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在“一怔”之后

2011-07-10 15:06茅家梁
检察风云 2011年19期
关键词:广平市长团体

文/茅家梁

警察在“一怔”之后

文/茅家梁

曾任河南省洛阳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南阳市政协主席的大贪官朱广平的情妇张小华受贿案终审判决已下。张小华作为国家工作人员“特定关系人”,收受他人钱财99万余元,被以受贿罪判刑11年(2011年8月6日大河网)。据说,朱广平被抓纯粹出于偶然,他与张小华在北京的某宾馆开房。有个警察查房路过,惊闻声音“尖利而连绵不绝”。警惕的警察凭经验断定是野鸳鸯,待敲开门,朱广平摆出一贯的蛮横态度,不甚配合。岂料这位警察不依不饶,朱广平只好缴了罚款。后来,朱广平与张小华离开宾馆时,一大帮人围上来称“朱市长辛苦了,休息好了吧?”那位警察听闻一怔,“身为领导干部,怎能如此胡来?”非要依程序拘留他,便拦住了去路。

朱广平扔过去20万块钱,企图“摆平”人家,不料北京的警察愣拒绝了诱惑,于是,朱广平才有了后来的“双规”和“罢免”,当然也逃不脱法律的严惩。在此之前,从洛阳到南阳,有十多个上访团队专门告朱广平都没人理,没想这一个小事,让他栽了。

警察肯定要“一怔”的——堂堂市长,竟然到首善地区如此放浪形骸。“一怔”之后,没有跟着“一大帮人”阿谀奉承,或者道些“有眼不识金镶玉”、“大人不记小人过”之类的屁话,却反而表现了难得的认真负责。

如果用一个“苟”字来支吾世界,万事安得不废弛?因此而揭露了朱广平这个巨蠹淫棍,党的干部队伍纯洁了,中原的老百姓又少遭好多欺骗,那位无名英雄功不可没。

“一怔”之后,那位面对的,便是扔过来的20万元的诱惑。你看,人民卫士的高大形象就在拒绝诱惑中树立起来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各种致命的诱惑也就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要跟诱惑搏斗一番。如果警察没有了“一怔”的感觉,麻木了,继而被“诱惑”惯了,那就有可能已经“入其彀中”,或者早就跟人家称兄道弟了。

《聊斋志异》中有篇以构思取胜的小品叫《邑人》。说一个无赖,在集市上悬挂半扇猪肉的木架子前,被二人“极力推挤之,遂觉身与肉合”。“身与肉合”是第一步,在物质匮乏的时候,变成了猪肉,是讨人喜欢的,颇受青睐。然而后来的结果相当悲惨,被人家用利刃“添脂搭肉,片片碎割”。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一怔”之后拒绝诱惑的经历,不过事后有点懊恼:“拿了可能也不会有多大的事。”这个世界上不怀好意“极力推挤”的肯定不少,倘若本来就是无赖,整日在“肉摊头”前流着口水转悠,要不了“极力推挤”,他装着踉踉跄跄,斜着身子扑将过去了。不想站稳脚跟的,半推半就,那终归要“身与肉合”的。

在上海,有位警察朋友说他每天都在进行“良心拔河”。问:“‘拔’得如何?”答:“赢多输少。”这是有点可信度的。一对一的“拔河”,全凭个人的精力和智慧;“团体拔河”就不同了,如果有几个各怀鬼胎的运动员,充当“内鬼”,临阵倒戈,这局面就十分难堪了。最近,河南郑州就有人在团体的“良心拔河”中败下阵来。一个违规办理郑州市常住户口并倒卖经济适用房房源的网络浮出水面,7名利益链上的民警被查处,其中4人被移交司法机关,受贿所得194万余元被依法追回(8月27日青岛新闻网)。不觉为之一怔。失败的“团体拔河”仅仅怪罪于“从众心理”,埋怨“失去了判断力”,还不如直截了当地承认自己实在是顶不住利益的诱

惑,玷污了头上神圣的国徽。我总以为,假使有条件,还是大力宣传一下这个拒腐蚀而不沾的北京警察。他是精神“富翁”,真是不容易。

时事评论·风云杂谈

图:陆小弟 编辑:董晓菊 dxj502@163.com

猜你喜欢
广平市长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广平建行乡村振兴杯”首届微型小说征文获奖名单
中考里的“一元二次方程”
好市长(外一则)
市长给我娘送礼了
市长的爹
请市长作序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nows of Kilimanjar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arrative Person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魏书·广平王元怀传》补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