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A呼吸机氧报警识别与患者安全的护理研究

2011-06-21 10:42李玉兰迟玉春
医疗装备 2011年9期
关键词:供氧呼吸机通气

李玉兰,刘 伟,迟玉春

(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山东 日照 276826)

VELA呼吸机是为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提供连续或间歇的呼吸支持,主要为组织和器官供氧,是一种在临床广泛使用的呼吸机,我院在2006年开始使用该系列呼吸机,因其功能完善,兼容有创和无创通气而得到广大临床医护人员的认可,但由于呼吸机用氧报警识别不当,处理不及时,出现患者只吸入空气,甚至机器突然停止送气的现象,影响患者机械通气效果,因此,自2008年4月我院重视呼吸机氧报警识别,分析原因,实施患者安全护理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120例患者均属我院呼吸ICU和重症ICU的自2008年4月—2011年4月使用VELA呼吸机的住院患者,其中男79例,女46例;年龄1岁~90岁,平均51.45岁;VELA呼吸机使用时间:总使用天数997天,最短24小时,最长67天,平均7.98天,VELA呼吸机使用于手术后患者47例,非手术患者78例,使用期间值班护士严格记录呼吸机氧报警情况。

1.2 方法。

将2008年4月—2011年4月使用VELA呼吸机的住院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2008年4-6月应用VELA呼吸机20例患者 (措施前为对照组),设置氧报警识别及种类,将出现呼吸机氧报警及呼吸机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找出解决办法,制定患者安全护理措施,对2008年6月-2011年4月的100例患者 (措施后为实验组),加强用氧报警识别,实施患者安全护理措施,对比研究两组呼吸机用氧报警次数和呼吸机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安全护理效果。

2 报警识别

2.1 可视报警识别 (Visual Alarm Displays)

VELA呼吸机氧报警兼有声控报警和光控报警,按其紧迫和危险程度分为4个等级,即高级(警告),需要马上解决;中级 (小心);低级 (劝告);无报警4个等级,每当发生报警时都有可视显示。依据它们的种类,警报有不同的可视显示在触摸屏右上方的信息显示条里。发生高级报警时,状态条呈红色并且闪烁频率为2Hz(快)。中级报警,状态条显示黄色并且闪速在赫兹 (慢)。低级报警 (或劝告),状态条显示黄色并且不闪烁。没有报警发生时,报警显示条呈绿色,并且没有任何字幕显示。呈闪烁状态的报警,信息将一直闪,直到报警不再出现为止。高、中级报警被解决后,信息条依然呈黄色,但不闪烁,直到按下报警复位键为止,恢复正常。若干报警可以一起显示,此时报警信息将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显示。

2.2 声音报警识别 (Audible Alarms)。

高级和中级报警发生时,都会发出连续的声音报警。低级报警无声音。按报警静音键60s,可以消除声音报警。60s后重新启动报警,再次按下警报静音键。“呼吸机故障”报警不能被静音。

2.3 报警种类识别 (Status Indicators)。

高压氧源遗失 (Loss of High Pressure O2Source)是一个高级声音/可视报警。显示O2Inlet LOW(吸入氧低)。如果供给呼吸机的高压氧降到38磅以下并且氧浓度调节设置>21%,此警报将被触发。氧报警 (O2Alarms):低氧百分比 (低氧浓度)Low O2%(Low FiO2)这是一个高级声音/可视报警。如果监测出输送的氧浓度降低到设置的氧浓度 -6%以下,会显示 LOW FiO2(低氧浓度)。高氧百分比 (高氧浓度)High O2%(High FiO2)这是一个高级声音/可视报警,如果监测出输送的氧浓度升高到设置的氧浓度+6%以上,会显示 HIGH FiO2(高氧浓度)。限制:若按下100%O2键,报警将停止180秒,但无氧时此键不执行,甚至死机。

3 结果

本研究120例患者使用VELA呼吸机天数997天,发生呼吸机报警次数1270次,其中氧报警218次,高氧报警7次,低氧报警211次,呼吸机不良事件18次,对患者安全有影响9次,如表1。

