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民生 维护公平 促进和谐

2011-06-20 02:20陈长连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1年4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党和政府民生

陈长连

【热点材料】

材料一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5项要求: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四是必须促进教育公平;五是必须重视教育质量。

材料二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材料三 2010年11月1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办公厅11月20日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积极稳妥推进价格改革、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材料四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11年经济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考点链接】

1.党和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说明了什么?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②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党和政府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⑤党和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⑥党和政府具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

2.党和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何重要意义?

①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党和政府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②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③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⑤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⑥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⑦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⑧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等。

3.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③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④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⑤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维护教育公平。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⑦建立健全公共医疗保障体系。⑧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4.关注民生,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①树立远大理想,增强责任意识,立志成才。②珍惜受教育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报效祖国。③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④关心社会建设,为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建言献策。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关心、帮助弱势群体。⑥树立环保意识,选择绿色、节约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节俭的生活习慣。⑦增强法治意识,尊重和维护人权。⑧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等。

5.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有利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②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③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⑤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

6.2011年经济工作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①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③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④是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是促进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⑤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国情要求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

7.国家应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③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④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⑤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增强民族创新能力。⑥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⑦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⑧必须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共同富裕。⑨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

8.请你简要说明民生问题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①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②民生问题凸显了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解决民生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

【考题回放】

(2010年南安市中考题)改善民生 促进幸福

温家宝总理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1)请列举近年来我国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所采取的重大举措。(至少两项)

(2)作为公民,我们能为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做些什么?(至少三点)

参考答案:(1)①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②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③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全面取消农业税。⑤建立健全城市廉租房制度等。(2)①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②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③树立回报社会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公众服务。④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关注、思考和批判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⑤从小培养责任意识,锻炼自己的责任能力,做负责任的公民等。

【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指出,促进教育公平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5项要求之一。国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②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③可以彻底消除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 ④有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2.右面漫画《保护伞》表明 ()

①我国正着力构建正义制度以保障社会公平 ②我们要理智面对社会上的不公平 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④此举能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3.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11年经济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C.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D.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是以研究制定中国“十二五”规划建议为主要议程的会议,与过去追求国富的规划不同,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了民富的概念。由突出“国富”到突出“民富”的转变表明 ()

①我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我国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我国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在我国发展是为了人民,人民应共享发展的成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放在解决民生问题的优先位置,在全国率先施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无保障居民生活补贴等制度,使百姓得到了实惠。江苏省这样做是为了 ()

A.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B.消除社会分配不公现象

C.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D.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6.2011年1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国家信访局,与来访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并就政府工作听取意见。这一做法 ()

①说明党和政府始终把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 ③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

A.②③B.①③

C.②④D.①④

二、非选择题

7.2010年7月29日,备受关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全文发布。《纲要》指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上述材料体现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8.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青少年学生关心社会、了解社会,可以从关注时事政治做起。某中学九年级(5)班同学利用寒假开展以“关心祖国发展,关注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探究和实践。

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相关部门等方式收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柱状图》和漫画《分“蛋糕”》。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确定的“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更加注重“民富”,提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的目标。

材料三 2010年12月29日,胡锦涛同志冒着严寒,在北京市实地考察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廉租房住户家,同住户亲切交谈。(见右图)

(1)材料一中的柱状图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请简要分析出现这一发展趋势的原因。

(2)请你针对材料一中漫画《分“蛋糕”》所反映的现象,谈谈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分配制度。分好这个“蛋糕”有何重要意义?

(3)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什么更加注重“民富”问题?

(4)材料三蕴含了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道理?

(5)该中学九年级(5)班同学开展以“关心祖国发展,关注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一、1.A 2.D 3.A 4.B 5.A 6.C

二、7.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②我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国家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③公平是人类的不懈追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是社会的责任,党和政府努力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⑤改革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

8.(1)趋势:持续快速发展。原因: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③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④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⑤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艰苦创业等。(2)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意义:①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共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等。(3)①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②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必然选择。③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④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⑤有利于激发全国人民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⑥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等。(4)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③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④党和政府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⑤党和政府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5)①有助于同学们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同学们主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②有助于同学们融入社会生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③有利于同学们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感。④有利于同学们培养民主意识、参政议政意识和公民意识,积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等。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党和政府民生
走近内心走向爱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八大以来反腐制度化研究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凤庆县总工会:慰问困难职工、劳模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