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双扬原生态的迷“情”生活秀——解读池莉小说《生活秀》中来双扬的女性形象

2011-08-15 00:42李科凤
飞天 2011年24期
关键词:池莉多尔生活

李科凤

著名女作家池莉的中篇小说《生活秀》,获得了2001年小说月报评选的优秀小说奖,在读者中影响比较大。很多读者都认为“池莉写的就是我”,这样的阅读经验让人产生复杂的感受,轻松愉快伴着或心痛或心酸或怅然若失或沉思良久,让人把过去的生活重新审视一遍,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由陶红主演的电影版的《生活秀》,曾在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一举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三项大奖。池莉曾坦言《生活秀》是自己非常钟爱的一部小说,小说并不长,共有9章,人物也很有限,有名有姓的人物只有11人,除了来家4兄妹,再加上父亲来崇德、继母范沪芳,大哥来双元的老婆小金、儿子来金多尔、来双扬的情人卓雄洲、店中的九妹、房管所张所长,另外还提及了一个与小金跳广场舞的律师、张所长患有花痴病的儿子。作家采用了全新的视角,关注底层普通老百姓艰辛奋斗的真实生活状态,人物之间错综的关系与现实的物质意识紧密联系,奏出时代的音符;用平民意识观察、感悟、体味生活,将沉重、平实、困惑的现实人生纳入小说主题之中,并采用平民话语讲述平民平庸的日常生活。

《生活秀》的主人公,来双扬是经济转型时期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一个独特而极具魅力的人物形象,她在小吃街上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引来食客无数,然而与此同时她也经历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种种变故,深切体会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第一,与家人的亲情:剪不断,理还乱。来双扬上中学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妹妹还小,最小的弟弟刚刚降生。她为了生存,她开始摆摊子谋生,把自己和弟弟妹妹养大,在挣扎中,她学会了许多东西,这使得她在个体经济开始出现的时候成为第一批创业者。她曾经努力想把弟弟久久培养成一个音乐家,因为在她的心里,久久是最好的男孩,但她的溺爱使得弟弟并不把她的期望当做一回事,相反地,背离了她的初衷,与她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她想把哥哥的儿子培养成材,了却她自己没有读到书的遗憾,但哥哥和嫂子却整天惦记着她住的老房子,侄子竟成了他们手中锋利的“武器”。在来双扬走过的路上,留下了辛酸的心理印迹:情感上的孤独、家庭责任的重负、对自己未来的茫然使得她看似优雅的举止带着浓浓的伤感,时而想如释重负,时而想承揽所有的责任与义务。她把多尔当作自己的孩子,在多尔身上寄托着自己的全部柔情与希望,但当多尔看到“大姑”和自己的母亲大打出手的时候,多尔受伤害,来双扬心理更受到极大的伤害;她把久久也当作自己的孩子,久久的堕落几乎就等于她自己的失败;她把阿妹也当作自己的孩子,也几乎把她打造成为另外一个自己,但是为了房子,她交出了阿妹。15岁时就挑起了抚养弟妹的重担的来双扬,在吉庆街摆出了第一个个体摊子,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可是,长大以后的弟妹并没有很好地报答双扬,弟弟双元吸毒,在电台做编辑的妹妹双媛一心要曝光吉庆街的个体摊档。

在来双杨的身上,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和生活的艰辛,她有可爱的一面,也有尖刻的一面,有理想的色彩,也有世俗的痕迹,她有时候愿意为别人做事,有时候又担心受骗,想法和行为经常是变化的、矛盾的,她的外表上是一个漂亮、外向、张扬的女人,但内心孤独、矛盾、犹豫。作为一个女人,来双扬失去了很多,而自己却和吉庆街一起成了这个城市的绊脚石,不断地被曝光、被追踪。来双扬的艰难与辛酸,不是一般的生活中的烦恼和困难,而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说不清、想不透的亲情苦恼。

