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2011-07-21 05:45王晓锋何庆节闫云丽王启林
卫生软科学 2011年10期
关键词:感染者抗病毒艾滋病

王晓锋,肖 杰,邹 钰,杨 霞,何庆节,闫云丽,王启林

(1.云南省医学信息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118;2.云南省卫生经济学会,云南 昆明 650118)

目前中国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而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应用,艾滋病病人的HIV复制得到抑制、免疫功得以重建、生存时间大为延长[1],随着 HIV感染者数量的增加和生存时间的延长,对HIV感染者及病人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3]。国内部分研究表明[4~5]:SF-36在测定HIV感染者/AIDS病人上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感染者及病人生命质量评价的工具。在第四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的支持下,本研究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6]对云南省1194名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进行生命质量测评及影响因素研究。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现场及对象的选择

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选择省级、州级和县级共 8个抗病毒治疗医院作为研究现场,选择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并在2009年4月以前已在8个医院入组接受抗病毒治疗的18岁以上成年艾滋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象包括正在医院住院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和定期到门诊复查、领药的病人。对于病情严重,不能接受访谈,或者智力、听力、表达力方面有欠缺,不能理解或回答问题者或不愿意参加调查的则被排除在本研究外。调查开始前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并在调查结束后给予患者一定的误工补助。

1.2 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6],该量表共36个条目,覆盖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分别是:躯体活动功能(PF)、躯体功能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P)、肌体疼痛(BP)、健康总体自评(GH)、生命力/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E)、心理健康(MH);另一部分是自行设计的有关患者的社会、经济、就医、支持等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同一患者均进行两份问卷的调查。

1.3 调查方法

课题组成专家组和8个现场调查组。省级专家组成员到现场进行培训,并进行模拟调查演示,所有调查员需经过专家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正式参加调查。现场调查遵循尊重原则、保密原则和知情同意原则。调查时假如患者有足够的能力阅读问卷,则由患者自己填写完成,不理解之处调查员以无偏无诱导的方式、用中性的语言为其解释条目涵义;否则由调查员帮助念出每一个条目,患者自己评价其真实感受并由调查员帮助填写问卷。调查表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临床条目请医务人员填写。调查完毕后由质控人员现场核查问卷并进行质控,对有效问卷及时进行编码。

1.4 资料的统计及分析

应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生命质量得分计算严格按照SF-36量表计分方法计算原始际得分,将原始得分进行 0分~100分转换[6],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采用T检验或F检验对百分转换得分进行单因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194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性别以男性为主(62.7%)、城镇和农村户籍约各占50%、年龄以30分~50岁为主(71.8%)、学历以初中以下居多(71.8%)、职业以无业或务农为主(72.1%),50.2%和64.9%的艾滋病患者家庭月人均、个人月平均收入低于600元。

2.2 调查对象生命质量各领域得分情况

调查对象SF-36各领域原始得分和百分转换后得分详见表 1。百分转换后,SF-36 各领域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躯体功能(PF)>肌体疼痛(BP)>心理健康(MH)>社会功能(SF)>生命力(VT)>躯体角色(RP)>情感角色(RE)>总健康(GH),各领域得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表1 1194调查对象SF-36各领域原始得分和百分转换后得分情况(N=1194)

2.3 影响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生命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2.3.1 不同性别、年龄的调查对象生命质量得分比较经t检验后,调查对象的GH、BP 2个维度得分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即女性患者的总健康、肌体疼痛维度得分高于男性患者。经方差分析后,不同年龄的患者在PF、GH 2个领域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经两两比较后发现:患者年龄在51岁及以上的躯体功能得分明显低于30岁以下组及31岁~40岁组(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年龄的调查对象生命质量的比较()

表2 不同性别、年龄的调查对象生命质量的比较()

