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探讨

2011-07-23 02:07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9期
关键词:语篇阅读教学高职

杨 健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10000)

在外语教学中,阅读提供最重要的语言输入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阅读一直以来是我国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各类测试题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过多着重于语言点或句子结构分析的传统阅读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探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语篇分析理论中关于语篇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理论及语篇衔接理论具体应用于阅读教学,以提高学生交互式阅读模式的意识,从而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一、阅 读

人们通过阅读理解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理解篇章所传递的信息和所要表达的意义,使人类的知识得以承传。20世纪初,学者们开始去了解阅读过程。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语言学家们的研究表明,阅读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分类、解释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积极创造的心理活动过程。近年来,“interactive”一词被一些语言学者们(Carrell,Devine and Eskey1988)用来描述第二外语阅读过程。“Interactive”,交互,或相互作用、影响,首先描述的是读者为了理解文章所传递的意义而在阅读过程中与文章之间的一种动态的关系。Goodman(1967)把这一过程称为“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即心理语言学中的猜测游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从文章中获取到的信息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自己对原文的理解或是理解作者最初的意图。因此,Widdowson(1972)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章的对话,甚至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此外,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用到各种知识:Syntactic knowledge,Morphological knowledge,General world knowledge,Sociocultural knowledge,Topic knowledge,及Genre knowledge。因此“interactive”也描述了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所运用的这些知识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阅读模式

在对阅读过程的研究中,心理语言学家们对阅读从理论上作了划分:Bottom-up views,Topdown views,Interactive views及 New Literacy Views.Bottom-up views即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认为,阅读者从最小的语言单位字母、单词或短语入手,然后理解句子和语篇的含义,实际上是一个解码的过程。但对人类记忆的研究使这种阅读模式受到质疑。而Goodman(1967)认为top-down views,即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实际上是“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阅读过程被解释为以一个预测、验证、确认以及修正交替进行的过程。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得出假设,然后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来获取重要信息,对文章内容所做出的假设进行检验、修正。这一阅读模式认为上层信息处理会影响下层的信息处理,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但忽视了下层信息阅读技能,忽略了对文字、词以及语法的准确把握对阅读的作用,这对于较低水平的读者要进行预测是困难的。因此,interactive reading模式认为,阅读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个模式中,各层次的信息是不间断地与其它层次的信息进行交流和互补。阅读理解既是语言文字的处理过程又是读者背景知识的运用和处理过程,也是读者与文章及用者进行对话的过程。

三、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英语教学及各种英语测试中,阅读的地位得到广泛的认可。目前高职英语教材中阅读教学材料主要是从课内精读材料、课内阅读及课外阅读着手进行编写的。本文只从课内精读材料的教学进行探讨。

笔者通过对一些高职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的访谈发现,目前高职阅读教学大多沿用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为目的、句子分析为主的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过程大致是这样的:让学生拼读单词、句子或是段落;对文章逐段地讲解语言点,解释长句;回答问题或是做练习题。学生在课堂上主要做的事情就是记笔记,把阅读课当成了语法课的延伸或是语言点的积累。而实际上,文章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句子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孤立存在。因此,阅读教学不仅要强调语言知识的掌握,更应注重篇章的整体分析、宏观把握以及行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四、语篇及语篇分析

根据Cook(1989:156),语篇discourse是指一连串有意义的、完整的、为一定目的服务的语言,是为了获得语用含义而在口语中或书面上被使用的语言。语篇是一个语言使用单位,是大于句子的使用中的语言,句子体现语篇。其显著特征是合乎语法、语义和语用连贯。

语篇分析就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语篇进行微观结构分析(词汇、语法和句子结构分析)和宏观结构分析(写作思路、作者意图等),这实际上也是interactive reading在具体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语篇分析所涉及的是语言在交际中与它的使用语境之间的关系,因此语篇的分析更多地是从功能的角度着手。

