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用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0例疗效观察

2011-08-13 08:53翟爱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2期
关键词:甘草酸肝炎丹参

翟爱荣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近几年有所下降,但仍然是我国的主要传染病,是发生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如何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症状,肝功能恢复,降低肝硬化的发生率除了抗病毒治疗之外,保肝降酶治疗仍然是治疗乙肝的主要手段。现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0例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按2000年西安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选择HBsAg、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0例,对照组90例,均排除均排除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药物性肝炎。两组患者在病情、病程、年龄,肝功能指标方面见表1。均有可比性(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门冬氨酸钾镁、肌苷、促肝细胞生长素和维生素C等常规保肝治疗。其中治疗组用复方甘草酸苷60 ml和丹参注射液2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甘利欣30 ml和门冬氨酸钾镁20 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STB)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改善,ALT、STB降至治疗前50%以下;无效: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无明显改善或恶化。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检验水准α=0.05,计量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和构成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

2.2 肝功能情况治疗组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15 d,ALT、AST、TBiL下降,30 d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见表3。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出现乏力、恶心,对症治疗后消退;对照组2例出现轻度颜面浮肿,1例出现轻度血压升高,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两组用药均安全。

表3 两组慢性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改善情况(±s)

表3 两组慢性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改善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P值<0.01,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指标优于对照组。

观察时间对照组ALT(U/L)AST(U/L)TBIL(μmol/L)ALT(U/L)AST(U/L)TBIL(μmol/L)治疗组4158.2±65.6146.0±60.4治疗15 d101.3±75.2105.1±45.376.7±28.4146.2±81.5121.0±50.485.0±32.5治疗30 d55.4±20.5▲33.6±12.5▲25.2±12.4▲治疗前262.4±76.2162.3±66.7150.6±54.2253.5±79.89.2±32.590.4±31.446.2±25.4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进行性损害为主的慢性传染病。乙型肝炎病毒并非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而是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时引起肝细胞膜上的抗原结构发生变化,在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不足时,未被清除的病毒反复感染肝细胞,从而表现为慢性肝炎[3]。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以甘草酸苷为主要成分辅以甘氨酸、半胱氨酸制成的肝细胞膜保护剂,通过抑制磷酯酶A2的活性以及抑制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而产生抗炎活性,实现对肝细胞膜的直接保护[4]。在降低转氨酶同时,对肝组织损伤也有改善作用[5]。丹参主要成分为丹参素、丹参酮,是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且具有改善微循环的功效,从而为肝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提供氧及营养物质。有研究表明,丹参注射液可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肝内微循环,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促进组织的修复[6]。

本研究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的症状改善及肝功能指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了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用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提高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仅有1例乏力、恶心,对症治疗后消退。复方甘草酸苷作用机制在于可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诱发IFN-γ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可对抗半乳糖胺所致肝细胞线粒体及核仁损害,加速肝细胞恢复[7]。而丹参可从抑制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炎性介质,抗氧化、抑制一氧化氮合成等作用而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8]。

复方甘草酸苷和丹参从不同的途径和机制对受伤的肝细胞进行保护和修复,从而促进了机体炎症的消退和功能的恢复。而且治疗费用低,很适合在基层医院的推广。

[1]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56-62.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

[3]彭文伟.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616-617.

[4]Kroes BH,Beudelman CJ,Vandenberg AJJ,et al.Inhibition of human complementbypgoycyrrhetinicacid.Imumnology,1997,90:115.

[5]宋方闻,李学俊,江元森.复方甘草酸苷(SNMC)对肝病理改变观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11):24.

[6]张广清.沈朝芝甘利欣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6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2009,49(29):94.

[7]张东坡,郭燕华,廖朝峰,等.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临床医药,2006,15(10):49-50.

[8]李萍,李术惠.苦参素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肝炎纤维化32例.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3):172.

猜你喜欢
甘草酸肝炎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