表1 两组呼吸机报警和呼吸机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安全护理措施效果 (次数)

4 呼吸机氧报警原因分析

4.1 值班护士对氧报警警惕性不高,责任心不强,报警识别知识缺乏,处理报警技术欠佳,究其原因护理人员学习热情不高,监护室护理工作辛苦,临时护士科室轮转频繁,培训不到位,缺乏呼吸机应用及患者安全知识。

4.2 管道供氧压力不稳 呼吸机出现氧报警未及时处理。原因:管道供氧压力不够。(1)如多台呼吸机在同一科室或多患者同时行高氧驱动雾化吸入,管道供氧压力低,呼吸机出现低氧高级报警。(2)氧气连接插头未连接。(3)氧气减压阀坏导致供氧压力过高。(4)氧浓度报警人为设置氧浓度的报警的上下限有误。(5)氧气压力不足或已用空,氧气瓶的总开关或双头氧气表的节流阀未开启。(6)供氧中心发生问题,各分流开关开得太小,未达到所需压力。

4.3 供氧管道漏气。连接不紧或脱开,管道破碎,管道打折或受压。本研究中出现低氧报警3次。

4.4 通气机内部的安装不正确或部件破损漏气,应正确安装、及时更换部件。

4.5 机械因素:传感器失灵,可导致高级报警,立即更换传感器及配件。

5 安全护理措施

5.1 强化患者安全意识。提醒病患家属指导对病人或机器进行正确的检查和处理;医护人员有高度的警觉,随时查看报警区,强化护理人员,患者安全意识,训练应急处置能力,强调熟练掌握呼吸机报警处理程序。一旦发生呼吸机报警,须立即处理,迅速识别并消除报警原因,不仅仅是单纯消除报警信号,更重要的是正确处理报警原因,切忌在未辨明原因的情况下仅简单消除或重置报警,如不能在短时间内查明并消除故障时,应冷静应对,先将人机断开,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病人呼吸,保证病人有效通气和安全,再对呼吸机进行检修,必要时更换呼吸机。在所有时间内,机器的各项报警以及突然突发故障都必须时刻被监控,因为该设备用于维持病人的生命。

5.2 床旁和抢救车内均备简易呼吸器和模拟肺,班班检查,保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以备急需。

5.3 必须准备备用通气设备。床旁有备用氧设备,如氧气瓶、管道供氧多端口,随时保证患者供氧。如管道氧压力低应急时应用备用氧气插口及氧流量表,打开氧流量表,连接简易呼吸器或者将呼吸机氧浓度调到21%,再从呼吸机进气管道测温孔或湿化孔连接氧流量表供氧,如管道供氧压力仍不够,应更换备用氧气瓶连接专用呼吸机用氧减压阀供氧,先保证患者供氧,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维持正常,再检查供氧报警的原因,再通知中心供氧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适当开大管道压力。监护室下午接手术后病人多,呼吸机应用多,对照组在多患者高氧驱动雾化或多患者应用呼吸机时,经常出现低氧高级报警。对此,应采取备用氧气瓶和多患者雾化错开时间、通知供氧中心保证安全情况下适当开大分流开关、正确设置报警上下限、氧气瓶的压力保证在30kg/cm2以上、保证双头氧气表的低压力在2.5kg/cm2以上。

5.4 加强呼吸机相关知识培训。护士应了解呼吸机的相关原理、分型及主要参数设定及依据,对呼吸机相关波形的追踪、识别及依据,判定人机不同步如“自动触发”和“无效努力”非常重要。如病人的吸气努力并不能抵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则导致不能触发呼吸机给病人送气。据报道,呼吸机不良事件中,60%~70%是由于使用错误造成的。由此可见,培训至关重要。对每一位新入监护室护士都应反复进行呼吸机理论知识学习,再临床实践训练,必须达到人人熟练掌握报警识别与患者安全措施。

