戚,可是,我的

    红领巾·萌芽 2019年2期2019-04-18

  • 东至周氏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性研究
    的有效元素。东至周氏家风家训凭借其百年传承的优良文化底蕴,不仅对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价值,更能在新时代弘扬和传递社会正能量。1 东至周氏家风家训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和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这为我们探究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性关系提供了重要指南,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

    池州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03-22

  • 依托地域文化 凝炼特色栏目 ——“家风家训研究”栏目简介
    页头条推出“东至周氏家风”专题,刊发《安徽池州东至周氏:六世书香百年家风》一文,并在“中国传统中的家规”栏目第70期推出同名专题片,向全国宣传推介“东至周氏家风”。东至周氏,又称纸坑山周氏、建德周氏、至德周氏,清末民初著名世家望族。东至位于池州境内,池州学院开展东至周氏家风研究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池州学院学报》于2017第年4期专题策划“家风家训研究”栏目,2018年学报正式开设“家风家训研究”栏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

    池州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3-22

  • “百年清官村”为何无一贪腐
    伟祠堂。它是村中周氏家族的宗祠。祠堂大门正上方悬挂一匾,写着“爱莲家祠”。为何不叫“周氏家祠”,而称“爱莲家祠”?据村中老者说,这有着特殊的渊源。村里的居民,周氏家族占了绝大多数,他们为北宋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后裔。明朝洪武戊申年,周敦颐第14代后裔周秀旺,从周敦颐的故里湖南营道县(今湖南道县)楼田堡宦游南下,进入广西后,于江头洲建村定居,迄今江头洲已有600多年历史。周氏家族在生息繁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家族文化——爱莲文化。莲花,大自然中一

    党员文摘 2019年2期2019-03-04

  • 周氏烧烫伤膏对SD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的修复作用研究*
    染具有重要意义。周氏烧烫伤膏由鸡油、冬青叶、蜂蜡等药物组成,是民间中医祖传秘方,具有化腐生肌、抗菌、消炎、止痛、促进皮肤表皮细胞再生的功效。本研究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观察周氏烧烫伤膏对大鼠深Ⅱ度皮肤烫伤的皮肤修复作用,为促进周氏烧烫伤膏在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SD大鼠,雄性,SPF级,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SCXK(苏)2013-0003;实验动物合格证编号:NO.201721832。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2期2019-02-23

  • 东光周邦与《周氏宗谱》
    于1933年的《周氏宗谱》记载,周氏初居于山东莱州府即墨县毛家庄,永乐二年奉诏迁畿辅至东光县城东南十二里,占产立庄名“周邦”,取《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之意。周氏始祖在即墨当地共有兄弟四人。由齐鲁迁燕赵之时太始祖已殁,长兄需要承桃守护祖业,因此外迁者为弟兄三人,即仲、叔、季。太始祖母不忍三子撇家舍业远离故土,于是一路北上跟随而来。仲定居周英庄,太始祖母随幼子季落户于运河西的大周庄。周邦始祖乃叔也。周氏旧有家谱,支脉源流分明,敦本睦族,秩序良然,“阅世

    寻根 2018年3期2018-12-18

  • 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的寄生功能反应
    r,2012)。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ChouioiacuneaYang是海南本地收集到的控制椰子织蛾的蛹寄生蜂(李紫成等,2017; 吕宝乾等,2018)。周氏啮小蜂从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蛹上采集,在美国白蛾上寄生率高,在我国北方已广泛应用(杨忠岐,1989)。海南发现的椰子织蛾周氏啮小蜂形态上不同于报道的周氏啮小蜂,生物学上也存在差异,总体上海南种群周氏啮小蜂较北京种群周氏啮小蜂个体小,出蜂量多,成蜂寿命短(李紫成等,201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3期2018-09-12

  • 营养对不同地理种群周氏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织蛾蛹寄生蜂——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Yang,该虫体色较黄,更适合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气候,被称为周氏啮小蜂海南种(吕宝乾等,2018)。周氏啮小蜂北京种是在美国白蛾HyphantriacuneaDrury的蛹上采集的,因其寄生率高,在我国北方广泛用于防治美国白蛾(杨忠岐,1989)。同海南种相比,北京种个体大、体色深(李紫成等,2017)。不同地理种群的周氏啮小蜂在不同的营养下的基础生物学是否存在差异,对于繁殖与保护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椰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3期2018-09-12