第二,与阿九妹友情:传统与偏见。关于来双扬与九妹的友情模糊而明晰。来双扬眼里的九妹:乡下妹子,没钱,没背景,文化素养低,在吉庆街自己的店里生活不过几年时间,向往都市生活,向往金钱的引诱,幻想着成为来双扬并嫁给久久;书中有句写来双扬的心里话:“她是在利用九妹,可九妹也利用了她”。来双扬为了弟弟、侄子和自己的将来,必须得到老房产,于是情愿低头亲自拜访自己一向反对与父亲在一起的范沪芳,又需要张所长的同意,需要九妹嫁给张所长的傻儿子来达到互利目的;而九妹一直迷恋久久,来双扬就需要让她死心。于是来双扬特意让九妹看她携毒和她一起探访久久。九妹在目睹了久久的现状——英俊的模样不在了,呆滞的眼神、萎靡不振的躯壳里只有毒品的魅力和姐姐扭曲的关爱,九妹的希望犹如肥皂泡般破灭了。在来双扬的催促与劝说下,权衡利弊,九妹终于答应了婚事。接下来,来双扬的一切也如愿以偿。九妹没机会嫁给都市优秀的男性,嫁给了张所长的傻儿子,吃穿不愁,又能满足她对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家写生活的细节总是客观冷静、细致入微的,但是有时不免刻薄,就是总让小说的角色有些淡淡的不幸或悠悠的悲哀。幸好九妹在无奈和没有选择的生活后,总算得到了她物质补偿和一丝温情的结局,比如拍婚纱照时张家傻儿子流露出对九妹这媳妇的疼爱。这些人生故事,很现实地告诉我们生活不为人左右。来双扬带着偏见的思想——瞧不起九妹,同时为了弟弟和自己的利益,极力游说安排九妹嫁给张所长的傻儿子,不得不把九妹当作棋子走出有份量的一步以求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第三,与卓雄洲的爱情:理智与虚幻。关于来双扬的爱情生活,她一直在主观地努力着:最初她嫁给了一个大学生,因为“那时候就觉得大学生好”,但是这段婚姻除了留给她一段不清晰的回忆和一本托尔斯泰的《复活》,再没有别的。一个叫做卓雄洲的男人,天天光顾来双扬的“久久”酒店,一声不吭地坐在旁边,吃着鸭脖子,喝着啤酒,欣赏着来双扬的一举一动,暗暗爱慕着来双扬。卓雄洲情不自禁地被吸引着,他象在欣赏一件艺术品一样看着眼前这个卖鸭脖子的女老板,他有一种极其强烈得到她的欲望,但是他表现得又极其冷静沉着。他想点燃这支优雅的香烟,狠狠地吸两口,眼前的女人就和她手里的那支香烟一样散发着一股不可抗拒的气息,他知道点燃那支香烟就等于点燃了那个女人的欲火。

对卓雄洲的爱慕之心,来双扬心知肚明。她不对卓有任何抵触,甚至在不得不面对的时刻,在对卓雄洲有了一点好感的前提下,她甚至决定献身以感谢卓雄洲的关爱。二人宾馆独处时,卓雄洲对来双扬倾诉着爱慕,于是也导致了他们的分手,因为来双扬发现卓雄洲喜欢的不是她,卓雄洲喜欢的是他心中幻想出来的一个完美的女性,并把这个幻想寄托在了自己的身上。来双扬细微的心理改变使得来双扬意识到两人都不是对方互相衷肠的那个人,接下来雪上加霜的尴尬交欢。卓雄洲是一个商人,商人的眼里只有既得利益和不可错失的良机,商人的本质就是利益的获取,没有利益就没有价值。卓雄洲在来双扬这里获得了享受的利益、欣赏的利益、占有的利益,一旦这些利益结束,便注定了来双扬爱情梦想的破灭,向往传统美好婚姻生活的虚幻影像就会消失殆尽。

来双扬虽然精明能干,却始终没能理清自己的情感生活,在小说结尾也没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与家人的亲情、与阿九妹的友情、与卓雄洲的爱情状况,一直生活在迷“情”的生活秀里,她看不清楚自己想要寻找的出路在哪里,迷失在自我的“迷情”状态中,只能“生意就这么做着,人生就这么过着。雨天湖的风景,吉庆街的月亮,都被来双扬深深埋藏在心里,没有什么好说的,说什么呢?正是日常生活中那些无法言表的细微末节,描绘着一个人的形象,来双扬的风韵,似乎又被增添了几笔,这几笔是冷色,含着略略的凄清。”一如既往地过着“原生态”的生活,无论是明天,还是后天,大后天……

猜你喜欢
池莉多尔生活
池莉的存在主义
池莉爱惜吃相
池莉教女
102岁老科学家不领薪水坚持上班
生活感悟
池莉出版首部诗集《池莉诗集·69》
无厘头生活
印度 圣母节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瞬息间是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