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下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

2011-08-10 12:46陈小平王德发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两型社会国民经济账户

陈小平,王德发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对绿色发展路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的强调,将有利于着力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通过30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充分具备了建设“两型社会”的强大物质和技术基础。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发文,批准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与评价体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呼之欲出。

1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建立一套较完善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该体系由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核算账户体系、循环经济核算方式以及信息披露报表体系等四个组成部分构成。其中指标体系为经济业务的选择指明了方向;账户体系和循环经济核算方式是基于经济业务之上的具体核算过程,而信息披露报表体系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结果(图1)。

图1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示意图

2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指标体系

建设“两型社会”的进展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反映,因此建立一套全面的核算绿色国民经济状态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绿色国民经济指标体系可分为两级。一级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水平指标、创新能力指标、资源利用指标、环境保护指标以及城市魅力指标。资源利用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是“两型社会”的核心指标,直接反映“两型社会”的建设进程;经济水平指标和创新能力指标是基础指标,这两个指标的内容是建设“两型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量;城市魅力指标可称为效果指标,能反映“两型社会”建设的成绩。二级指标主要是对一级指标的细化。其中经济水平指标主要测量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可从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情况、第三产业比重和产值以及资源环境认证价值来反映;创新能力指标则从创新能力的培育和表现两个角度选取指标,可体现为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申报省部级以上成果项目数量价值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资源利用指标表现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量和消耗量价值、可回收物的销售收入以及提高技术节约的材料成本;环境保护指标从环境保护财力支持、工业“三废”处理、居民满意度几个层次体现,其中环境保护财力支持可体现为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环境贷款、有毒废品清理成本以及环境培训费用;工业“三废”处理体现在治理废水项目数量成本、治理废气项目数量成本和治理固体废物投资数量成本等指标上;居民满意度又体现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以及居民健康补偿价值等指标上;城市魅力指标可细化为外商投资金额、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及收入、高端人才引进数量估价以及自然生态美景价值等[1]。

3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体系

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需要在账簿中开设一系列账户,每个账户都有其特定的核算内容,只能运用于特定的经济业务核算。按照账户的经济内容分类,会计核算的账户体系包括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利润类账户。而绿色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可设置“经济水平”账户、“创新能力”账户、“资源利用”账户、“环境保护”账户和“城市魅力”账户。

“经济水平”账户核算现有环境状态下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存量,可设置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第三产业比重和产值以及资源环境认证价值等一级会计科目。单位从业人员可设置国企、私企、外企等二级会计科目;第三产业比重和产值可分为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旅游服务业和教育卫生业等二级会计科目;资源环境认证价值又可设置土地资源价值、水资源价值、森林资源价值、矿产资源价值以及各种动植物资源价值等二级会计科目。“创新能力”账户核算直接或间接的收益和收入,可设置申报省部级以上成果价值、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等会计科目。“资源利用”账户核算环境导致的成本和费用,可设置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生产量和消耗量价值、可回收物的销售收入以及提高技术节约的材料成本等科目。“环境保护”账户设置环境保护财力支持、工业“三废”处理、居民满意度等一级科目。其中环境保护财力支持又可设置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环境贷款、有毒废品清理成本以及环境保护培训费用等二级科目;工业“三废”处理又可设置治理废水项目数量成本、治理废气项目数量成本和治理固体废物投资数量成本等二级科目;居民满意度可设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以及居民健康补偿价值等二级会计科目。“城市魅力”账户核算环境资产产生的收益,可分为外商投资金额、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及收入、高端人才引进数量估价以及自然生态美景价值等二级科目。

绿色国民经济账户核算可采用“主体—附属”形式。主体部分主要以上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为中心,以货币计量为主;附属部分单独反映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软性指标,如环境污染、空气清新指数、社会和谐指数、居民满意度等。

4 循环经济核算模式

循环经济具体活动集中的三个层次(微观层次、中观层次、宏观层次)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微观层次循环经济是基础,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循环经济是建立在微观层面每个企业有效运行的基础之上的。中观层次循环经济是微观层次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整个循环经济的主要体现。宏观层次循环经济是微观、中观层次循环经济的落脚点,发展循环经济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循环型社会。

4.1 微观层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既是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企业是经济系统的微观要素,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主体。循环经济的微观模式首先表现为清洁生产,其次还应该包括绿色审计、绿色会计、绿色营销等内容,实施的是全方位的绿色管理[3]。

微观层次的表现是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企业绿色管理模式[2]:减少产品及服务的物资使用量、能源使用量,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加强物质的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以及服务的强度。

清洁生产是微观模式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包括绿色会计、绿色审计、绿色营销等绿色管理。绿色会计是将自然环境和会计学相结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并且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给社会环境造成的收益与损失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分析,据此给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绿色审计是对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来核算其真实性、公允性、合法性的认证监督。绿色营销包括绿色产品、绿色价格、绿色促销和绿色渠道等。在绿色管理中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绿色企业文化,使企业和员工逐渐形成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其与企业成长关系的看法与认同。因此,循环经济的微观模式可直观表现为图2。

