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器乐选修课教学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以大提琴为例

2011-08-15 00:45徐海燕
大家 2011年18期
关键词:大提琴声部节奏

徐海燕

高等师范院校所开设的器乐选修课,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2004年)的要求,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本科专业所设置的一门有选择性的必修课程。大提琴作为器乐课程中一个选修方向,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但是,在当今高师大提琴选修课教学中,教师较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较多强调学生个体演奏技术的学习,片面追求演奏技术和曲目难度,而忽视学生自身个性和能力,缺乏创新,更忽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笔者依据从事大提琴教学工作的经验与总结,将相关学科内容融入大提琴教学中,以促进高师器乐选修生更好适应21世纪对音乐教育人才的需求。

一、与《视唱练耳》课程的结合

笔者将训练学生视唱能力的方法融入大提琴教学中,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在大提琴实际演奏中对于音准和节奏的把握,以促进更好掌握大提琴基本演奏技巧。

(一)二声部训练

视唱教学中,二声部训练必不可少,其中,“卡农式”唱法是运用较多的一种训练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运用到乐曲中,也可运用到较枯燥的基本功训练中,在提高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也训练其音准感、节奏感和乐感,并锻炼重奏、合奏能力。

上例为音阶练习,低声部晚于高声部两小节进入,两个声部为三度音程关系,用长弓演奏。教师可将两位或四位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并提出要求:1、低声部进入不要太突然,而应逐渐融入进来;2、三度音程属协和音程,演奏时要互相倾听,注意音准和谐度,随时进行调整;3、长音演奏平稳,不要出现“大肚子弓”,换弓时不要出现音头;4、两声部要求音色统一,音量均衡,避免某一声部太突出。

上例为二声部乐曲训练,旋律起伏明显,两声部错开一小节,用长弓演奏。为加强乐曲连贯性,教师可将弓法稍作改动,以连弓形式进行演奏,一小节换一弓。学生在演奏时注意:1、合理分句与呼吸;2、拉奏每乐句起始音时,右手手腕略作上提,使运弓呼吸与演唱呼吸一致;3、两声部相互制约,一声部演奏三拍长音时,另一声部节奏可作为其内心单位拍,以保证两声部节奏统一;4、演奏长音时,音量适当减弱,让另一声部旋律显现;5、拉奏空弦音时,注意控制音量,避免音色不统一。还可将上例低声部整体移低五度,两个声部同时演奏,进行“和声性二声部”训练:1、教师要求学生看原谱并快速移调,二声部不以书面形式表示,移调后的乐谱全在内心;2、还可将主旋律移低三、四度,练习三、四度音程音准;3、学生可交换声部练习。通过以上练习,不仅训练学生的和声音准,还锻炼学生的移调和快速反应能力,为以后进入乐队奠定良好基础。

(二)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是音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是音乐的核心。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有多种训练节奏的方法,例如:在构唱调式音阶时,为了避免学生将音阶当做口诀式的演唱,可加入不同节奏型进行练习;在演唱曲谱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及感受不同风格的乐曲,教师可编创相应节奏型进行伴奏等。下例为不同节奏型的音阶训练,在巩固学生调式、调性感的同时,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各种节奏型的掌握。大提琴选修生在进行此项练习时,还可针对不同节奏型,运用不同弓段或者变换不同弓法。

由于教育部要求以及当前基本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在视唱教学中加入弹唱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笔者发现学生弹唱能力的好坏除了受键盘水平限制以外,绝大多数都存在伴奏音型过于单一、节奏感不强的情况。因此笔者在大提琴选修课教学中加入了以下练习:进行乐曲训练时,低声部伴奏音型可由教师提前编配,也可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行设计,运用不同节奏型组成合适的伴奏音型。通过此项训练,使学生伴奏音型得以丰富,节奏感知能力得以加强,弹唱水平也得以提高。

二、与《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课程的结合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是一门综合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的分析能力和适应普通学校音乐教学及校内外音乐活动所需的多声部音乐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鉴赏、表现及创作的能力。 “四部和声”是和声学的基础,它使和声音响更立体化,使和声效果更丰富。在大提琴选修课教学中,教师可利用选修课集体授课的特点,由教师指定一首练习曲或乐曲,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后按照和声功能进行的原则编配四部和声,然后在课上分四个声部进行演奏,熟练后并交换声部。由于学生所编配和声的不同,可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和声效果。通过训练,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得到较大发展,多声部音乐写作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并为以后大提琴曲目的编创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与《合唱指挥》课程的结合

《合唱与指挥》以合唱、指挥的理论与实践为教学内容,对发展学生音乐才能,培养合作协调能力,提高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合唱讲究各声部气口、呼吸一致,音色统一,避免个性化的声音,而音色的统一则与音量的大小、发音方式有着直接关系。在大提琴的重奏、合奏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此课程的学习特点展开教学。比如在进行重奏训练时,学生往往比较重视音高的和谐度,而忽视音色、音量的要求。有的声部音量偏大,造成声部突出,音量不均衡;有的声部不注意发音方式,换弓明显,以致音头突出,严重影响音乐的表现。教师一旦发现上述问题应及时指出,并给与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提示他们可按照合唱的标准以及凭借合唱的学习经验对自己的演奏更高要求。另外,在进行合奏训练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充当指挥的角色,在进一步锻炼学生指挥能力的同时,更有利于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体验和表现音乐。

四、与《音乐教学法》课程的结合

《音乐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音乐理论课,具有音乐教育基本理论与音乐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特点。教师可经常在器乐教学中鼓励学生进入教师角色,使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讲授大提琴的某一演奏技巧或针对某一乐曲的音乐处理时,可鼓励高年级学生首先在课前认真分析和理解作品,并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总结,然后运用音乐教法课中所学到的先进教学方法对低年级学生组织教学。授课之后,教师一定要针对具体问题给予正确的辅导。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训练,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大提琴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创新意识,还培养了学生阅读资料文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进行音乐教学研究的能力。

结语

大提琴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应用形式非常广泛,非常适合高师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合理有效的教与学,必将对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重要作用。对于高师器乐选修课中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必须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力求使器乐选修课程更加快速与健康的发展。

毛云岗.高师器乐教学现存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猜你喜欢
大提琴声部节奏
大提琴之味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节奏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轻快漫舞
怀抱大提琴的男人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
论爵士钢琴教学中的声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