  • 白蛾周氏啮小蜂气味结合蛋白OBP1与寄主挥发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特优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cuneaYang。白蛾周氏啮小蜂属姬小蜂科啮小蜂属,寄生在美国白蛾的蛹中,对美国白蛾种群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杨忠岐等,2005;郑雅楠等,2012)。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白蛾的防治中,并取得显著成效。本课题组前期对美国白蛾蛹、虫粪和老熟幼虫所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共检测出了11种物质(Zhuetal.,2016);Zhaoetal.(2016)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对雌雄白蛾周氏啮小蜂触角进行了测序,共测定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3期2018-09-12

  • 周敦颐:千古绝唱成家训
    非专为家教所作,周氏后人却多以此三文为家训,文虽短而意旨深。”在黄守愚看来,周敦颐为官时所展现的淋漓尽致的浩然正气、超拔流俗的文化自觉和人格魅力,已经超越了寻常意义上的血缘认同、家教家训,成为后人向往和追寻的精神家园。“诚”“俭”“忍”:周氏爱莲家风三要诀周氏后裔迁居湖南、浙江、江西等地,其中迁徙浙江的一支成为周恩来、鲁迅(周树人)的远祖。周氏后人总结的治家报国的《周氏家训》,各地字句虽长短不一,但基本内容皆为尊先祖祖训“出污泥而不染”,体现了周敦颐爱莲文

    科教新报 2018年16期2018-09-08

  • 蔡元培母亲教子慎言
    蔡元培的母亲周氏很早就开始对蔡元培进行慎言教育。“我母亲是精明而又慈爱的,我所受的母教比父教多,因为父亲去世时,我年纪还小。”这是蔡元培《传略》里的一段话。身教胜于言教,周氏不识多少字,可是非常注重言传身教。她自己坚持谨言慎行。家里要是来了什么亲友,需要周氏去接待,接待前,她總要反复思考见了那亲友话该如何说。亲友问话,自己又该如何去应对。亲友离开后,周氏还会静下心来总结得失。周氏自从跟蔡元培父亲蔡光普组建家庭以来,先后生育七个子女,除了长子蔡元铣和三子蔡元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10期2018-05-14

  • 赃衣识凶
    长刘大娶了他女儿周氏为妻,昨日周氏从娘家返回夫家,刘大有事不能脱身,便委托刘二前去迎接。但刘二从周家接走人后,只抱着侄儿回到家,周氏至今未到夫家。他获悉后,与刘家兄弟沿路寻找,未果。因此他怀疑刘二心怀叵测,企图强奸周氏不成,杀人灭口,并埋尸毁证。刘二抵死不认,说昨天下午他和周氏、侄儿行至松林时,周氏累得气喘吁吁,便坐在一块巨石上歇息。他因赶着做农活儿,催周氏快走,周氏让他抱着侄儿先行,她随后跟来,他并未伤害周氏。郭杰人听到此处,心里已经明白几分,问老汉周氏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8年2期2018-02-12

  • 二师兄的成名之路
    了大雅之堂。据《周氏族谱》记载及后人口述,流亭猪蹄创始及成名于清咸丰年间,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当时始创人周方绪用猪头、猪蹄、内脏等烹煮酱炸,酱制出的肉食品色香味俱佳,一时间供不应求。经第二代传承人周中典对制作技艺和配方调料进一步研究提高及世代相传,使周氏流亭猪蹄逐渐成为当地名吃。民国初期,逊清的宫廷大员避居青岛,对岛城名吃,特别是流亭猪蹄格外偏爱。1935年,主政青岛的沈鸿烈市长批准重修流亭古观音寺,约同韩复榘、吴佩孚、史景洲、杜月笙等朝野大员和乡贤

    旅游世界 2018年1期2018-01-25

  • 科学视域下的文明批判 ——周作人散文中的妇女观浅析
    作人(下文简称“周氏”)的妇女观,在五四以来的中国妇女运动思潮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妇女观,是建立在西方科学的视域下,通过西方的性知识、性心理以及文化人类学的知识,一方面让妇女“正确认识你自己”;另一方面,洞见传统文化当中蛮性的遗留,涤荡对性的崇拜与恐惧,提倡科学的净观。在此基础上,批判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戕害。周氏构建符合人情物理的妇女观,也是他“建造中国新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情怀。一、以妇女解放作为妇女问题的核心周氏在1904年就写过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6期2017-03-23