微观结构分析着重于语篇的词义、句子结构分析,而这些部分则通过照应、指示、省略和连接等语法手段及复现、同现等词汇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整体,体现语篇的意义。衔接理论是篇章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把句子组成语篇的主要手段,是语篇的重要特征。语法手段主要有:照应(人称照应、指示照应)、替代(为了避免重复,一些名词、动词、甚至一些分句被其它词语替代)、省略(省略有些名词、动词或是分句使句子更加简洁、连接(为了表明语篇内部各组成部分语义上的逻辑联系,用连词或是具有连接意义的副词或介词的连句手段)。而对于词汇衔接,Halliday&Hason(1976)把它分为两大类:复现关系(reiteration)和同现关系(collocation)。复现指某一词以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或原词的形式重复出现在语篇中,句子由此相互衔接。同现指在语篇中由于涉及到一定的话题,与此话题有关的词共同出现的倾向性。

从宏观结构分析而言,作为交际单位的语篇是按一定的思维模式组织起来的。不同的语篇模式是不同的语义内容及思维模式的体现。胡壮麟(1994)认为语篇结构有:叙事、辩论、科技和诗歌。刘辰诞(2001)提出了几种模式对外语教学实用性较强:问题——解决模式,假设——真实模式,及一般——特殊模式。

五、语篇分析应用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探讨

近年来,高职外语教学大纲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做出了相应的要求。本文试从阅读教学的角度来探讨以发展学生语用能力为目标,把语篇分析理论具体应用于交互式阅读模式的阅读教学方法。为更清楚地表现阅读教学过程,但限于篇幅的限制,现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中的Unit 2 Text A中的前三段及最后两段为例。

Success is a Choice

Winston Churchill’s rallying cry for the British people during WWII was simple and clear:hoping and praying for victory(1)was fine,but(2)deserving it(3)was what really mattered.

What does it mean to “deserve victory”(4)?

According to Churchill,victory(5)comes only to those who work(6)long and hard,who are willing to pay the price in blood,sweat and tears.Hard work(7)is also the basic building block of every kind of achievement:Without it(8),everything else is pointless.You can start with a dream or an idea or a goal,but before any of your hopes can be realized,you truly must deserve your success(9).This may sound old-fashioned in this age of instant gratification,but from the Sistine Chapel to the 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to today’s space shuttle,there’s no mystery as to how these things of wonder were created.They were created by people who worked incredibly hard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

But what won’t happen unless you choose to make it(10)happen.Success(11)is not a lucky break.It(12)is a not a divine right.It is not an accident of birth.

Success is a choice(13).

Step one:在熟悉词汇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浏览全文(最好只读每段前一两个句子)。让学生对全文的行文结构有一个初略的认识。

Step two:从语篇的宏观分析着手,给学生一点时间讨论思考语篇的结构是属于哪种语篇模式。(之前的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英语语篇的几种语篇模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本文采用的是问题—解决(—结论)的语篇模式。让学生试着写出大致的内容框架。如果发现学生有难度时,可让他们通过填写课后的Reading analysis表格来了解本文的内容结构。

Step three:语篇的微观分析阶段。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既是微观分析语篇语法、语汇衔接手段的过程,也是把宏观分析与交互式阅读模式相结合,对语篇所传递的内容进行假设—验证—再假设—验证,充分理解作者意图或是重新构建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角色是随时改变的。

语法手段:在本语篇中主要涉及到代词it和they的所指(可让学生自己总结);连接分析,在本语篇中出现的连接词有,转折连词but,并列连词and,or,等。

词汇手段:同现关系的词反复出现。victory、deserve、work、hard、success、choice等词反复出现,体现了本文的主题。这要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以及进行交互式阅读模式的能力:本语篇行文的逻辑连贯性、一致性也通过这些语篇衔接手段得以体现,如第一段中(2)but使重心转至后分句,而(3)处的代词指代(1)处的victory,(4)处的问句既紧扣第一段的victory,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从第二段开始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5)处的victory,通过词的同现使上下文行文非常流畅。然后通过反复出现的(6)、(7)、(8)回答和说明了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最后两段也是通过这些语篇衔接手段得以使全文整体逻辑联系非常一致;

Step four:让学生结合课后的Reading Analysis写一个摘要。可以让学生对语篇模式进行整体把握,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

六、语篇分析应用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效果。笔者由此进行了一项为期4个月的实验。

1.实验设计

本实验设计为平衡组设计,历时4个月。笔者从所教的一年级中随机抽取本院艺术系某班为实验组,而随机选择了同一专业的另一班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入学高考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2.控制实验条件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的入学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2)均由笔者一个人承担教学任务。

