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初步观察

2011-06-30 01:03刘永娟刘海红王素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9期
关键词:高尿酸脂蛋白尿酸

刘永娟,刘海红,王素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日益增多,目前已明确的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高尿酸血症常与代谢综合征的许多成分如肥胖、脂代谢紊乱、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存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5月—2010年9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资料齐全者2 500例。男性1 528例,年龄32岁~59岁(49.35岁±8.72岁),其中高尿酸血症患者276例为高尿酸血症组,其余为对照组。女性972例年龄30岁~55岁(44.73岁±9.85岁),其中高尿酸血症患者62例为高尿酸血症组,其余为对照组。高尿酸血症的诊断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的诊断标准[2]。

1.2 方法 所有体检者均要求清淡饮食3d,在早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测定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测量血压、腰围、体重、身高,并计算体重指数。2 500例患者均未服用对尿酸有影响的药物,肝、肾功能正常。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见表1、表2)

表1 高尿酸血症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高尿酸血症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s)

组别 n 年龄(岁)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腰围(cm) 体重指数(kg/m2)男性高尿酸血症组 276 48.72±9.68 125.78±16.541) 78.47±9.541) 96.64±9.151) 27.49±3.521)男性对照组 1 252 49.75±8.56 114.35±10.07 71.05±7.45 87.05±8.46 23.79±3.47女性高尿酸血症组 62 44.73±9.85 130.81±16.301) 77.98±8.681) 90.08±4.761) 25.27±2.301)女性对照组 910 42.98±7.47 117.67±15.48 71.06±7.40 81.78±4.76 23.02±1.68与同性别对照组比较,1)P<0.01

表2 高尿酸血症组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

表2 高尿酸血症组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比较(±s)

组别 n 尿酸nmol/L空腹血糖mmol/L胆固醇mmol/L三酰甘油mmol/L高密度脂蛋白mmol/L低密度脂蛋白mmol/L 空腹胰岛素男性高尿酸血症 276 447.98±68.46 5.99±1.45 2.43±1.741) 5.35±0.971) 1.29±0.911) 2.93±0.511) 9.79±5.891)男性对照组 1 252 324.96±57.85 5.14±0.73 1.65±0.87 4.84±0.721) 1.40±0.291) 2.26±0.39 7.02±3.81女性高尿酸血症组 62 409.25±52.69 5.89±1.181) 1.89±0.941) 5.16±0.791) 1.41±0.871) 3.12±0.57 13.90±10.041)女性对照组 910 264.72±47.85 5.03±0.65 1.12±0.89 4.35±0.81 1.58±0.35 2.57±0.56 6.39±4.74与同性别对照组比较,1)P<0.01

3 讨 论

代谢综合征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指在同一个体存在高血压、腹型肥胖、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等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的一组代谢异常证候群,其中心环节为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与尿酸升高有关,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能刺激靶器阴离子(包括尿酸)的再吸收,因此胰岛素抵抗使尿酸再吸收增加,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本观察发现,两组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两组高尿酸血症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腰围、体重指数、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尿酸血症组空腹血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尿酸血症组低密度脂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因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因素密切相关。目前,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因素已被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高度重视,而高尿酸血首目前仍受到重视,高尿酸血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功能失调及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异常[3],因此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应予积极干预治疗,饮食治疗是高尿酸血症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高尿酸血症患者对饮食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对高尿酸血症饮食治疗相关知识认知度偏低[4],所以广大医务人员应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全面健康教育,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选用既能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又能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同时关注代谢综合征其他方面的干预和治疗,最终达到减少动脉硬化,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目的。

[1] Alderman M,Aiyer Kj.Uric acid:Role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effects of losartan[J].Curr Med Res Opin,2004,20:369-379.

[2]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杂志,2004,8(3):178-181.

[3] Nietro FJ,Iribayyrn C,Gross MD,etal.Uric acid and serum antioxidant capaticy:A reaction to atherosclerosis[J].Therosclerosis,2000,148:131-139.

[4] 盖淑香,王晓青,陈红,等.高尿酸血症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3):278-280.

猜你喜欢
高尿酸脂蛋白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喝茶能降尿酸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芒果苷元对尿酸性肾病大鼠尿酸排泄指标的影响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低密度脂蛋白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3,5,2’,4’-四羟基查尔酮对小鼠尿酸及尿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影响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