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初探

2011-07-26 06:42董淑亭
教育艺术 2011年7期
关键词:异质教师教学

董淑亭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主动性与创造性也就难以发挥。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 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为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公开课教学时),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课本直接能找到答案),小组合作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在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这样的小组讨论不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教师使用它,只是为了使教学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完成教师对教学的设计(以教师为中心),失去了合作学习的实质意义。

2. 自由放任缺乏监控。有些教师上课伊始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或在等待,或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到了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时间,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这样的课堂,教师是可有可无的,小组合作学习处在自由放任的状态。

3. 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其表现形式是少数人学习,多数人游离。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习好或者性格外向的学生频频发言,其他人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

4. 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二、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合理分配小组。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与性别差异等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充分体现了“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

2. 选取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容易使学生厌倦。合作学习的问题应该是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合作热情,又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是单个学生难以独自完成的复杂任务。学生感到疑惑不解,易于引发认知冲突,必须经过交流、争议、思维碰撞和相互接纳才能使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明确化与合理化。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教师必须精选小组的合作内容。

3. 建立合作规则。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前期需要自力更生,强调合作学习并不意味着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事实上,合作学习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强调个体责任。其出发点乃是强调在各种形式教学活动的互配实施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一些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表现在完成任务时磨磨蹭蹭、遮遮掩掩、不急于独立思考答案,而是等待与“同伴合作”,借以抄袭。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失去了许多独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机会。有了“合作习惯”的学生一旦产生疑惑后,通常不是先独立思考,而是马上想办法和别人进行“沟通、商量”,因为从别人那里通常可以更加迅速地知道结果。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思维的惰性。其实合作学习如果不是以独立思考为前提,那么任何讨论都是无效的。它只会让部分学生形成投机取巧的心思,养成有问题不去积极解决而是等待观望、依赖别人的习惯。如果我们用牺牲学生的思维强度来追求所谓的合作能力,这是极不明智的。

4. 教师要深入各组,有效指导学生的合作。①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为了让学生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往往需要学生搜集资料,使他们在亲自动手过程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经验。②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探究活动。③指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在整个活动的各个阶段,教师都应不时地督促他们要有合作精神,教育他们要互相尊重,彼此鼓励和支持。每个小组要有凝聚力,合作过程要融洽,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作者单位 山东胶南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异质教师教学
基于异质分组的信息技术差异化教学
晋能科技半导体尖端技术喜获突破
碳排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地区异质效应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CuO/ZnO异质结纳米花的薄膜型丙酮传感器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