注:检验水准a=0.05,P<0.05表明差异具有显著性,下同。

性别年龄维度男(749) 女(445) t值 p值 ≤30岁(241) 31岁~(633) 41岁~(225) ≥51岁(95) F值 p值躯体功能(PF) 86.17±18.78 85.72±18.00 0.164 0.686 87.68±16.65 86.77±17.06 84.49±21.40 80.38±23.05 4.436 0.004躯体角色(RP) 51.27±44.65 53.10±45.00 0.465 0.495 53.66±44.67 49.88±44.38 56.92±45.07 51.34±45.95 1.493 0.215总健康(GH) 43.29±20.97 46.29±22.53 5.361 0.021 49.39±21.29 42.89±21.27 44.02±21.70 43.06±22.96 5.506 0.001生命力(VT) 54.86±20.26 55.42±20.53 0.209 0.648 56.53±20.16 54.20±20.26 55.87±20.15 55.97±21.86 0.967 0.408情感角色(RE) 48.24±44.62 49.51±44.92 0.225 0.635 47.56±45.14 47.39±44.44 54.91±44.03 47.31±46.19 1.706 0.164社会功能(SF) 56.53±16.71 55.19±15.59 1.863 0.172 56.54±16.20 55.71±16.55 56.47±16.49 55.38±15.46 0.261 0.854心理健康(MH) 59.30±19.54 59.17±20.41 0.012 0.914 61.07±20.43 58.10±19.54 60.38±19.85 60.00±20.85 1.649 0.176肌体疼痛(BP) 71.75±25.76 75.65±24.68 6.575 0.010 74.62±24.39 72.56±25.35 72.66±26.39 76.10±25.81 0.816 0.485

2.3.2 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调查对象生命质量得分比较

经方差分析后,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在RP、VT、RE、MH、BP 5个领域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后(LSD法):在RP、RE 2个维度得分上,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得分明显低于初中文化程度患者得分(P<0.05)。在VT、MH、BP 3个维度上,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得分明显低于初中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得分(P<0.05)。经方差分析后, 抗病毒治疗病人生命质量的8个领域得分在不同的婚姻状况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LSD法)后发现:在PF得分上,已婚的患者得分明显高于离异/丧偶/分居的患者(P<0.05);在GH得分上,已婚者、离异/丧偶/分居的得分明显高于未婚得分(P<0.05);在RP、VT、SF、MH 4个维度得分上,已婚患者躯体角色的得分明显高于未婚和离异/丧偶/分居患者(P<0.05);在RE和BP 2个维度上,已婚患者的得分明显高于未婚患者,提示已婚患者情感角色和肌体疼痛好于未婚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调查对象生命质量的比较()

表3 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调查对象生命质量的比较()

2.3.3 不同户籍、职业的调查对象生命质量得分比较

经过t检验后,农村户籍的调查对象的PF、GH、SF 3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城镇户籍的调查对象(P<0.05)。经方差分析后,不同职业的患者生命质量8个领域得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LSD法)后发现:个体工作者PF得明显高于公职人员、农民及无业者(P<0.05),农民得分明显高于无业者(P<0.05);公职人员与个体工作者 RP得分明显高于无业者(P<0.05)、个体工作者 RP得分得分明显高于农民(P<0.05);个体工作者GH得分明显高于公职人员、农民及无业者(P<0.05)、无业人员GH得分明显低于公职人员、农民及个体工作者(P<0.05);公职人员、个体从业者VT得分明显高于农民及无业者(P<0.05);个体劳动者RE得分明显高于农民、无业者(P<0.05);无业者 SF得分明显低于个体和农民(P<0.05);个体从业者MH得分明显高于其他3类人群(P<0.05),公职人员MH得分明显高于农民(P<0.05);公职人员与个体从业者BP得分明显高于农民及无业者(P<0.05)。

3 讨论

目前,随着HAART等有效治疗方法的应用,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生存率增加、生存时间延长,已成为慢性、可处理的感染人群[1~3]。云南省是全国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本次研究的云南省1194名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大多是青壮年,他们学历偏低、经济状况较差,研究该人群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对云南省进一步开展该人群的防治工作、抗病毒治疗工作、关怀救助等工作具有十分主要的意义。

