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文化创新 推进互助文化旅游产业升级

2011-08-15 00:43司法臣
群文天地 2011年7期
关键词:土族轮子旅游

■司法臣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如何寓于旅游产品之中并体现“灵魂”的存在,却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文化不好把握。据学者讲,现在比较权威的文化定义有200多种。知识、信仰、艺术是文化;道德、法律、习俗也是文化;有的学者甚至将物质生产活动也归入文化的范围。可以说,文化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却又难以界定——而这正是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哈佛大学前校长罗威勒在谈到文化时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琢磨。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规范它的意义,这正像是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处不在。”既然文化无处不在,如何将文化赋予旅游产品之中,文化创新就成为关键所在了。

下面我就围绕坚持文化创新,推进互助文化旅游产业升级谈几点思考。

一、文化创新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前提

中华文化之所以灿烂辉煌,博大精深,得益于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有很好的包容性和极强的消化吸收能力,但我们在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提倡中庸和谐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文化创新的手脚。难怪有人说,中华文化自身的特点,使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也只能用于看风水,火药用于制作鞭炮和礼花。如果换个角度,那么指南针就不会只钟情那些阴阳先生,火药也不会仅制作供人观赏的鞭炮和礼花,更不可能将发明专利交给洋人制造枪炮挨洋人的打了。

文化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世界强国的重要标志。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文化风靡全球,乘机踏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其电子产品和文化产品如影相随同步登陆。以《聪明的一休》、《排球女将》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产品占领了中国电视频道的黄金时段,日本电影在中国众多影剧院循环播放,《追捕》的插曲“啦—呀—啦”也流行于大街小巷。到了90年代,韩国文化崛起,一时间,“韩流”袭入,直到今天还“韩风”不止。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实力的提升,中华文化才施展起中国式拳脚,但大多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层面。再看美国依靠现代科技优势和极强的创新能力,在不断地创造文化,又凭借超强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就像一台巨型的压路机肆无忌惮地向全世界压去。

美国迪士尼公司是由华特·迪士尼两兄弟在1923年创立的,现已是世界著名的传媒娱乐企业,1955年建成全球首个迪士尼乐园并于同年7月17日开业,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在此后不到60年时间,迪士尼乐园到处开花,不仅在西方大行其道,而且向东方进军的势头一直强劲。华特·迪士尼兄弟把严肃的教育内容,寓于娱乐形式之中,丰富有趣,真是难能可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人格化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这两个小精灵,不仅折服了西方人,早在30年前就落落大方地抚摸东方人的脸庞。通过复制、创新、移植等多种方式,把“一切都是动态的”、“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乐园”,1983年就落户日本东京并向公众开放。占地126公顷迷你型的香港迪士尼乐园在二十一世纪初落成。紧接着中国于2010年又给迪士尼乐园开出了在上海的“准生证”。迪士尼乐园的可复制、可移植的奥秘是什么?理由是创新,结论还是创新。

二、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关键

现在我们没有可能、更没有能力打造出像美国版的迪士尼乐园那样的文化旅游产品,更不可能创造出新文化。我们所能做的,应该做的,做得成的旅游产品,依然离不开民族文化这个根。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立足实际开展文化创新,精心策划,打造出吸引眼球的——人文景观;包装满足精神需求的——古寺名刹;实现体验目标的——参与型旅游产品。将古老的、藏于民间的美丽传说演绎、创作成为鲜活的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面游客的需求。

大家知道,鹿回头、天涯海角是海南省的两大著名旅游景点。鹿回头是策划者将一个美丽的传说演绎、加工、移植到风光秀丽的山崖之上的产物,美丽传说的渲染,加之自然美景的衬托,经过精心包装而打造出的一个文化旅游产品。这是把本来就美丽的自然景观赋予了它民间文化内涵,使这一人文景观更加灵性起来。民间文化的创新,巧妙的构思,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市场有效地推广,实现了策划者“传说美,风光好,游人如织”的初衷。

天涯海角原本是人们形容得很遥远的地方,也确实是很遥远,而的确又是一个值得一游的自然美景。在这里,文人墨客又赋予了它童话般的意境,加之策划者的创意、包装、推介,勾起了众人的向往。可以说,天涯海角,昔日的荒蛮之地,今天却成为:天下客,游天涯海角,络绎不绝的著名景点。

我们再说彩虹故乡日益红火、如火如荼的旅游业。首提从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元素中挖掘、创意而来的轮子秋,由于土族阿哥、艳姑在轮子秋上的精彩表演和上乘表现,一度引起轰动,享誉大江南北,为土族人民群众争了光,把土族文化通过轮子秋表演推向全国,在促进互助旅游业发展上真是功不可没。轮子秋已成为互助旅游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伴随着旅游发展和轮子秋表演日趋成熟,轮子秋表演连续五次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了第四、五、六届综合类表演项目一等奖。但由于多年对轮子秋结构、表演舞蹈创新不足,终于在2003年第七届全国民运会综合类表演大奖前止步,获得二等奖。

