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成本-效果分析

2011-07-16 16:28魏新贞新福会然炜青王英坤
河北医药 2011年14期
关键词:艾司西帕罗西普兰

魏新贞 王 新福 陈 会然 李 炜青 刘 平 王英坤

应用新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系统所进行的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约为10‰~15‰,已与发达国家统计结果相近,中国疾病经济负担排位中,抑郁症占第二位,占所有疾病经济负担的6.2%[1]。根据 SEBoD(抑郁症社会与经济负担,Social and Economic Burden of Depression)组织的研究结果,我国每年的抑郁症疾病负担至少为300亿人民币[2]。WHO(1993)的全球疾病负担(GBD)的合作研究预测:2020年中国的神经精神疾病将占全部疾病负担的1/5,其中抑郁症将占精神疾病负担的47%[3]。因此,运用卫生经济学方法研究抑郁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选用临床药物时,不仅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也要参考药物的经济性,本文主要探讨三种常用新型抗抑郁剂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成本与效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门诊患者99例。入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单相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尔顿17项(HAMD-17)[4]>7分,≤24分;患者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99例中,男42例,女57例;未婚19例,已婚73例,离丧7例;汉族89例,其他10例;受教育程度:小学23例,中学(含中专)45例,专科20例,大学及以上11例;居住地:农村52例,城镇25例,城市22例。随机分为3组艾司西酞普兰组31例,帕罗西汀组35例,文拉法辛组33例。3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伴有明显精神病性症状;有躁狂史;继发于其他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的抑郁发作;严重自杀倾向;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发作;伴有严重的或不稳定躯体疾病;有酒精和药物依赖;哺乳期、妊娠或有可能在试验期间怀孕的女性;严重药物过敏史;30 d内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入选前4周内服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无人监护或不能按医嘱服药;既往服用过这三种药治疗无效;前列腺增生引起排尿困难。治疗中剔出病例标准:治疗过程中违反试验方案,合并其他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或对治疗有影响的药物;治疗期间转相;治疗期间出现自杀或自杀企图;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自动终止治疗。

1.3 随机双盲方法 以患者就诊顺序结合随机数字表的奇偶数字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参加评定医师仅仅接触患者,而不参与治疗,所服药物对患者保密,如问及仅告知是“抗抑郁”药或“治病”的药物。

1.4 试验药物 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文拉法辛,将试验药物以粒为单位混合葡萄糖粉装添在空心胶囊中,分别帖上“A”、“B”、“C”标签,由药房统一发药。

1.5 服药方法 艾司西酞普兰组开始每日早餐后服用艾司西酞普兰5 mg,根据治疗反应增至10 mg/d,最高不超过20 mg/d;帕罗西汀组开始每日早餐后服用帕罗西汀20 mg,根据治疗反应增至40 mg/d,最高不超过60 mg/d;文拉法辛组开始每日早、午餐后分别服用文拉法辛25 mg,根据治疗反应增至100~225 mg/d,最高不超过350 mg/d。试验期间可合用佐匹克隆、阿普唑仑、氯硝西泮改善睡眠(连续用药不超过2周)。观察时间共8周。

1.6 评定方法 入组时和试验开始后第4、8周末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和心电图。治疗2、4、8周末用HAMD-17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1.7 疗效评定标准 以HAMD-17减分率作为临床疗效评定依据。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51% ~74%为显效,26% ~50%为有效,≤25%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8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间减分率比较 比较3组的临床有效率显示:抗抑郁有效率3组在2、4、8周末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3组治疗方案临床有效率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口干、便秘、食欲减退、失眠等,未见有对性功能影响的记录。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程度为轻度,没有病例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本研究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2.3 成本确定 治疗成本的计算包括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非医疗损失,本研究入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间接费用和非医疗损失难以确定,比较并无实际意义,因此不计入成本,而抑郁症检查费用基本相同,也不予考虑,故本研究的成本仅指药品费用(C)。为使分析结果有参考意义,以2010年1月的药品价格计算,CA=603.18 元,CB=513.00 元,CC=721.84 元。

2.4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是寻求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费用最低的治疗方案。有的方案可能费用高但疗效好。如果增加效果就需要增加支出,就应该考虑每增加1个效果单位所需费用,即增加成本-效果比(△C/△E)。3种治疗方案成本-效果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3种治疗方案成本—效果分析

2.5 敏感度分析 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用的变量通常不易准确测量出来,而数据的不确定性可能使分析结果产生偏倚,事实上,有很多难以控制的因素对分析结果有影响,敏感度分析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分析的数据在一定限度内的改变并不影响分析的结论,就可以认为目前的分析是可信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药品费用将逐渐下降,假设药费减少15%,进行敏感度分析。见表3。

表3 3种治疗方案敏感度分析

3 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重视社会功能的康复、降低复发率和治疗成本,如同高血压一样需要长期服药和认知治疗,以控制病情。因此选择有效安全且经济的药物不仅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更增加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措施即将出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措施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启动,优化并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已提上日程。本研究结果表明,3种药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3种药物疗效相似;但通过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认为,B方案为最佳方案,帕罗西汀组是三种抗抑郁药中治疗抑郁症的最佳治疗方案。本文结果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每获得一个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分别为7.14元、6.50元、8.23元,帕罗西汀成本最小。调整成本效果比来看,调整总成本帕罗西汀最低。敏感度分析的计算结果证实,三种方案受参数变化的影响不大,也证实了成本-效果分析的结论是可信的,对临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1 Teh-wei Hu.The economic burden of depression and reimbursement policy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Australasian Psychiatry,2004,12:S11-S15.

2 PR Newswire.Economic Burden of Depression in China is Second Highest Worldwide;Annual Costs at Least RMB30 Billion(US$3.5 Billion).29-OCT-04.

3 江开达主编.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4-5.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444-451.

猜你喜欢
艾司西帕罗西普兰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地西泮联合帕罗西汀预防紧张型头痛的临床应用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帕罗西汀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成人抑郁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