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锁:开展“四走进”塑造新型检民关系

2011-07-10 15:06周立权
检察风云 2011年19期
关键词:检察人员检察工作检察院

客座总编辑

张金锁:开展“四走进”塑造新型检民关系

本期客座总编辑: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开展‘四走进’活动中,吉林省检察院要求每名检察人员都要‘带着案件下去,带着和谐回来;带着问题下去,带着答案回来;带着课题下去,带着成果回来’。

“四走进”活动延伸了检察工作触角,拓展了服务社会渠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三年多来,吉林省检察机关在检察长张金锁的倡导下,坚持深入开展“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基层”活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塑造新型“检民”关系,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高检院曹建明检察长指出:“四走进”实践活动是检察机关践行执法为民、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一项有力举措。日前,张金锁检察长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检察风云》:在什么背景下,您提出检察人员要“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基层”的,检察人员“四走进”具体要做哪些事情。

张金锁:所谓“四走进”,即走进农村,提供法律服务,严惩涉农犯罪,帮扶新农村建设;走进社区,化解矛盾纠纷,创新社会管理,成为维护稳定的“缓压器”;走进企业,预防腐败犯罪,营造发展环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走进基层,回应群众诉求,将工作触角深入到最基层,设立检察服务站成为便民“直通车”。

2008年初,我下基层调研工作中发现,一些检察人员缺乏大局意识,重法律思维轻全局思维,存在就案办案、机械执法的现象,检察工作与服务经济发展结合得不紧;有的干部缺乏群众观念,不了解民情,不掌握群众诉求,不会和老百姓打交道,执法办案中重法律效果轻社会效果;一些年轻同志缺乏社会实践,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习惯于坐机关办公办案。面对这些实际问题,我们要搭建进一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脉搏的新平台,增强服务吉林振兴的自觉性、针对性;拓展进一步了解民情、民意、民需的新渠道,强化检察工作的根本宗旨;创造进一步培养锻炼检察干部的新载体,增强服务基层、执法为民的能力;研究进一步提升检察工作水平的新课题,找准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我们省检察院党组一班人,积极探索检察工作服务发展、服务群众、锻炼队伍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研究提出在全省检察机关广泛深入开展“四走进”活动,2008年3月,省检察院下发了《吉林省检察机关开展“四走进”实践活动的决定》和具体实施方案发至全省各级检察院,着力解决检察人员“为谁执法、怎样执法”的问题,努力使社会各界特别是基层群众对检察机关的神秘感、陌生感,转变为亲切感、信任感。

我们要求全省6700多名检察人员必须保证每人每年不少于15天走入社会,真正沉下去、深下去。“四走进”活动使全体检察人员进一步了解民生民意,转变执法作风,贴近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很快,在吉林省内,无论是偏远边疆、田间地头,还是城市社区、施工现场,都频繁地出现了检察官们的身影。

检察人员坚持做到:对属于职能范围内的服务内容,坚决依法服务到位;对不属于职能范围内的问题,通过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做到依法、主动、及时、有效地提供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在“四走进”活动中,共直接接触群众60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3000余条,为群众办好事3.8万余件。

《检察风云》:吉林省各级检察院在“四走进”活动中,不断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和期待,他们具体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哪些好的成效?

张金锁:在走进农村中,在下乡下访中提供法律服务,倾听群众诉求,严肃查办涉农职务犯罪,帮扶新农村建设。我们发挥法律专业优势,对乡镇站所和农村“两委”人员开展针对性法制教育,帮助审查农业订单1386份,调处承包经营纠纷841起,为外出打工农民赠阅《农民工法律手册》,有效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先后查处了严重损害农民利益、涉案61人的农业保险理赔款贪污系列案件;通化市就业服务局培训中心主任张广宏,伙同其他9人的侵吞国家农民工技能培训专用款等系列案件。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全省检察机关共包保158个乡镇村,省检察院成立专门工作队,持续四年重点包保靖宇县1镇8村,帮助解决致富项目、河道改造、修路、供水、建校舍等难题。