  • 四次搬家带上百岁邻居,1万天行孝他是“中国好邻居”
    失去双亲,是邻居周氏姐妹照料着他长大;为了报恩,他把终生未嫁的周氏姐妹当做自己的母亲来孝敬,四次搬家都把她们带在身边。2015年2月12日,周氏姐妹中的姐姐100岁,妹妹90岁,成为镇上最年长的姐妹。而他,也因32年对老人的无私照顾,被评为长沙市“十大孝星”,谱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邻里佳话。儿时失去双亲,邻居姐妹抚养他长大2015年2月12日,农历小年。一早,湖南长沙县泉塘街道丁家岭社区的工作人员手捧鲜花,来到居民王洪德家,在他家里,住着该社区最年长的周静芬

    情感读本·道德篇 2016年8期2016-10-21

  • 10亩土地与三级法院的13份裁定书
    李义公司”),与周氏鞋厂签订土地转让协议,约定将李义公司所有秣陵工业园内面积为10亩的土地转让给周氏鞋厂,作价90万元,协议约定用作周氏鞋厂建厂所用。由于政策原因,土地一直未能过户,周氏鞋厂遂将李义公司诉至法院。这听起来是一起再简单不过的土地转让合同纠纷,然而正是这起简单的合同纠纷,其波折起伏毫不逊色于所谓的大案要案——案件一拖就是数年,针对同一问题,省、市、区三级法院先后下达了13份民事裁定,认定内容又先后不一,“整日里绕在这些法律文书中,到最后我自己都

    法人 2016年11期2016-05-15

  • 周氏啮小蜂繁殖及释放技术探讨
    周氏啮小蜂繁殖及释放技术探讨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属膜翅目小蜂总科姬小蜂科啮小蜂亚科,周氏啮小蜂属是杨忠歧教授等人在1985年调查美国白蛾天敌昆虫时发现,并于1989年记述发表的一个新属新种。1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 1.1~1.5 mm。红褐色稍带光泽,但头部、前胸及腹部色深;触角各节褐黄色;上领、单眼褐红色;3对足及下领、下唇复合体均为污黄色;雄成虫体长1.4 mm左右,近黑色略带光泽,胸腹节色较淡,腹柄节、腹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3期2016-03-29

  • 民国医家周小农年谱考略
    纂其年谱,以缅怀周氏一生为中医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民国医家;周镇;周小农;年谱周小农(公元1876—1942年),名镇,字小农,别字伯华,因出生日为清明节,故又名明生,江苏无锡人,民国时期著名医家,在中医学理论研究、临床实践以及文献整理方面均有建树。周小农一生经历清末与民国两个社会历史时期,彼时中医学发展举步维艰,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周氏为挽救中医命运,积极发表言论、著书立说,并偕同道奔走呐喊,社会活动颇多,相关记载零散分布于不同文献史料中。笔者通过在国家图书

    西部中医药 2016年12期2016-02-21

  • 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效果调查
    的生物防治-释放周氏啮小蜂和喷施美国白蛾病毒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应用周氏啮小蜂有虫株率降低了0.07~2.49个百分点。喷施美国白蛾病毒,幼虫死亡率较不施药对照提高了97.2个百分点,较喷施灭幼脲提高了10.1个百分点。表明:两种防治方法均起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美国白蛾;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美国白蛾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协作组”从2015年开始,在秦皇岛海港区、石家庄灵寿县等地开展了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利用美国白蛾的天敌——周氏啮小蜂和白

    河北林业科技 2016年4期2016-02-05

  • 周小农民国期刊文章撷英
    总结,为系统研究周氏学术思想提供基本素材。关键词:周小农民国期刊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周小农(1876- 1942年)名镇,字小农,号伯华。因清明节出生,故又字明生,江苏无锡人,民国时期著名医家。周氏初随同乡邓羹和习医,后经祝兰舫、荣瑞馨介绍,得名医张聿青之传授,为张氏入室高徒。周氏初悬壶于上海,辛亥光复后回无锡行医终老。曾长期兼任《医钟》、《神州国医学报》、《绍兴医药月报》、《现代医药》等期刊的编辑、特约撰述员等职务,继任中央国医馆名誉理事。周氏一生致力于中医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3期2016-01-30

  • “一说便俗”别解
    不懂事、不漂亮。周氏晚年作《知堂回想录》,又用“一说便俗”为他一生中的两个难言之隐(兄弟失和、事伪)辩解。偶翻余冠英《说雅》一文,举《红楼梦》为例,谓读者见大观园里放着一个稻香村,不免有“雅得这样俗”之感,原因就是觉得稻香村和这个园子里的其他景物不匹配。其随后引钱锺书《论俗气》中的一个观点,用山潭野衲(Santayana)的话,说俗气就是自相矛盾(inner contradiction)。例如老太婆戴了金丝假发,垢腻的手戴满了珠宝,彼此间不能调和。换言之,