2007年,第八届全国民运会在广州举行,大会要求各省独有民族要报送表演项目,省民委向互助提出了选送土族表演项目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编排,新编排的表演项目不尽如人意,县上坚持仍选送传统的轮子秋表演。我是负责民运会筹备工作的,当时表示,如果选送轮子秋表演项目,但必须对轮子秋一字型(我把原来的轮子秋称为一字型)进行结构调整、包装,否则,只是完成了选送任务,不可能获大奖。我建议,将传统的一字型改造成十字型,伴舞表演动作进一步编排,人员规模在民运会允许的范围内增加,增强竞技性、技巧性、观赏性和对视觉的冲击力。县上的同志担心,打破传统结构,有无理由支撑?土族群众是否能够接受?我的观点是:轮子秋是在打麦场上土族青少年休息时利用车轮进行的娱乐活动,由于木质车轮的承载力有限,结构不可能复杂,也不可能一次参与很多人;现在演化来的轮子秋已经全部采用钢制结构,其承载力大大增加,而将其调整为十字型并没有改变轮子秋的表演方式和使用方法。为避免有异议,首先建议试制一个十字型轮子秋进行实验性调查。最后,在广大土族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土族历史上第一个十字型轮子秋在2007年诞生了。在第八届全国民运会上,十字型轮子秋表演项目也从综合类提升为技巧类,并毫无悬念地获得技巧类表演金奖。十字型轮子秋既保持了土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又迎来轮子秋新的辉煌。2008年,十字型轮子秋应邀参加北京奥运会表演,向全世界展示了土族传统体育文化。

青海是民族文化资源的富矿区,有许多独特的民族文化优势。第三极地理优势,是青海的世界级优势;绚丽多姿,丰富多样的地貌特征是青海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青海又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积淀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是青海的文化优势。这些都为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实施精品战略

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都需要品牌拉动。一个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只能是为别人打工,挣一个辛苦钱。就像国内企业缺乏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产品,只好为国外企业开展定单加工或贴牌加工贸易,产品的绝大部分利润被国外企业轻而易举地拿走。由于国内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金量低,因此就出现了加工出口一亿件衬衣才能换回一架波音飞机的不合理的怪现象。即便如此,你也找不到为你鸣不平的地方。旅游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品牌,就没有形成产业的可能,只能是在旅游产业的低端混口饭吃,不可能摆脱小打小闹的局面。“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你那里只要“有仙”、“有龙”,众多香客就会不请自来,香火定旺。因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实施精品战略,用文化支撑旅游、包装旅游、展示旅游、统领旅游。

青海文化旅游近年也有长足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名牌景点相继建成。像青海湖已列全国十大名湖之首,四A级景区。景区的成功得益于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最大的咸水湖,富有神奇色彩,有美丽传说和自然风光,加之地理位置特殊。宗教文化旅游景点塔尔寺,得益于它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喇嘛寺之一,历史悠久,在全国和东南亚享有盛名。塔尔寺具有名人效应,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喀巴大师诞生地,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艺术“三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就互助而言,土族是中国的唯一,是青海独有的民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具有独特性、唯一性,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互助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青稞酒文化、交通区位、宗教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也十分明显。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的本质特征是民族的根和魂,它最美的东西是自然的东西;最珍贵的东西是古老的东西;最具世界性的东西是民族的东西;最具活力的文化是民间文化。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开发文化旅游的基础。多年来,互助文化和旅游工作者以旅游资源为切入点,积极创新,拓宽思路,科学规划旅游线路,开发了像轮子秋、安昭舞表演等一系列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如反映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颂歌,中国土族大型歌舞剧《彩虹部落》,获得很大的成功。可以说,土族民俗文化旅游业已有一定基础和规模,良好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和一批具备核心品质的旅游产品在互助文化旅游中显出较强的生命力,为提升互助文化旅游发展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互助土族民俗文化旅游要有大格局意识、精品战略意识,着力建设文化旅游名牌景点,并将其纳入全省旅游长期发展规划之中。要站在全省旅游发展的大局上来考虑和审视、谋划互助文化旅游的未来;要理清思路、转变观念、突出重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面推进互助土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升级;要坚持“全面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科学有效地利用好具有土族特色的旅游资源,使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历史、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紧密结合,形成和谐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实现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互助要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实施精品战略,当务之急是要聘请旅游业界的专门家、高人,对已有的互助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和古籍研究整理成果进行遴选、演绎、再创作,把有开发前景、能培育打造成文化旅游品牌产品的研究成果尽快转化,把潜在的优秀人文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并逐步培育成旅游精品。特别要发挥品牌景点的辐射作用,逐步把品牌景点,建设成著名景区,让景区内的群众都成为文化旅游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人人都成为文化旅游的元素,实现旅游文化产业价值的最大化。

只要坚持文化创新,以土族原生态民俗民间文化为灵魂,以文化旅游名牌景点建设为核心,着力对已有旅游产品进行可行性的筛选、改造、包装,实现文化旅游产品的民族性与现代性有机统一。解放思想,博采众长,不守旧于文化,不固化于思想,敢于利用想象的翅膀,在科学利用土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敢于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科技手段,开发出真正具有土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只要做到了这些,互助文化旅游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猜你喜欢
土族轮子旅游
关于土族聚居地区汉、土双语教育实施概况
轮子
吃土族
梦想一只转动的轮子
旅游
神秘的土族人
香喷喷的轮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西部大开发与土族文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