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辛亥 百年中国

2011-06-20 02:20朱良云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11年4期
关键词: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孙中山

朱良云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1911年10月10日(旧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一声枪响,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发。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个历史性巨变,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重新审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新审视100年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必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辛亥革命也是中学历史学习中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课标点击】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主要史实】

一、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

1.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

2.1894年11月,孙中山成立了兴中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3.1905年,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的主张得到许多革命者的拥护。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4.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是同盟会的总理。中国同盟会还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进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5.中国同盟会的性质: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6.三民主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10月11日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接着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由于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三、中华民国成立

1.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要求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关,于是,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从这天起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華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四、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中考提示】

课程标准把辛亥革命放在“近代化的起步”中提出具体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也要把辛亥革命放到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去把握。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经济变革(洋务运动)—政治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思想变革(新文化运动)这样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发展的过程。

在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考查时,命题者经常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联系起来,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来命题;在考查方式上,试题多以综合题、选择题的方式出现。

在学习和答题时,同学们要学会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认识方法:既要看到它的意义,又要明确其不足,还要将其放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去理解和把握。

【中考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四川遂宁卷)“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一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此事件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2.(2010年湖南邵阳卷)明年就将迎来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发生在1910年 ②推翻了清王朝 ③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 ④建立了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0年湖北鄂州卷)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

A.推翻了封建制度B.成立了中华民国

C.打倒了帝国主义D.改变了中国命运

4.(2010年广西河池卷)2007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

A.李鸿章 B.毛泽东 C.孙中山 D.邓小平

5.(2010年贵州毕节卷)辛亥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

A.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B.推翻了清王朝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列举题

6.(2010年四川巴中卷)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请列出五四运动前中国人民进行近代化探索的四件史实。

三、材料分析题

7.(2010年浙江宁波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改良”和“革命”是指哪些历史事件?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

(2)这场“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这句话的认识。

8.(2010年湖南长沙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民生主义,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

——人教版初中教材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就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材料三 人民网北京2010年3月10日电,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修福金委员提出,明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国家应该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以隆重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为契机,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更加坚定全世界中华儿女振兴中华的信心与决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中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其核心是什么主义?它是哪一组织的革命纲领?

(2)材料二中江泽民提到的“三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中的后两次变化分别指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分析明年纪念辛亥革命的理由。

(4)请列举两位为辛亥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湖湘伟人。

参考答案:

一、1.C 2.B 3.B 4.C 5.C

二、6.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三、7.(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探索现代化道路,向西方学习,力图挽救中华民族危难等。(2)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

8.(1)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民权主义。中国同盟会。(2)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第三次:改革开放。(3)①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②纪念辛亥革命有利于我们缅怀革命先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定振兴中华的信心。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如黄兴、蔡锷。

猜你喜欢
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孙中山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设计初探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孙中山的绰号
《辛亥革命亲历记》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劳动英雄”木奖匾探析
民国李剑琴及其《健与美》发微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1916年民国首次司法官考试
孙中山彰显气度
蓝、绿台湾政治定位变化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