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教育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2011-08-13 06:20秦相义聂家琴刘英敏晁利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9期
关键词:腹透掌握情况腹膜

秦相义 聂家琴 刘英敏 晁利伟

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是肾脏疾病终末期替代治疗的方法之一[1]。经济实惠、操作简单,多半独自居家完成。因此提高腹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做好院外随访及护理指导非常重要。我科1998年开始进行腹膜透析,在腹透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患者不能很好的掌握腹透知识,自我管理能力低下,致使较早出现并发症,影响了腹透质量。自2008年1月开始。我们对21例腹透患者进行系统的自我管理教育,旨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与操作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腹透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终末期肾病患者298例,21例选择腹膜透析,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3~69岁,平均52.34岁;文化程度:文盲1例,初中及以下9例,初中以上11例;婚姻状况:已婚18例,未婚2例,离婚1例;费用来源:自费3例,医保18例。入选病例均为首次插管后患者,意识清楚,无精神疾病史,自愿参加并签有协议书,积极配合测试。

1.2 方法

1.2.1 自我管理教育内容 向患者发放疾病及腹膜透析操作技术相关性阅读材料和科室自编的《腹膜透析健康教育手册》,主要内容包括换液操作、导管和出口处护理、并发症的处理、饮食指导、日常生活起居的自我护理、自我监测指标等。

1.2.2 自我管理教育实施程序

1.2.2.1 成立自我管理教育团队,护士长为组长,科主任为顾问;成员包括责任护士、主管医生和有一定腹透自我管理经验的患者。

1.2.2.2 出院前运用七日健康教育法进行规范教育:第一日,腹膜透析的原理;第二日,如何安全换液;第三日,如何护理导管和出口处;第四日,异常情况的表现及处理;第五日,居家透析的注意事项;第六日,如何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第七日,问题解答,操作考核。

1.2.2.3 出院前1日,评估患者全身状况、知识层次、职业性质及社会支持等情况,要求家属一起参加。首先由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团队共同制订适合患者的自我腹透计划,接着由责任护士发放腹透操作光盘,讲解和示范相关内容,指导患者正确填写《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监测日志》并检查,最后由主管医生回答患者提问。对知识层次较低的患者,责任护士进行一对一、深入浅出的讲解。

1.2.2.4 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指导,第1个月每周进行家庭访视1次;以后每2周进行1次家访或电话随访,持续6个月;以后每月进行1次。患者可随时电话咨询,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责任护士即刻家访给予处理和指导。

1.2.2.5 每1~2个月自我管理教育团队举办1次腹透病友联谊会,邀请腹透病友参加,请生活质量好的患者介绍经验。同时鼓励患者提出问题,并组织有相同问题的患者进行小组讨论,最后自我管理教育团队成员(医生、护士)根据反馈意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1.2.3 自我管理教育目标 提高患者对腹透知识的掌握率,使患者熟练掌握自我进行腹透的方法,能有效的居家腹膜透析,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1.3 评价工具和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的腹膜透析健康知识问卷和患者腹膜透析实际操作考核标准进行考核评定。时间为腹透开始时、腹透1个月、腹透6个月。问卷内容包括:腹膜透析相关知识,透析操作理论知识,饮食知识、异常情况处理、自我监测指标5项内容,每项20题,每题1分,总分100分,以单选题形式作答,>85分为掌握;60~85分为基本掌握;<60分为没有掌握;腹透操作由责任护士逐个对患者进行操作考核。

1.4 数据收集和质量控制 每位患者答题前,责任护士采用统一指导语,向患者解释,取得同意后,请他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不受影响的环境下独立填写,对文化程度低或视力不好等阅读有困难的患者,责任护士则将试题逐条读给患者听,患者做出选择后,责任护士代为填写,问卷完成后统一收回。

表1 21例患者开始时与腹透后1个月、6个月对知识掌握情况(分)

2 结果

腹透患者开始时与透后6个月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如表显示,患者腹透开始时对疾病各项知识掌握欠佳,但随着自我管理教育的不断深入,出院后1个月患者对腹透知识掌握情况逐渐好转,6个月大多数患者已完全掌握了腹透知识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3 讨论

3.1 对腹膜透析患者开展自我管理教育的必要性 自我管理方法源于心理行为治疗领域。美国护理专家Orem认为,个人对维护自己的健康负有直接的责任,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首先要靠自己的努力。人是行为的主体,完全有评价和管理自己的能力[2]。由于腹透患者在医院治疗、护理的时间短暂,出院后脱离了医护人员的监管,使得患者在操作、异常情况处理、饮食、心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保证有效的腹透关键是患者长期良好的自我操作和管理。因此,在我国腹透患者中有必要开展系统的自我管理教育。

3.2 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分析 过去,按照常规对患者进行教育与指导,但患者对其知识掌握了多少,能否按照医务人员要求的方法进行自我操作和监测等我们并不清楚,很多患者腹透后没多久又因并发症住院。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发生,我们成立了自我管理教育团队,测评患者对腹透知识的掌握程度,目的就是通过患者能力,认识自身的疾病,掌握腹膜透析相关知识,包括对疾病症状的认识,腹膜透析换液、导管护理知识、饮食知识、异常情况处理、自我监测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同时,教给患者正确的腹膜透析操作方法,通过每日的监测和总结,维持满意的透析质量。

自我管理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参与的能力。结果显示,腹膜透析患者开始时对各项知识掌握欠佳,但随着自我管理教育的不断深入,腹透1个月患者对腹膜透析知识掌握情况逐渐好转,6个月大多数患者已完全掌握了腹膜透析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

3.3 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意义 通过自我管理教育,患者可以根据病情主动对自己的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生活习惯和方式重新调整和安排;通过填写《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监测日志》,患者每日准确记录了干体重、血压、超滤量、24 h尿量、饮水量等,能够及时与医生、责任护士联系,适时调整透析方案,避免多种腹膜透析的不利因素,减少和延续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和家属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的调节心理,回归社会。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1-302.

[2]杨延忠,李智巧,黄霹.自我管理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护理的启示.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906-908.

猜你喜欢
腹透掌握情况腹膜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实施腹透患者照护性参与自我管理降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研究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腹透加中药保留灌肠与单纯腹透治疗慢性肾衰对比观察
百令胶囊对腹透患者腹透液中TGF-β1、VEGF水平的影响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