在走进社区中,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成为维护稳定的“缓压器”。德惠市院为市实验中学的4500名学生上法制课,净化了校园周边环境。白城市洮北区院52名检察人员每人包保1个社区,包扶1个贫困户、联系社区内1个单位、每季度为社区办1件实事、搞1次法律宣讲活动、撰写1篇体会文章,实现了包保社区全覆盖。

在走进企业中,除了规定要严厉打击诸如金融诈骗、合同诈骗、商业贿赂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以外,还明确省市两级检察院中层以上干部和基层检察院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重大项目,全程跟踪提供检察服务,建立职务犯罪预防长效机制,先后与松原市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等全省2017个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建立服务对子,坚持“外创环境,内抓预防”,特别是对重要环节实行“阳光操作”,确保重大项目建设资金安全、人员安全、项目安全。

针对总投资25亿元的大唐辽源热电厂项目,辽源市龙山区检察院与该厂共同组建了“同步预防职务犯罪办公室”。为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在工地上竖起“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远离职务犯罪”警示牌,在施工现场设置举报箱和公开举报电话。他们对该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签订、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服务,不仅缩短工期45天,而且降低了工程造价3400余万元。

松原市检察院在总投资过百亿元的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招标过程中,对易发犯罪的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仅在工程的15个标段招标过程中,就为工程节省可研性投资9000多万元。

三年来,检察机关针对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各类服务1万余次,力所能及地帮助企业解决行政审批、用电用水、各类诉讼等1500多个具体问题,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走进基层中,全省检察机关坚持重心下移,检力下沉,设立了569个乡镇检察服务站、社区检察联络室,把工作触角深入到最基层。服务站和联络室职责明确、运行规范,成了便民“直通车”。如,图们市检察院通过乡镇检察服务站这一载体,主动介入49个行政村的“两委”换届选举,引导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保障了选举的顺利进行。利用社区检察联络室,检察人员加强了对3715名在社区矫正者的教育改造,并帮助他们安置就业、融入社会。乡镇检察服务站积极协同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人民法庭形成了基层维稳合力,同时也加强了对“两所一庭”执法活动的监督。

《检察风云》:几年来,通过“四走进”活动,检察人员有怎样的改变,检察机关有哪些收益?

张金锁:三年来,在坚持开展“四走进”活动中,我们要求每名检察人员都要“带着案件下去,带着和谐回来;带着问题下去,带着答案回来;带着课题下去,带着成果回来”,取得了较好成效。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以“四走进”为载体,全省检察机关组织实施了“检群连心工程”,通过了解群众的司法需求,关心群众的疾苦,服务群众的生活,使广大检察人员为民服务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全省6700多名检察人员,纷纷与群众结对子、建联系点,解民忧,帮民难,谋民利,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二是执法作风、执法方式得到极大改进。在“四走进”过程中,检察机关适应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改变了干部只坐在机关,高高在上,远离社会、远离群众的状况,让我们进一步找准了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提升了执法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虚心向群众学习。省检察院监察处、机关党委13名干部走进辽源矿务局金宝屯煤矿,为期4天,下到800米深的矿井,与矿工一起劳动、一起生活。

三是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四走进”实践体验,检察人员进一步认识到“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检察工作才能发展”,学会了用群众观点分析问题、用群众智慧化解矛盾纠纷,积极稳妥处理好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关系,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四是塑造了检察人员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检察干部纷纷表示,通过走进社会,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塑造了检察机关亲民、为民形象。比如,吉林市检察院为住地偏远、无力承担通电费用的孤寡老人王某,解决了十几年没电用的问题。同时,他们自身也是受益者。“零距离”接触社会,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懂得了怎么调解矛盾、办好案件、处理复杂问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文:本刊特约记者 周立权

编辑:卢劲杉 lusiping1@gmail.com

猜你喜欢
检察人员检察工作检察院
关于检察人员考核工作的几点思考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对检察人员错案追究责任制的几点思考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后应当重视的几个问题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基层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之完善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未检工作与检察院组织法修改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