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游记

2011-08-15 00:42杨树森
飞天 2011年7期
关键词:票子梅子钞票

杨树森

景区游记

高香

某公司财务总监白大友要出趟差,本来是他和总经理一起去商谈一笔业务,结果出差前总经理另有要事,白大友只好一人去出这趟差。对他来说这其实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可以趁机悄悄地带上家属游玩一趟。

白大友的妻子梅子早就听说丈夫出差的那个地方是著名的风景区,她一直想去那里旅游,无奈她下岗在家,有的是闲时间,却总没有出去的机会,这次白大友决定趁自己一人出差之际带上她,她欣喜若狂。

对梅子来说,老公虽然精于财务,熟念钱经,她自己却笨拙到家,和老公刚一分手就遭遇骗局。在火车站候车时,梅子去车站外的一个商店买零食,有人拿着一张百元钞票央求和她兑换零钱,梅子好心帮了那个人,当她回来把那张百元钞票交给大友时,大友一看竟是张假钞。

梅子认为自己太愚笨,这次出行让她心情不爽。

在久负盛名的风景区松鸣山大佛寺,梅子又遇烦心之事。大友和梅子刚踏进寺院大门,就有一个身披袈裟的和尚笑脸迎上来:“恭候施主远道而来,本寺乃千年古刹,福泽深厚,保佑世人,凡来进香者皆大吉大利,发财进福。”大友和梅子被说得满心欢喜,不禁心中暗暗说佛可真好。和尚引二人步上台阶,口中念念有词:“一步登高步步高,财利功名好运到。”走进大殿,和尚问他们:“你们说佛好不好啊?”

“当然好。”大友和梅子同时答道。

和尚送上香烛来说:“那就给佛烧个六千元的高香吧,六六大顺嘛。”

“六千块钱!”大友和梅子瞪大眼睛,半晌才说,“那太贵了。”和尚还价道:“那就四千吧,四季发财,四喜临门,四通八达,也算吉祥。”

大友和梅子为难地相互看着,梅子摇摇头说:“四千也太贵了,我们没那么多钱。”

大友也说:“再便宜些行不行?”

和尚一脸的不高兴,说:“在佛面前是不能讲价钱的。”说着,和尚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一个POS机说,“你们带的现金不够可以刷卡。”

梅子还在红着脸解释:“师傅,我们真没有那么多的钱……”和尚蛮横地打断她:“你们心不诚,佛怎么保佑你们?这位女施主,心不诚会有大灾大难的。”

听和尚这么一说,梅子吓得脸色都变了。大友一看和尚玩起了横的,心想,反正银行卡是不能出示的。大友在脑中思谋着对策,他忽然想到自己的包中装有单位的空白支票,那是出差时走得急,忘记取出放在单位的。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说:“我们没带银行卡,不过我有支票,给你填张支票吧。”

和尚一下子眉开眼笑,说:“那好啊!我早就看出您是位大老板。”大友从包里取出一张空白支票,潇洒地写上六千元让和尚过目。和尚喜出望外,直夸大友的字写得漂亮。

大友写好支票后,冷不防从兜里掏出打火机将支票点燃,他不慌不忙地对目瞪口呆的和尚说:“这一烧佛才能收到,估计不多时佛就收到钱了……”

鹦鹉

这次和丈夫旅行遇到的一些事让梅子一直堵心。在车站为别人换零钞损失了一百块钱,在松鸣山大佛寺又遇了个诓钱的和尚,一路劳顿不说,吃的住的都不如家里,花费还高。大友和梅子决定再逛一逛邻省著名的松云岭野生动物园就返程回家。

松云岭野生动物园让大友和梅子开了眼界,从来没见过的各种动物在这里可以近距离地接触,甚至用手触摸或与动物拍照。最让梅子喜欢的是园中那只乖巧的鹦鹉。

这只鹦鹉有一身漂亮的羽毛,一张巧嘴惹得众人纷纷围观。大友和梅子刚走到跟前,就听到鹦鹉向他们问好,可爱的小嘴发出脆生生的声音:先生好!小姐好!