5.5 采用预防性维修。以检查为主,减少故障和事故。呼吸机每工作1000小时应由工程师进行保养及检修。呼吸机每使用15 d或更换新病人时或更换管路时均应进行气密性检测、流量传感器校准、吸呼过滤器检测、回路压力检测及顺应性检测,可有效降低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减少安全隐患,确保病人的用机安全。建立使用记录本,将各种维修、更换、校正、保养等备案。

5.6 掌握使用呼吸机用氧的安全信息。当使用氧气时保证呼吸机远离火源,不要在有易燃性麻醉剂或易燃气体的场所操作呼吸机。在使用高压氧气瓶时,只能使用专用于氧气的经过批准的有商标的压力调节阀。使用内部氧浓度分析仪,确保患者吸入医生决定想要的输送氧的浓度。

5.7 呼吸机使用前应例行检查。检查连接电源、氧源及管路包括湿化器和模拟肺连接正确,断开氧气是否有低氧报警,设置报警上下限,调节氧浓度超出此范围是否有高低限氧浓度报警,呼吸机工作15~20 min后观察监测值是否与设置值一致,通常监测值在设置值±10%浮动均为正常。

5.8 呼吸机使用中的管理。各班护理人员除严密监测呼吸机运转情况、病人的病情、生命体征变化和及时处理用氧报警外,需检查呼吸机用氧参数报警范围是否适合该病人,并根据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用氧浓度调节报警参数。

6 结论

呼吸机是治疗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急救、ICU和呼吸治疗等各个领域。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甲流感、小儿手足口病突发疾病期间,尤为重要,应用呼吸机成功救治了很多危重患者。然而,应用呼吸机就是给患者供氧,关系到患者全身组织及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组织供氧,一旦氧报警识别处理不当,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也会出现极大的风险,可导致病人的呼吸困难加重、病情恶化,甚至病人死亡,VELA呼吸机报警对病人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护理人员必须对病人或机器进行检查和处理,保证病人有效通气和安全。通过临床观察、统计和回顾性分析,常见氧报警原因有:供养压力不足、报警设置不当、传感器失灵,机械自身故障以及患者自主呼吸功能改变等因素。其中氧气管道脱开、氧管道压力不足、报警上下限设置及参数设定等因素引起的氧报警,可以通过护理人员的分析、处理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保证机械通气的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正确使用呼吸机的方法、注意事项、发生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方法,在防止呼吸机事件发生方面起关键作用。因此,护理至关重要,护士24小时守护在呼吸机旁,是呼吸机运转过程中故障发现和排除的第一人,不但要掌握呼吸机用氧报警的识别并具备解决报警的能力,还要合理设置报警上下限,不能因为怕麻烦而放大报警设置的范围。为了保证呼吸机的安全使用,提高呼吸机治疗效果,呼吸机使用前、中、后各环节的报警识别均不能松懈,必须备用其它供氧设备,强化安全意识,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病人的监护,做好病人安全危险因素的评估、预防及护理,对防止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任丽红,周丽.机械通气中通气量报警信号原因分析及对策.护理研究,2004,18(2):256-257.

[2]Kondili E,Prinianakis G,Georgopoulos D.Patientventilator interaction [J].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2003,91(1):106119.

[3]Georgopoulos D,Prinianakis G,Kondili E.Bedside waveforms interpretation as a tool to identify patientventilator asynchronies[J].Intensive Care Med,2006,32(1):3447.

[4]陆学荣,刘颖,王悦霞,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suppl.2):9899

[5]郭瑞表.呼吸机临床应用中的安全管理 [J].医疗设备信,2006(4):6567.

[6]陈柱,杨玉志.预防性维修在呼吸机中的应用 [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9):8183.

[7]VELA型呼吸机操作手册,2005,3—5.(版权所有?2002 VIASYS Healthcare,Critical Care Division,California.)

[8]张波,高和.实用机械通气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

[9]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659-713.

猜你喜欢
供氧呼吸机通气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OSAHS合并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不通气的鼻孔
爱的供氧等
供氧救生衣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