    读书 2015年6期2015-06-11

  • 白蛾周氏啮小蜂野外释放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出蜂率调查
    多,吕晓燕白蛾周氏啮小蜂野外释放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出蜂率调查张素华1,2,许勤勤2,袁宝多2,吕晓燕1(1.漯河市园林管理处,河南 漯河 462000; 2.漯河市豫中南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繁育研究中心,河南 漯河 462000)通过对野外释放的被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的柞蚕蛹的调查和分析,认为野外释放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出蜂率比较高,符合人们的期望值。白蛾周氏啮小蜂;出蜂率白蛾周氏啮小蜂(Yang)属膜翅目,姬小蜂科,为内寄生蜂[1]。它的卵、幼虫、蛹及刚羽化的成

    河南林业科技 2014年4期2014-05-29

  • 天 麻
    家已是午夜。其妻周氏闻他叫门声,开门,却见灯光下的蒋扁赫然年轻了三十岁,就像刚当新郎倌时的样子。周氏热了饭菜,让蒋扁吃。自己却摸黑走到五十米以外的儿子家。儿子和儿媳正打理刚出炉的烤烟,尚未睡觉。“你父亲死了!快叫上几个村里人,往梭子崖去抬回他。”周氏说。“有人带信来?”儿子满脸惊奇。“不,你父亲的魂魄回来了,”周氏说, “我弄了饭菜,他正吃着。”周氏又摸黑回家。“我记不得关没关上牛厩,去看看,是关上的。”周氏说。“我本可以挖回前些天我就告诉你的那棵天麻,我

    四川文学 2014年8期2014-05-06

  • 《重订诊家直诀》文献研究
    诊家直诀》是在《周氏脉学四种》和《外诊简摩》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成,是周氏诊断学思想尤其是脉学思想的重要反映。其在归纳出浮沉、迟数、强弱等24字诊脉法则,创立以“位数形势,微甚兼独”为纲的诊脉方法,影响深远。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版本;脉学周学海(1856—1906年),字澄之,安徽建德(今安徽东至县)人,清末著名医家。其著作包括《脉义简摩》《脉简补义》《诊家直诀》《辨脉平脉章句》《形色外诊简摩》《伤寒补例》《读医随笔》《重订诊家直诀》《内经评文》共8种,6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2期2014-03-20

  • 虎毒不食子,净胡说
    来竟提出把内侄女周氏嫁给他。一天,知州特意叫孙齐到府上参加家宴,让妻兄周大户作陪。周大户对孙齐很是满意。孙齐正绞尽脑汁想着拒绝,周小姐袅袅婷婷走了出来,举止端庄,气度优雅。孙齐拒绝的话就再也说不出口了,很快迎娶周小姐过门。一年后,周氏产下一子,因头发稀疏,取乳名“秃秃”。任满后,孙齐要回京城参加选官,周氏要求带儿子回老家见宗族长辈。孙齐劝周氏暂回娘家,等新的任命下达,再接她一起。周氏起了疑心,不得已,孙齐据实以告。周氏大怒,当即告到县衙。在宋朝,犯重婚罪要

    百家讲坛 2014年10期2014-02-11

  • 周氏的“淫妇”形象看《狄公案》的女性观
    723001)由周氏的“淫妇”形象看《狄公案》的女性观王 凡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清代公案小说《狄公案》在着重展现主人公狄仁杰清官形象的同时,也有意通过对周氏与人通奸、戕杀亲夫的描写以及她与其他女性的特殊对比来刻画周氏这一“淫妇”式的女性泼悍淫荡、阴鸷狠毒、工于心计的性格特征。并且,借狄仁杰求签问案的情节,以骊姬暗合周氏,折射出作者在以传统伦理价值尺度衡量、判定女性的过程中对于“女性祸水”这一观念的因袭,并由此呈现出一种男性中

    淄博师专论丛 2014年1期2014-02-04

  • 美国白蛾与周氏啮小蜂
    于遇到了克星——周氏啮小蜂。周氏啮小蜂喜欢群集内寄生于美国白蛾的蛹内,把美国白蛾的蛹当成自己生活的家,其卵、幼虫、蛹及刚羽化的成虫均在这个家里生活。它们把美国白蛾蛹中的器官以及营养物质作为自己的食物。在发育至老熟幼虫期时将美国白蛾杀死,然后在空蛹壳中化蛹,成蜂羽化后咬破寄主蛹壳飞出,再去寻找新的家(美国白蛾蛹)。有趣的是,周氏啮小蜂有很多寄主。因此,当周氏啮小蜂控制了美国白蛾之后,它就会转而寄生到其他寄主的身上。这样,它就可以将自己的种群数量保留下来。一旦

