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体验在基层

2011-07-26 06:51
中国记者 2011年11期
关键词:街道办辖区街道

鲁 军

(作者是《深圳商报》编委兼经济新闻部主任)

笔者深感这一难得经历对于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和意义,深感一名记者的广阔天地在基层,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应当始终牢牢植根于基层。

最大收获在于提升了四方面能力——

一、在深入中提升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为尽快熟悉环境,投入工作,笔者首先深入走访了辖区内岗厦、皇岗、水围、福滨、福民、福田、福南、福华、福山、福安、圩镇、渔农、口岸等13个社区工作站以及皇岗、裕亨、岗厦、环庆、水围等5个股份公司。

七八月份的深圳酷热难耐,一个多月走访下来,人晒得很黑,但每到一处都有收获。大家谈情况,说问题,畅所欲言,使我从一开始就对基层工作有了最直观的感受和认识。

2010年10月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展开,各街道办成为该项工作的具体执行单位。笔者亦以街道党工委委员的身份全程参与:开会动员、集体培训、政策宣讲、与普查员一起上门入户,一同填报资料,录入信息。有的住户长期不在家,需要上门七八次;有的住户因为超生等各种原因始终拒绝开门;还有的因为对人口普查不了解而心生抵制,出言不逊……好多工作都是深夜或凌晨才能完成,基层工作的艰辛尽在其中。

11月,根据省委、市委主要领导有关“双到”工作的要求,我跟随街道办同志赴粤北和平县东水镇新桥村扶贫,亲眼目睹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依然存在家徒四壁的特困户,见到学校的孩子们在寒冬里光脚板流着鼻涕打篮球,场景令人心酸。我们走村串户,深入农家,与面色黝黑的村干部们同坐一条长凳露天吃饭,一起去田间地头,一起在尚未通电的会议室座谈、讨论。

每年年底,是各类经济纠纷与社会问题的易发期、高发期,街道工作人员全都绷紧了弦。圣诞节前,平安夜里,我和自己挂点的海滨社区工作站所有工作人员深入辖区5大娱乐场所检查,一直到凌晨所有娱乐场所打烊,确保生产安全才结束工作。

基层工作似乎都是“鸡毛蒜皮”,但关系到千家万户,一点儿也不能马虎。我感觉个人只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就一定会在鲜活生动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只要深入群众当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新闻来源也会由此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自国家发改委宣布放弃实施药品政府定价政策,逐步形成以市场为核心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药品行业即沦陷为反垄断“重灾区”,药品价格垄断现象尤为严重,药品领域特殊的行业背景是造成药价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在深刻体察国情市情中提升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

福田街道辖区面积11.8平方公里,所辖人口43万,辖区内有5个城中村,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员严重倒挂,管理难度很大。虽是协助分管综治维稳工作,但在这方面却最能锻炼人,所以从挂职开始,我就积极参与一些群众集体上访、企业员工静坐等突发事件的处置与应对。一年多的实践,深感一名新闻工作者对国情市情的了解和把握多么重要,惟此才能提升正确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

记得第一次值班时,一大早,就接到区政府应急中心的电话,称辖区有人集体上访,要求尽快处理。刚接到电话时有点发懵,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请示领导,在大家的协助下组织工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第一时间将上访人群带离,然后一一谈话,问清情况马上做工作。后来碰到类似情况,就心里有底了。

2010年10月14日下午,街道组织了一次某旧村改造未签约户代表与区主要领导见面会。该旧城改造在推进过程中区和街道作了大量前期工作,力求最大限度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97%的村民同意并已顺利签约,剩余3%村民因各种原因拒绝签约,导致5年前就已确定的旧城改造项目久拖不决。该片区毗邻口岸,所涉外籍、港籍人士较多,备受境内外媒体关注。

