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政治课教学艺术浅析

2011-08-15 00:45姜富琴
大家 2011年18期
关键词:政治课板书教学效果

姜富琴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教学的艺术性已经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教学艺术在政治课教学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针对这些特点,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把政治课上得更生动一些,更鲜活一些,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除了认真钻研教材,更要讲究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效率,焕发课堂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下面就中职政治课的教学艺术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一节课开怎样的头就能讲出怎样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质量问题。精彩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投身到学习中来,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集中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老师熟悉教材,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逻辑关系,创造出一种有特色、有情趣的导入。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新旧知识联系的提问法、引人入胜的激发兴趣法、情景设问法、设疑导入法等等,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文化素质较低,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经常采用情景设问导入、情趣导入。例如:在讲授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时,首先播放了《钞票》这首歌,歌词中罗列了钞票的种种奇妙之处,音乐结束后,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乘机及时导入,货币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让人为之疲惫,为之欢乐,它是怎么产生的?又是用来干什么的?结果这节课讲完后,学生影响非常深刻。在讲消费者维权这一节时,首先播放了梅花K药品对陈桂兰所造成的危害,从使用前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变成使用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给家庭生活笼上一层隐影,全家人为之痛苦流涕的场面,很多学生看到这一幕情景时,眼眶盈满了泪水,然后我用沉痛的语调及时导入:“同学们,我们谁也不愿看到这样的一幕,然而在生活中这样的一幕终究发生了,而且时常发生,我们做为一个弱势群体——消费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须操起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那么消费者究竟有哪些权益,怎样维权,维权的途径又是怎样的呢?这样一导入,学生就觉得学习太有必要了,然后就非常的认真听讲了。

二、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它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是一种专门行业的工作用语。教学语言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语言就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武器。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和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反馈,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对学生的个性的熏陶、感化,组织教学,还是引导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和创造性活动,都必须借助教学语言,只有通过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多种感官、神经系统和大脑积极的活动,特别是视觉和听觉,才会为他们所接受,起到语言的交际作用,使获得的感性认识继而实现理性的飞跃。对于政治课教师来说,要想改变政治课堂枯燥、抽象、沉闷的旧貌,使政治课充满艺术魅力,就必须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品位,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艺术,实现政治课教学的艺术化。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教学语言需要有它独有的风韵格调。教师要想讲好课,必须讲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要使自己的语言感人,就应当在语言里倾注激情,只有情深,才能理透,才能感染人。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展示感情,教师要用饱含真情的语言,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并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引起心理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感知教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起到促进思维,巩固记忆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和表现形式,好的板书设计具有提纲絜领,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和知识结构,增强教学效果节奏感,集中学生注意力,达到审美教育的作用。因此,板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室切忌在教学过程中,在黑板上大段大段地抄写理论概念,这样做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平时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提纲式、图解式、重点提示式等形式,力求条理清晰、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如在讲解“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框时,板书就写了9个字,即“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这样不仅让学生从宏观上系统的把握了本课的知识体系,而且从微观上明确了个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总之,只要教师能够在上课之前从内容到形式对板书进行精心设计,课堂上又能够细心书写,注意板书层次、布局和条理,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板书来。板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教师去精心雕琢;板书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教师去研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探讨这门学问,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四、课件运用艺术

政治课是许多学生感到枯燥的课程, 长期以来, 政治课教师既感到“书难教”, 又面临“学生不想学”的尴尬局面。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 从内容上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 从形式上也可丰富学生的视听,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 为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 提高其认识能力和课堂学习效率。要使政治教学能理论联系实际, 就要求政治教师比其他科目的教师要更具有超前意识, 根据教学内容去收集新材料,发现新知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把网络资源与教材知识进行整合, 可以收到传统教学所没有的教学效果。而这一切, 在网络进入教室后将显得更为方便了。从网上获取信息来丰富教学内容, 是教师常常采用的方法。有了网络,教学内容得以充实、丰富和深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但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运用时一定要适时、适度、适量, 要服从于整个教学过程的需要。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必须符合教学的直观性、现实性的原则;运用时应遵循教学规律,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要体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有间的课堂结构美;突破时空、回味无穷的教学意境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让学生在艺术和谐的情景氛围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开发思想,启迪智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结语

课堂教学以“导入”开始,以“结尾”结束,因此课堂结尾也要讲究艺术性。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堂收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设计得好,则能达到“课断思不断,语断意未停”的境界,教育功效事半功倍;反之,如果只有良好的开头和成功的过程,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尾,则会降低教育教学效果,使整个课堂课黯然失色。一个精彩的结尾不仅能深化和巩固学习效果,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政治课教学要吸引学生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打破教学常规,讲究和追求政治课的教学艺术,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的、切合实际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使课堂教学的艺术成为开启学生思维之门、打开学生知识之窗的钥匙,最终实现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1]黄通能.浅议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语言艺术[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凌坚.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语言艺术[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8.10.

[3]康秀华.谈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语言艺术[J].思想教育研究,2006.4.

猜你喜欢
政治课板书教学效果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