这只鹦鹉很忙,向他们打完招呼后就去接待其他客人。鹦鹉在这里有两个任务,一是向来人问好,二是将游人手中的钞票用嘴巴衔到身后的箱子里。大友见游人几乎人手举一张百元钞票,灵巧的鹦鹉从人们手中衔走了钞票就飞到箱子上方往里一放,回说一声谢谢。最让人怜爱的是这只小精灵会对年轻的女子说:“小姐漂亮!”声音十分悦耳动听。

多可爱的鹦鹉,它会认人啊!梅子想。

梅子掏出十元钱举得高高,鹦鹉几次从梅子面前飞过,都对她视而不见,梅子不知这只精灵只认百元的票子。她又换了张面值五十元的票子,鹦鹉还是不理会她。梅子有些失落,一旁的大友递过来一张百元的票子,不一会儿,忙碌不停的鹦鹉终于光顾了梅子。

梅子立刻心中欢喜,笑颜如花。她即将看到这只可爱的鸟儿用翠黄翠黄的小嘴叼起她手中的钞票,然后她会听到悦耳的谢声,说不定还会得到一句赞赏:“小姐漂亮!”

梅子充满期待满心欢喜地举着票子,鹦鹉在瞬间衔走了梅子手中的钞票,

梅子还没听到谢谢二字,放钱的箱子突然报警了:假币!假币!假币……

在场的人都一脸惊诧,遂将目光投向梅子,梅子的脸红到了脖根。这时大友拉起梅子向外走,边走边怒气冲冲地嚷嚷:“谁说是假币!明明是真钱!”大友脸红脖子粗地怪怨那只鹦鹉,“放这么个小东西在这里糊弄人,得了便宜还卖乖,去!”

不料有个管理员模样的人从人群中走出来指责大友:“你别自作聪明,我们那个装钱的箱子就是个特制的验钞机,专门防你这种人的,这与那只鸟儿没有关系。”

大友尴尬得恨不能钻进地缝,他给梅子的那张百元票子,还是梅子来时在车站给别人换零钱换来的假钞。他原想随便就将那只鹦鹉糊弄过去,把那张假钱花掉。谁知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在这里栽了。到了时代的复杂性,外部世界的剧烈震荡与巴子营这个时空范围的相对稳定,形成了“坚守与溃退”的最佳反应场。

在惊天动地的激水、拍皮、入庙、挨鞭、改名之后,普通农家子弟余大喜(余土地)完成了与以往28代紧皮手一样的从人到神的重塑。这套仪式在凉州这个远离外部同化的净土上已经延续了千百年之久。封闭的文化空间,使得风俗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对土地长时间的依赖让巴子营的人们格外重视紧皮手这个活土地爷。然而仅仅对土地的崇拜是无法让人们在自然条件相对薄弱的西北生存的。因此,任何对自然的期许都会被加入到风俗中去用来引领后人。东塘子边盛大的激水仪式是巴子营人对水崇拜的投射。西北地区广泛的缺水状况,使人们沉淀出了克制而又渴盼的情感,“每逢巴子营放水,先注满东塘子,再浇麦田,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则”。在巴子营人看来,水是活命的基本保障,“塘子里不能洗衣服,不能饮牲口,更不能洗澡,如果妇女来了月经,绝对不允许到东塘子打水。”然而这些留存千百年的风俗,在时代的洪流中成为了所谓的封建迷信而被鞭挞,巴子营人千年的信仰面临着崩溃的危机。

信仰的消亡是渐进的,甚至需要几代人的更替,因此巴子营自身的“坚守与溃退”则需要在较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才能完成,正如紧皮手的产生和对水资源竭力保护的风俗,都是在一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慢慢发展而来,可是外部世界的剧烈变化让巴子营被动地卷入到了迅速上升的时代涡流中,这才使得何三、余土地、陈二、何菊花、王秋艳甚至包括瞎老太太等人物的命运极端起伏,他们是社会转型时期承受阵痛最多的人,这也是一种必然。

土地是无声的,而依附在其上的人和事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脚下这片大地的恩恩怨怨,文学则成为了一种载体。社会需要发展,需要进步,人类的群体记忆需要珍存,需要继承,而这些恰恰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作家李学辉就坚守在凉州这片醇厚的土地上,用双手在文学的天地中挥洒驰骋。

评论责任编辑 子矜

猜你喜欢
票子梅子钞票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为啥不跟我
假 钞
还钱
想念
头发
播种
生命的价值
药票子
“钞票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