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11-07-16 16:28刘卫红付吕平冯巧荣
河北医药 2011年14期
关键词:软胶囊丁苯神经功能

刘卫红 付吕平 冯巧荣

急性脑梗死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及致残率高的特点,并且逐渐趋于年轻化,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丁苯酞软胶囊是新型的治疗脑缺血药物,本文将我科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使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男41例,女29例;年龄36~82岁,中位年龄63岁;伴高血压72例,糖尿病25例;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40~80岁,中位年龄61岁。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及排除标准:选取发病时间在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种脑卒中诊断标准[1],经颅脑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并除外脑出血。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为神经内科制定的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如阿司匹林、自由基清除剂、改善微循环药物、脑保护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0 mg,3次/d,2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第1、4周各进行一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参照脑卒中的评分标准[2]。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s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评分 2组在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1、4周时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n=70,±s

表1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n=70,±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1

组别 治疗前 第1周 第四周治疗组17.6 ±4.3 15.7 ±2.4 10.9 ±2.2对照组 17.3 ±4.0 11.1 ±3.2 6.1 ±1.3*

2.2 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 2。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5例和4例出现胃肠道不适:上腹部烧灼感、恶心等,2例出现肝功能损害,未予特殊处理,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表2 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n=70,±s

表2 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n=70,±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1

组别 治疗前 第1周 第四周治疗组4.6 ±0.4 4.3 ±1.2 3.7 ±1.2对照组 4.7 ±0.7 3.2 ±1.2* 2.0 ±1.0*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三高特征,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损伤加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包括钙超载、自由基生成过多、兴奋性氨基酸作用、白细胞及炎性因子介导、能量代谢障碍及细胞凋亡等引起缺血半暗带和周围正常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是迅速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量,并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减少缺血区的半暗带面积,使缺血病灶的进展得到有效控制,减轻脑水肿,增加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以降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丁苯酞软胶囊的有效成分:dl-正丁基苯酞(dl-3-butylphthalide,NBP)。多年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丁苯酞软胶囊能够重构缺血半暗带微循环,减小脑梗死面积,保护线粒体功能并恢复其能量代谢;丁苯酞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障碍,具有减小梗死面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微循环,减少梗死后出血的作用[3],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线粒体氧代谢功能,提高血管内皮的NO和PGI2水平,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而产生上述疗效作用[4]。并能减少缺血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抑制自由基的形成[5,6],减少自由基毒性所致的脑损伤。

本项研究结果显示丁苯酞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显著,通过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多个病理生理环节,有效阻止血栓进一步扩大,减轻脑缺血损伤,达到了抑制病情进展,明显改善神经功能,降低病残程度的作用,有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0.

2 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训伤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1-383.

3 黄如讯,李常新,陈立云,等.丁苯酞对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中国新药杂志,2005,14:985-988.

4 Chong ZZ,Feng YP.Effects of dl-3-n-butylphthalide on a rechidonic acid release and phospholipase A2 mRNA expression in cerebralcortex after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Acta PharmSin,2000,35:561-565.

5 Feng Y,Xuh L.The search for new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stroke.Pharm News,2000,7:26-29.

6 庞其军,赵颖,郗艳国,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河北医药,2010,32:945-946.

猜你喜欢
软胶囊丁苯神经功能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芪黄通秘软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软胶囊中10种痕量元素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山蜡梅软胶囊制备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