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人文魅力

2011-07-26 06:42苏金素
教育艺术 2011年7期
关键词:乌鸦狐狸小女孩

苏金素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回顾生活、体验生活、拓展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本文就这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让语文教学还原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教,讲不是为了学生讲,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这其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话就像一口清泉。比如:我借用《乌鸦和狐狸》的故事,让学生续写乌鸦和狐狸再次相遇的情景。如果写乌鸦衔着食物又遇到狐狸,狐狸再施计骗乌鸦的食物,乌鸦接受教训,没再上狐狸的当。这样学生对情节已滥熟于心,没有新意。所以我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两组,A组扮演乌鸦,B组扮演狐狸,黑板擦做道具,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表演课本剧。结果故事的结尾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当B组扮演的狐狸再次骗A组扮演的乌鸦口中食物时,A组同学抒发了一下自己觅食的艰难过程,于是没有再听从狐狸的奉承,而是一口吞下寻得的食物,没想到咽下食物后却感到腹中疼痛难忍。原来,它捡到的是因环境污染而即将死去的鱼。A组同学明白后叹道:“没想到这次上了人类的当。”这样来讲述,反映的是现实中环境污染的大问题,就赋予了课文以新意。结合生活实际,还原生活本色,也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懂得保护环境对维持生态平衡有多么重要,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再比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首先抛出趣味性的问题:“出现在小女孩眼前的幻觉美不美?”“小女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幻觉?”。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孩子们听,创设了良好的情景,让学生们自己去想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寒交迫直至冻死街头的情景,同时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小女孩的悲惨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感受到了自己生活的幸福。

二、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生活、再现生活

受应试教育及功利主义的影响,语文教学形成了僵化的静态的学习方式,学生接受的是单一的机械训练,缺乏生活经验对学习过程的参与,所以语文教学要增加学生体验生活的机会。课文中有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又往往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师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深入生活,拓展思维空间,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如教材中有许多关于长征的课文,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革命领导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

三、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培养实践能力

语文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因此,我们要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中,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同现实生活相联系。如在学了《只有一个地球》后,为了让学生对环保状况、环保知识了解得更深刻,就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鼓励学生到工厂、农村、环保等部门去参观、访问,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相关的报刊、杂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今世界处于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还应该让学生通过计算机从网上有针对性地查找自己所需的材料,合理利用图书、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一系列的语文课程资源了解当今的环保现状及环保实施情况等。在调查研究中,学生被一连串惊人的数据震撼了。于是,一份份加强环保意识的倡议书、一张张反映环保现状的手抄报、一幅幅情真意切的环保标语孕育而生。此时,学生的主体人格、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发展。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鸟的天堂》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还可以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等。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思考生活问题、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真正沟通了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四、展示生活亮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学方法多样化、个性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都能学有所长,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释放,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我们面对的每一个个体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如有的孩子喜欢用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的擅长用语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的钟情于用画画来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有的喜欢用歌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一个个体都有展示自己特殊才能的机会,如布置一些个性化的作业。在教学苏教版第二册《世界真美呀》一课时,我布置了这样的一次作业: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小鸡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时所发出的感叹。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有的用画画来描绘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用歌声来赞美这个美丽的世界,有的用表演来表达自己对这个美丽的世界的热爱……同学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作者单位 福建永春县一都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乌鸦狐狸小女孩
大扫除
可爱的小女孩
小乌鸦
小女孩的三、六、九
乌鸦喝水后传
狐狸和猫
狐狸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
狐狸便当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