图2 循环经济微观模式

4.2 中观层次与宏观层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中观层次循环经济表现为按照工业生态理论的原理,建立群落的物质集成、信息集成和能量集成,构建企业与企业之间废物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实现工业体系中物质利用的闭环循环,以实现园区内污染的“零排放”。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的要求、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工业园区。通过能量传递和物流等方式,把不同企业或工厂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体,使一家工厂的副产品或者废弃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能源或者原料,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重复使用废料,从而减少废弃物的输出[4]。

生态工业园强调的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共生。并通过园区经济系统内的物质循环流动、资源减量化、多次利用和能源高效节约使用等方法来实现生态重组,即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学原理来设计和调整园区的工业活动,使之尽量对自然环境与资源系统干预最少,并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增加。其动力来自于成员间的合作,即通过副产品的交换、信息的交流、废弃物的交换、管理的合作、生产的互惠等实现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良好互动。图3以一个生态共生工业园为例来加以说明。

图3 生态共生工业网络图

宏观层次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循环型社会,认为人类社会经济是全球生物圈的一个子系统,必须与全球生物圈保持和谐,共生共荣,经济发展的着眼点不仅仅是追求效率,而且要在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自净化能力范围内追求效率。

循环社会要求核算生产活动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量,把排放的废弃物量压缩在自然环境的消化能力内,并把人类对自然的索取量控制在自然环境的生产能力内[5]。

对于循环型社会排放到环境的废物和废物循环利用的核算,可以采用实物价值进行核算。对企业之间相互循环利用的废物价值(RV)和各企业生产时由于不完全利用及无法利用分解等原因对环境排放的废物价值(EV)进行核算。这里以对上述生态共生工业网络的核算为例,社会废物循环利用总价值量RV=RV1+RV2+…+RVn-1+RVn,社会向环境排放的废物总价值量EV=EV1+EV2+…+Evn-1+Evn。循环社会废物利用和向环境排放废物的核算如图4所示。

图4 废物循环利用及排放核算图

5 绿色国民经济信息披露报表体系

绿色国民经济报表体系包括国民财富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社会增值表等。国民财富表不仅反映现有的有形资产和现实负债,还应当包括绿色资产和潜在的或有绿色负债。绿色资产是指所有权不确定、无法从其使用直接获得经济利益的那部分资产,包括空气、水体、土地、野生动植物等。绿色负债是指发生符合负债的确认标准,并与绿色成本相关的义务。国民财富表由“经济水平”、“创新能力”、“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城市魅力”等基本账户构成。

投入产出表主要计算整个社会的投入与产出,反映了经济系统内各部门之间在投入产出关系上存在着的极其错综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建立投入产出表可以定量地了解经济系统各部门生产、分配、消费之间的各种数量关系,以及社会再生产的综合比例,以此反映资源的利用效果,尤其是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以此投入、多重产出”的效果。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主要投入是“环境保护”,如环境保护财力支持、工业“三废”处理等。产出有“城市魅力”、“创新能力”等。

资金流量表主要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判断资金的周转速度,反映国民经济在收入、分配、投资和金融交易领域的情况,反映资金在各个部门的流向和流量,如资金在“城市魅力”和“创新能力”账户积累,又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账户流出等。

社会增值表是社会总收入扣除不变资本后的余额,除了包含传统意义的利润、工资、税收、利息等增值项目,还包括环境的改善、市容市貌的改进、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城市形象的提升等软件的升值。社会增值通过“经济水平”账户体现出来。

一套完整的绿色国民经济信息披露报表体系中,这四个部分是相辅相成的。投入产出表的投入如“环境保护”、产出如“创新能力”和资金流量表相联系,投入产出表中的“产出”又和社会增值表中的增值部分联系;而国民财富表的期初账户由投入产出、资金流量和社会增值这三部分运转后构成国民财富表期末账户。这四个表的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绿色国民经济信息披露报表体系

6 结束语

本文试图借鉴宏观会计理论,建立构建“两型社会”下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虽然这种构建只是一个雏形,但随着各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会不断发展、完善。

[1]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数据整合系统[EB/OL].[2011-10-01]http://www.stats-hb.gov.cn/upload/yearbook/index.htm.

[2]闫 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3]李海平.环境成本管理:绿色资产与绿色负债的计量方法探析[J].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5):78-82.

[4]柯金虎.工业生态学与生态工业园论析[J].科技导报,2002(12):25-28.

[5]李慧明.论循环型社会的内涵和意义[J].中国发展,2005(2):46-48.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国民经济账户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父亲的股票账户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图书馆治理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