会议尚未开始,街道办楼道内就聚集了大批自发前来的村民,个别村民还趁机起哄,甚至横躺在地,哭喊叫嚷,一时间气氛紧张。见此情景,即便是久经沙场的老记者,我也不禁暗暗吃惊:如此尖锐的矛盾,怎么解决?!后来,区领导和街道的同志耐心细致地同村民代表解释政策、分析形势,设身处地地跟他们真情交流,最终化解了现场紧张气氛。

慢慢经历的多了,处理起来也得心应手起来,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也不断增强。无论是做群众工作还是应对复杂局面,都需要我们胸怀大局,从实际出发,真诚对待群众诉求,真心为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将群众的事情当作家事,将群众来信当作家书,真诚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支持你拥护你。

多下基层,真诚对待群众,多了解社情民意,多体察国情市情,是当前利益、诉求多元化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功课。

三、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想其所想、解其所难,提升把握大局的能力。

深入,投入,最重要的是“心入”。

也许是出于记者职业特点,在基层挂职以来,我交了一批很好的朋友。既有普通工作人员,也有临时雇员和协管员。

每天中午在街道食堂与大家一起午餐,你来我往中,大家相互了解熟悉。街道同志说,基层人员最怕见记者,能为大家做点什么呢?后来,用了一个上午与街道办所有工作人员开了个座谈会,通过典型案例,结合自身经历,提醒大家与媒体打交道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应讲究的艺术。结束时大家都不愿意起身离开,感到很解渴,又意犹未尽。这让许多原本不太认识我的工作人员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在他们眼里,我这个当初的“鲁记者”彻底转变成了“鲁书记”——成为值得他们信赖且受到他们喜爱的同事。

本文作者(穿黑裙者)在街道纪念建党90周年大会上颁奖

四、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准确判断、提炼思想的综合能力。

2010年1月10日,深圳气温骤降,下午6点左右,我刚准备下班,在街道办一楼大厅见到一名妙龄女子衣衫单薄,在冷雨中跪地请愿……

我迅速打电话请值班人员及负责信访接待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听取诉求,经过多天接触和细致深入的调查了解分析,却发现这名女子是受人操纵,接受别人的钱财,专门到派出所和街道“找事、做秀、给难堪”的,与我当初的判断相距甚远。试想,如果当初仅凭感觉就将事情见了报,那么后果有两个:一是做秀者的目的达到了;二是给辖区管理部门带来诸多麻烦,即便通过后续报道进行解释、澄清,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影响,反而加深了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对立。

再如辖区内某市场拆迁事件。街道办工作人员知难而上,全力以赴,加班加点,尽力为商户寻找合适的转租场地,力争将普通群众的损失降至最低。如果只看表象,会觉得商户贪得无厌,无理取闹,寻衅滋事,但往深层次分析,得出的结论却是:普通百姓在为极少数人的腐败以及极少数部门的不作为承担后果。那么,新闻媒体显然不能只报道商户与政府部门对抗的表象,而应该分析其深层次原因,从而在维稳基础上推动事情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街道作为政府部门的派出执行机构,步步推进其扎实有效的基层工作,从而使尖锐的矛盾不至于扩大化,使社会不稳定因素自灭于萌芽状态。

笔者也经常反思,在这个“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媒体更是当仁不让地应该成为“意见领袖”,做社会舆论的稳定器,做社会矛盾的减压阀。

愈深入基层,笔者就愈加感到: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一定要为党和人民鼓与呼。这就要求我们胸怀大局、吃透国情,心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良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现场,才能使手中的笔更具分量、文章更具生命力,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科学发展!

总之,记者的广阔天地,一定在基层!

猜你喜欢
街道办辖区街道
多重场域下街道办的角色冲突与行为调适
热闹的街道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城市社区综合治理新机制的实践探索——以济南东风街道办为例
热闹的街道
转变工作思路 提高管理效率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街道等
“领头羊”的金“石”之策——醴陵市阳三石街道办以作风建设促发展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