(3)除阅读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有所不同外,其他的教学均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4)考题一致,并且题型设计以检验阅读掌握为主。

3.实验过程

对照班的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朗读生词,然后逐段进行讲解,单词、短语、句子结构的分析,如有必要对其用法举例加以说明,有时可让学生进行句子的翻译等。

实验班的教学:

(1)让学生熟悉单词(最好是课前)。

(2)让学生浏览全文,并讨论本文的语篇模式(为节约时间可让学生读每段落开始或结尾的句子,并且保证在此前学生对常见的语篇模式有所了解)。

(3)在讨论语篇模式的基础之上,对语篇进行结构分析:宏观结构分析(包括段落层次的安排),微观结构分析(语篇衔接手段、行文逻辑联系,对具体段落可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或是分小组讨论,或是教师指导)。在此过程中,交互式阅读可体现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结合,语言点的理解与上层信息的交互,假设与验证的过程贯穿始终。(此具体过程已在上一节有所论述);

(4)回顾总结全篇构思布局、逻辑安排。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意图,并且通过写摘记或是读后感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

测试方法:两组均用同一试题,以各种阅读试题为主,总分100分。时间为1小时。题型包括选择、回答问题、填空、匹配及快速阅读。单词量为2500-2400左右(包括题项),

实验结果及分析:

本实验是采用随机分组实验,两组均为多于30人的大样本,对两组后测成绩的平均数进行双总体z检验。实验组期末平均成绩为81.94(X1),由频数分布表法计算出样本标准差为σx =9.95。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5.86(X2),样本标准差为σx =13.60。

检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建立原假设H0:u1=u2

第二步:计算Z值

由双总体Z检验公式:

计算得出Z值为2.45

第三步:判断

因为算出的Z值大于1.96,即显著性的概率P<0.05,则为差异非常显著,拒绝假设,则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成绩差异非常显著。

七、结论及启示

由上文的论述及实验结果的验证,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语篇分析理论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首先应具备一定的语篇分析理论知识,并且以此为指导在实践中把这一理论应用于阅读教学,避免让学生把阅读看成是句子结构的分析,短语的积累,而没有真正地理解作者所要传递的意义。阅读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的过程也是读者激活自身的背景知识对语篇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解码、重新构建进行加工创造的过程。语篇分析理论使学生对语篇中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层次及逻辑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既是通过理解这些语篇衔接手段理解内容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在宏观分析中培养交互式阅读模式的过程。以语篇衔接为代表的下层信息的掌握和上层信息之间的交互,作者假设与验证的交互,以至于作者观点与读者观点的交互都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体现。

由本实验得到的启示:其一,图式理论对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直接的影响。在阅读之前或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怎样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促进对语篇的理解;同时,通过课外阅读或是补充资料的方式,让学生扩大知识面,了解文化背景。其二,各种阅读技巧的培养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对于提高阅读速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三,课后的语篇分析回顾、摘要的写作对于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是有益的。其四,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交互式阅读模式的意识。高职学生的英语现状让他们非常习惯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而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一种较折中的阅读模式—交互式阅读模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各层次信息相结合,在假设—验证—再假设—再验证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理解或是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这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1]Brown,H.1994.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New York:Prentice Hall.

[2]Brown,G.et al.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Carroll David W.Psychology of Language[M].Brood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99.

[4]Cook,G.Discour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5]Goodman,K.Reading as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J].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1967.

[6]Gray,W.S.On their Own in Reading[M].Genview:Scott,Foresman,1948.

[7]Hu Zhuangling,Linguistics.A Course Book.Bei Jing[M].University Publish House,in 2003.

[8]Hedge,T.2000.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Halliday,M.A.K.et al.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10]Jeremy Harmer,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by Longman Publishing,New York,First published,1991.

[11]Larsen-Freeman,D.2005.Teaching Language: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2]Nunan,D.1999.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3]Nuttal,C.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1982.

[14]Rivers,W.M.Interactive Language Teaching[M].Be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5]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6]Scrivener,J.Learning Teaching:A Guidebook for English Lan guage Teachers[M].Macmillan Heinemann Press,1994.

[17]Xu,Jinfeng.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M].Central China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ess,2005.

[18]Widdowson,H.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猜你喜欢
语篇阅读教学高职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