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4例艾滋病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2011-07-27 09:29广西龙潭医院病案室545005李素萍
中国卫生统计 2011年5期
关键词:住院病人性病病案

广西龙潭医院病案室(545005) 李素萍

我院是一所三级传染性专科医院,通过对2005~2010年住院病人死亡及艾滋病死亡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这6年间死亡总人数及艾滋病死亡人数的构成情况及艾滋病死亡病例的性别、年龄等构成情况。为艾滋病防治、挽救和延长艾滋病患者生命提供医疗信息和临床依据。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5~2010年6年间住院病人死亡病案资料,死亡总计1 037例,艾滋病死亡464例。疾病及死因根据ICD-10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提取,对死亡病案进行认真查阅,最后统计分析,数据真实可信,准确完整。

结 果

1.6 年间我院住院死亡患者及艾滋病死亡患者构成

2005~2010年住院病人34 496例,死亡1 037例,病死率为3.01%;艾滋病住院病人4 899例,死亡464例,病死率9.47%;艾滋病死亡占全院死亡病例44.74%(见表1)。

表1 2005~2010年我院死亡人数及艾滋病死亡人数构成

2.6 年间我院艾滋病住院死亡患者性别构成

2005~2010年因艾滋病死亡464例,其中男性358例,占死亡人数的 77.16%;女性 106例,占22.84%;男女比3.4:1。见表2。

表2 2005~2010年艾滋病住院死亡患者性别构成(%)

3.6 年来我院艾滋病住院死亡患者年龄构成

艾滋病住院死亡患者中20~49岁间共计346例占死亡人数的74.56%;10~20岁无死亡病例;10岁以下5例患儿均未满2周岁。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2005~2010年艾滋病住院死亡患者年龄构成(%)

讨 论

6年中我院住病人数尤其艾滋病人数逐年上升,而病死率逐年下降,艾滋病病死率由2005年的23.39%降至2010年的7.48%,这反映了我院在救治艾滋病患者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符合艾滋病防控“两降一升”的总体目标。从表1看6年间我院住院病死率3.01%比综合性医院相比偏高〔1〕,这与我院住院病人构成特殊有关,艾滋病住院死亡患者占全院住院死亡患者的44.74%,而6年间我院艾滋病病死率为9.47%,高于综合性医院疾病病死率〔1〕,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中央和地方财政艾滋病专项经费投入力度在逐年加大〔2〕。近年来我院对艾滋病的检测仪器和医疗器械的投入很大,检测手段也得以提高,人员培训力度加大,由过去的每年几人次提高到到现在的每年几十人次,同时加大了对相关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我院艾滋病患者得到了国家发放的免费药资助,采用抗病毒疗法进行治疗,患者病死率逐年下降,号称20世纪“杀手”的艾滋病正逐渐转化为慢性性病,现在只要早确诊早服药并坚持用抗病毒治疗长期治疗,就有可能长期生存下去。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中吸毒和性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据资料统计我省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由2006年的42.3%上升至2009年的60%以上,已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夫妻感染的趋势增多〔3〕,在高危人群中,无论是固定性伴侣还是非固定性伴侣,男性总是掌握着安全套使用的主动权,女性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安全套推广的重点应该是男性,尤其是高危人群性行为的男性〔4〕。要降低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就必须减少艾滋病发病率,加大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从各方面避免和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表3中10岁以下的死亡患者4例,都是母婴传播,死亡时均未满2周岁。据报道在全球15岁以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有90%以上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而感染,垂直传播途径感染的婴儿在出生后两年内死亡率很高〔5〕。因此为孕妇提供HIV抗体检测服务,可及时发现感染HIV的孕妇,并尽早为其提供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等干预,减少艾滋病的母婴传播〔6〕,降低艾滋病婴儿感染和死亡。在表3中艾滋病死亡构成较高的年龄段为20~49岁,这与感染发病均在青壮年有关;这个年龄段的人群自身处于性活跃时期,社交频繁广泛,涉足场所较复杂,甚至有相当部分充斥着色情服务;外出务工以及流动人口中绝大多数也处于该年龄段。因此要控制艾滋病的传播,需对该年龄段的人群加强宣传教育。

总之,要遏制艾滋病的流行、蔓延,就必须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加大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艾滋病发病率;患病后及时就医,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可以降低艾滋病的死亡率。

1.成淑芳,冉崇宏,唐利华.2002—2008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中国病案,2010,11(3):33-34.

2.李慧,孙江平,刑彦,等.我国艾滋病防治资源投入现状及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研究进展.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6):637-639.

3.李素萍,蒙志好,李勇,等,862例HIV/AIDS住院患者统计分析.中国医院统计,2008,15(1):79-80.

4.任金马,Calzavara L,康来仪,等.上海地区建筑工人安全套使用的知信行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1):22-25.

5.石向东,赵广录,宋俊敏,等.深圳地区HIV-1母婴垂直传播实验室诊断方法探索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6):572-575.

6.方利文,王临虹,王前,等.以妇幼保健网络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孕妇接受HIV抗体检测的干预效果评价.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6):562-566.

猜你喜欢
住院病人性病病案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基于二维码的病案示踪系统开发与应用
试析病案管理中预防病案错位发生的方法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住院病人
基于住院病人的医院康复性景观设计分析
试论病案管理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PDCA循环改进对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正确选择的影响分析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