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司法状纸

2011-07-10 15:06陈孔坛
检察风云 2011年19期
关键词:诉状用纸民国

文/陈孔坛

民国司法状纸

文/陈孔坛

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就提出了强化司法的口号,但限于当时的局势,南京临时政府及其后北京政府和南京囯民政府所采取的大量司法近代化措施均收效甚微,具备近代意义的司法制度形成已是在20世纪30年代。此时的中国可谓内忧外患,加上社会经济矛盾日益加剧,而大多数县一级地方政府尚未建立起现代法院机构,多以司法处、司法公署等形式,采取县政府兼理司法的方式处理地方社会司法纠纷。体制虽未实质建立,司法行政部门的权力行使却是毫不含糊。其对诉讼的形式要求做到了事无巨细的规范,细致到其中的司法状纸和贴用司法用纸税票。由司法行政部门统一格式印制的“中华民国司法状纸”和“司法用纸”成为当时进行刑事和民事诉讼活动不可替代的格式化公文用纸。

司法状纸的状面呈蓝色或呈暗红色等几种颜色。正面主体内容分三部分,上部为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头像,头像后有民国国旗及国民党党旗,下框内全文罗列总理遗嘱,这一构图实为民国官方经典构图。中部为“司法状纸刑事状(民事状)”字样。下部则是国民党中央党部部址图像。状纸背面罗列了诉状的注意事项,刑事状和民事状都分为普通注意事项和特别注意事项两部分。普通注意事项是对所有刑事诉状的要求,包括适用范围、必载事项等,规定了每张刑事诉状收费三角,民事状纸收费六角,并明令状纸定价包括状面与状内用纸,按定价出售,不得擅行加价。特别注意事项则依据状纸不同的适用对象制订。以最常见的起诉而论,刑事状规定,因刑事案件起诉或反诉或再审之诉而具状者,除依照普通注意事项填写外,并应分别记明左列各款情形:被告人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住址及其他足资辨别之特征(若为所不知可不填);告诉自诉告发或申请声明之事实及理由;关于本案之证人或证物;其他应声叙之事实。民事状规定,民事案件起诉或反诉或追加诉讼或为再审之诉而具状者,除依照普通注意事项填写外,并应分别记明左列各款情形:诉讼标的金额或价额及其原因、应受裁判事项之声明及陈述、供证明或释明所用之证据方法、其他应声叙之事实。

状纸背面,罗列了诉状的注意事项,分普通注意事项和特别注意事项两部分。

蓝、红两种司法状纸正面。上面是孙中山先生头像,其两边是中华民国国旗及国民党党旗。

正面细部

→民国成立后,仍有大量诉状由类似状师一类粗通文墨者撰写,还保留旧式风格,此类状纸鲜有现代法律思维。这张状纸,长55厘米,宽29厘米,毛边纸,内容为状告纪某偷鸭。

↑右边诉状虽形式不正规,但已贴了印花税票,分蓝绿两色,二分面值。

状纸内文为黑色印刷,首页为原被告情况表格,当事人应填写双方当事人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和职业。其后为两页竖纹空白供当事人填写状词,后附人证物证栏,且当事人可加附其他相关说明于后。整体而言,状纸风格明显迎合国民党当局所推动的司法党化的时代背景。若没有“司法状纸”四个字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国民党某个刊物的封面。但不可否认的是,采取这种统一化的状纸,尤其是其对写作诉状的详细说明,在当时法律知识尚不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便利民众和一定的普法功能和实用价值。

编辑:陈畅鸣 charmingchin@163.com

猜你喜欢
诉状用纸民国
节约用纸
节约用纸
节约用纸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可以用纸锅煮面吗?
递诉状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菲律宾15条南海“诉状”耍尽阴招(聚焦南海仲裁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