    百科知识 2014年1期2014-01-06

  • 高法的“周氏”路径
    韩永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前两天,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到北京法院系统调研。他不止一次提到一句话:“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周强在就任最高法院院长后,在公开场合还说了不少于5次。它主导了这位法院系统掌门人在过去7个多月的工作思路。回归“终结者”2013年3月15日,周强当选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这是继肖扬之后,第二位科班出身的院长。基于其专业出身和在湖南的法治实践,业内对这次任命抱有很高的期待。此前4個月,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42期2013-09-06

  • 明代档案“周氏诰敕”
    1506年)的“周氏诰敕”档案是江苏省档案馆保存的年份最早的一份档案。该档案最早发现于常熟民间,由周氏后人珍藏,1985年被征集进馆。这件命名为“周氏诰敕”的明代档案外形呈卷轴式,展开后卷长260厘米,幅宽30厘米,材料为绢质。从右至左分湖蓝、明黄、淡黄三段色。湖蓝色段上靠近卷首的部位织有两条金龙,右侧龙头朝上,左侧龙头朝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色彩明艳。双龙紧紧包裹着“奉天诰命”4个金色篆字,均呈竖立。在湖蓝色段的后面用金色锦丝织有错落整齐的云天图案。诰

    档案与建设 2013年3期2013-08-07

  • 周氏梅花派针法初探
    ,指导 胡幼平周氏梅花派针法初探董念文,张贵敏,指导 胡幼平(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0075)周氏梅花派针法是针灸家周树东先生依据自己的所学及临床所得演绎而出的一种综合性的针刺手法,相对于现在常用的针刺手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针刺上的一定优势,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周氏梅花派针法鲜为人知,为了更好地发扬特色针刺方法与继承针灸前辈的心血结晶,故将该针法做一简述并试与现今常规针法做一类比,以达到开阔眼界、激励后进、增加针刺学派特色理论的目的。针灸疗法;梅花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5期2013-04-07

  • 数字
    白蛾“天敌”——周氏啮小蜂“驻军”山东省泰安市景区山林。周氏啮小蜂有“森林小卫士”的美誉,它主要是通过在产卵环节与美国白蛾的蛹“亲密接触”,破坏白蛾的正常繁育。另外,采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是纯粹的生物手段,不会对自然环境和周围居民造成任何不良影响。——东方泰山网50万群蜜蜂授粉创造的经济价值,可比蜂产品价值高110倍,这已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目前,陕北仅延安就有生态林2700万亩,天然草原1500万亩,农作物、人工牧草、经济果蔬1200多万亩,可载蜂5

    中国蜂业 2012年36期2012-08-15

  • 白蛾周氏啮小蜂成品蜂最佳贮藏温度时间及贮藏方式试验
    75000)白蛾周氏啮小蜂成品蜂最佳贮藏温度时间及贮藏方式试验宋淑霞,翟金玲,赵秀英,张 鹏(张家口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河北 张家口 075000)试验旨在研究规模化繁育生产过程中,白蛾周氏啮小蜂成品蜂贮藏的最佳温度、时间及贮藏方式。试验结果显示:白蛾周氏啮小蜂成品蜂贮藏以6~9℃为最适贮藏温度,贮藏时间不宜超过30d。如果贮藏时间必须超过30d时,应以塑料筐为容器进行贮藏;如果必须在较低的温度贮藏,而且贮藏时间不很长时,以纸箱贮藏为宜。白蛾周氏啮小蜂

    河北林业科技 2011年6期2011-06-15

  • 周氏家训》所披露的周家情况
    嵩尧先生手写本《周氏家训》由周恩来研究专家秦九凤将文言文翻译,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周嵩尧在20世纪40年代初所写。当时侵华日军占领扬州,周嵩尧避居乡间,将周家一些历史情况写出。这本家训由周嵩尧的嫡孙周华凯捐赠给周恩来故居,和同时捐赠给故居的周恩来祖先容像一起成了故居的镇馆之宝。笔者在此讲述《周氏家训》所披露的周家情况的新鲜内容,以飨读者。周恩来、邓颖超和六伯父周嵩尧。周家是个收藏之家以前,人们从周恩来研究者采访记录和文章中,得知周嵩尧处有一些文玩,最

    档案与建设 2010年4期201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