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表达的特征与口译能力的提高策略探究

2011-08-15 00:45亢志勇
大家 2011年18期
关键词:口译英语口语学习者

亢志勇

(亢志勇:黄河科技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融合,对口译人员的需求也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口译人员的任务就更显重要。口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两种思维的相互转换过程。这就要求口译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了解对方的语言文化与本国语言文化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口语表达的标准,探讨口语表达的特征与口译能力的提高策略对口译人员的启示。

一、高质量的口语表达应该达到的标准

第一,在这一方面,摆脱汉语思维的影响是用英语言语迅速反应的前提,而直接从听力资料中取出词语迅速变为有意义的英语,是迅速与准确兼而有之的要求。至于准确本身,还要求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情,这和扩大知识面与话题选择,和靠日常练习变消极词汇为积极词汇,都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二,只有不假思索,才能让语言随着思想和感受自然流畅地出来,惟其如此,也才能出语迅速而且连贯。这里的流畅和连贯指的是语言与思维同步进行,不是绝对地无停顿和不间断,犹如儿童背书一样,反倒不自然。在语言的要求方面,连贯和流畅要求用较复杂的较长的句子表达相对较连贯的复杂思想,而不是只能用I(我)开始的简单句说话。学会用连接词和填充音(如Well,you see,you know等),也是避免交谈中断的手段。

第三,出语自然,礼貌而适当是语言交际的需要。适合各种场合、各种关系、各种话题,各种任务与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是相互有关的,即只可以选择的表达方式较多,才能从中找到最好的表达方式。不卑不亢几乎是语言交际的极致状态,似乎完全没有了语言的障碍和困难,也不用太多的关注表达本身的问题,完全的自动化了。

二、英语口语表达中的文体特征问题

英语口语的范围很广,可以包括会谈、演说、报告、辩论、讲解、日常谈话等等。它们所表现出的语言特征和风格色彩并不完全一样,而且都各自受到一些复杂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显著的区别是:有些说出来的话是事先酝酿好的;有的则是脱口而出的;有些话语是书面语文本的口头表达结果,有些则是即兴创作的。但是最能体现口语的语言特点的是非正式场合的日常谈话。这种日常谈话英语是英语中最自然、最生动的一部分,它在口语中占的比重最大,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它进行交际。因此,把这一文体的语言特点加以分析讨论,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了解英语口语文体,而且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整个英语语言的认识。进而有助于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综合以上所述的英语口语的文体知识,英语口语无论从词汇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句法特点来分析都存在明显特征。英语教师与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口语语体的这些特征的认识对提高英语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英语学习者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培训这方面的能力,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应该从词汇和句子结构两方面来分析:

(一)词汇问题的处理

第一,英语词汇中有各色各样的词和短语,但口语交际具有即时性,需要立刻做出相应的应答。由于口语交际的这种条件限制,在用词上不容许精挑细选,也没有时间让我们去琢磨在说话的时候该用这一个词还是该用那一个词,也许一时不一定想起最贴切的词语,因此,口语词汇比较通俗、浅易、简短,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

第二,英语口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语气词、感叹词,用来表示说话时说话方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用作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和谈话对方的言语信息的一种反应,是口语中特有的现象,较充分地反映人们对信息的感知程度及其相应的情感态度。

(二)句子结构问题的处理

日常交谈中不允许有过长的停顿沉默,谈话的内容没有事先的准备,全是随想随说;而且说话人还要观察对方是否在听,是否感兴趣,以便决定是继续说下去还是转移话题。这就使谈话人不得不把语句结构变得简单,容易组织,容易理解,使听话者能有更多的精力注意谈话的内容。因而,也就形成了口语体的句法结构特点。就句子结构而言,在即兴交谈的口语体中,句子呈现出来的最大特点通常是简短,语句松散、自由、灵活。英语口语体一般不用分词短语形式和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而用单独分句。

第一,在即兴交谈的口语体中,一句话还没说完,就又开始另一句话,这种现象极为普遍。也就是说有很多句子是不完整的。省略句在日常口语中,使用的频率极高,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主要句法手段。口语句子里可省略的部分很多,有时可以同时省略句子中的几个部分,这与日常交际的语境分不开。

第二,口语中经常使用的缩略形式以方便交流,而不会觉得生硬,格格不入。缩略形式的使用大大的简化了英语的句式、促进交流。其目的就在于通过简化语言形式,强化交际中的信息密度,以提高交际效率,适应社会生活节奏。日常交谈时,由于发音很快,把两个单独的词连读成一个词,省略其中的某些音,出现一些缩略形式,如I'll ,He's, I'm, didn't, can't, I'd等。缩略如重复一样,符合交际的经济性原则,可以省时、省力,以保证口语交际的及时性和快速性。

(三)英语口语文体知识对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启示

目前,在我国的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培养的很多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并不太理想。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进行实际口语交际时,往往无法根据具体的语境、交际形式与交际目的需要在词汇与句型方面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比如讲起英语来,往往过于郑重,而不太会进行亲切、随意的交谈;应该严肃时,用语有时又过于随便等等,因而表达很难作到得体(appropriateness)。

综合以上所述的英语口语的文体知识,英语口语无论从词汇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句法特点来分析都存在明显特征。英语教师与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口语语体的这些特征的认识对提高英语学习者口语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英语学习者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培训这方面的能力,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口译能力的训练策略

(一)加强记忆能力的训练

口译工作对译员记忆能力的要求很高,拥有良好的记忆力能够大大助益口译工作的发挥。在记忆力训练问题上,有经验的译员通常具有一份适合自己的记笔记方法,如一些简单明了的符号、记号、数字等等,只要自己明白就好,不要求笔记的形式。另外,在口译工作准备过程中,整理出过往常见的词汇及表达形式非常重要,如一些领导在发言时的套话模式,新闻记者招待会中常见的提问与回答模式等等,这样可以在口译中做到有备而来,脱口而出,既保证了翻译质量,又能够使翻译中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大大加强了译员的自信心。

(二)充分做好工作前的准备

在口译中,认知知识同辨识、理解和记忆的压力成反比,即认知知识越丰富,对主题越了解,翻译中各种压力越小。具体说来,在接到某一专业的口译任务时,译员应及时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了解其基本理论。准备好各种有关的背景知识、设法了解翻译项目及内容,如项目名称及内容、相关的专业词汇、缩略语及中外双方惯用的表达方式,尤其要注意双方发言人谈话的特点惯用语等。除此以外必不可少就是一个上下翻页的笔记本,以及墨水充足的笔等等,做好准备工作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功效。

[1]杨恩堂,姚秀清.英语口译技巧[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5.

[2]刘和平.翻译的动态研究与口译训练[J].中国翻译,1999.4.

[3]王大为.现场汉英口译技巧与评析[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猜你喜欢
口译英语口语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基于中国英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的典型口译活动分类探究∗
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英语口语交际中的应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