3.1 性别对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性别因素对 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存在争议。Ruiz[7]等认为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男性患者,而一些研究却有截然不同的结论[8~9],本研究发现,445名女性患者的总健康、肌体疼痛维度得分高于949名男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其它 6个维度上,男性与女性患者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女性患者生命质量好于男性患者。

3.2 年龄对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赵玉霞[10]等人研究显示,年龄越大的PLWHA生活质量越低,本研究取得了类似的结果,患者年龄在51岁及以上的躯体功能得分明显低于30岁以下组及31岁-40岁组(P<0.05);30岁及以下组的总健康得分明显高于31岁~40岁、41岁~50岁、51岁及以上组(P<0.05)。这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生理功能降低、慢性病患病率增加、与外界交流减少从而获得的社会支持机会减少、易产生孤独感等有关。

3.3 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对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Nojmoi M[8]等研究发现,已婚PLWHA的生活质量较单身、丧偶及离异患者,受教育水平越高,生活质量越好。赵玉霞[10]等人研究显示,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婚姻与家庭是PLWHA生活质量的正向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躯体角色、生命力、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肌肉疼痛5个维度得分明显低于文化程度高者(P<0.05),这可能与文化程度低者,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及环境适应能力相应较低,经济情况相对较差,对生活及后代的担忧较大,从而生命质量相对较低有关。已婚患者的生命质量8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未婚者及离异/丧偶/分居患者(P<0.05),这可能是已婚患者比未婚及离异/丧偶/分居患者更多的获得家庭,尤其是配偶的经济、精神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3.4 户籍对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本次研究发现,农村户籍的PLWHA的躯体功能(PF)、总健康(GH)、社会功能(SF)3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城镇户籍的调查对象,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可能是农村患者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因而躯体功能相对较好;随着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实施,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农村居民均能获得国建免费抗病毒治疗、农村居民患病后的心理负担、社会歧视等比城镇居民相对较低等因素有关。由于目前国内未见不同户籍PLWHA生命质量比较的相关研究报道,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3.5 职业对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Razera F[9]等研究显示:有业感染者除个人信仰外,其他5个领域得分较无业者高。陈敏[11]等研究认为有业HIV感染者/AIDS患者在心理、环境领域得分比无业者高,本研究发现:有业的公职人员和个体劳动者的生命质量得分高于农民和无业者,可能的原因是较好的工作和经济收入使得他们有条件得到及时治疗和关怀,减轻由于HIV感染带来身体、生活方面的压力,同时也体现一定的自我价值。

[1]张 可.艾滋病临床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杨 芬,柳 青. 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5,22(2):49-53.

[3]张 燕,绳 宇.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6.

[4]孟亚军,李宁秀,陈建华,等.SF-36在中国感染者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7,34(13):2410-2412,2415.

[5]徐 韬,吴尊友,柔克明,等.SF-36在测定中国云南农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普通村民生活质量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7,34(19):3616-3618.

[6]李 鲁,王红妹,沈 毅. SF-36 健康调查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09-113.

[7]Ruiz Perez I,Rodriguez Bano J,Lopez Ruz MA,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ersons with HIV infection[J].Qual Life Res,2005,14(5):1301-1310.

[8]N ojomi M, Anbary K, Ranjbar M.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ersons with HIV /AIDS[J].Arch Iran Med,2008,11(6):608-612.

[9]Razera F, Ferreira J, Bonamigo R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HIV- infected in Brazilians[J].Int J STD AIDS,2008,19(8):519-523.

[10]赵玉霞,章 涵.农村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活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2):145-146.

[11]陈 敏,张瑞丹,杨 翌. 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5(5):517-518.

猜你喜欢
感染者抗病毒艾滋病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 世界艾滋病日》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HIV感染者48例内镜检查特征分析
艾滋病感染者管理新模式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