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与阴柔的协奏 生命欢腾的乐章
——王维诗之“松”与“石”意象探究

2011-08-15 00:42刘明罡河北大学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名作欣赏 2011年5期
关键词:标点全集王维

⊙陈 娟 刘明罡[河北大学文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阳刚与阴柔的协奏 生命欢腾的乐章
——王维诗之“松”与“石”意象探究

⊙陈 娟 刘明罡[河北大学文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苏轼所提出,现已成为研究王维的学者们的公论,由此而衍生出对王维主体性格柔弱或崇尚阴柔美的不全面的认定。本文在全面考察《王维全集》的基础上,以其诗中经常出现的“松”、“石”意象为切入点,结合其传统儒家、佛教、道教思想于诗境中的渗透,较为深入地揭示了王维主体性格柔中有刚,且阳刚占主导地位的观点。

王维 松 石 意象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主体性格柔弱,崇尚阴柔,故而田园诗写得很美,多作“落花”、“花落”之语云云。但他性格中更多的是刚强,是柔韧中显出刚强。这种人格、风格于其诗亦多有反映。其相当数量的雄浑豪放的边塞诗且不要去说,就是其优美的田园诗和一部分归隐诗也通过“松”与“石”的运用表现其坚韧顽强和刚强的品格。

一、“松”与“石”意象兼用,表现主体性格之坚强

中国文人素有爱“松”的传统,其根源于君子“比德”的思想。孔子曰:“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是中国文人心目中伟岸的君子,松又位于“岁寒三友”松、竹、梅之首,格外受到士子文人的青睐。比之一般的士子文人,王维尤爱松。他曾作《新秦郡松树歌》赞美松之品格。其诗云:“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①王维赞美具有生命力的“青青山上松”,他以“松”为友,“数里不见”,乃“心相忆”。他是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真心实意地爱松,与君子的“松”达成共识,“此心”,是儒学的一个理论范畴,即“仁、义、礼、智”之心。王维对松以“此心”相许,可谓与“松”心心相印,因此,有“此心向君君应识”之句。王维是在与“松”对话,说明其主体与“松”有着共同的精神气质。“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所谓“高且闲”指“松”之“高洁”、“闲雅”的外在风貌,这种风貌不同凡响。“亭亭”是“玉立”之貌,这种风貌超凡脱俗,迥出“浮云”之外。王维以“浮云”隐喻“凡俗”,足见松之高洁、闲雅之态。一首《新秦郡松树歌》足以表明王维发自内心的对松由衷的热爱和赞美。王维在他相当数量的诗篇中大量使用了“松”意象。除单纯的松意象之外,还使用了“松柏”这一合成意象,除“松柏”外,他还使用了“杉松”、“青松”、“长松”、“古松”、“松风”、“松韵”、“松声”、“松溪”、“松叶”等意象,与其他意象组合,构成了王维诗的独特的“松”(柏)意象群。

《王维全集》中有相当数量的“松”意象与“石”意象对应使用的情况,如:“悦石上兮流泉,与松间兮茅屋。”⑤两句诗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图画:石上有悦耳动听的泉水,松林间闪现出一幢茅屋。茅屋与松树的出现不仅是他心中构图描写的需要,更是对隐居生活作高情雅致的表现,在诗人心目中松树是高雅的象征。松与茅屋并列,将隐居生活抬高到极致。又有“闲花满岩石,瀑布映杉松”⑥,“闲”字表现出他在辋川隐居时的闲适心情。“闲花满岩石”,岩石多么坚硬,“闲花”是那般柔美,以柔美对坚硬;“瀑布映杉松”,以水之流动对松之安稳,构成和谐自然之美,唱出动与静协调的赞歌。这都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以“闲花”和“瀑布”暗示出岩石的坚硬和松树的顽强。

王维这种以软衬硬、以柔喻刚的反衬法是其一贯的表现方法。这种表现方法主要是突出主体性格,即柔韧中有刚强。从王维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心路历程是十分复杂的。八年辋川隐居生活,又逢丧妻打击,没有顽强的意志就会彻底沉沦。他希望着,他坚持着,终有“迥出浮云间”的那一天,这种“韧”的精神,这种坚强的意志,通过“松”与“石”意象的对应设置,通过反衬的方法,都于其诗中折射和反映出来。

二、“松”与“石”意象兼容,深喻宇宙生命之欢腾

王维诗中“松”意象与“石”意象的兼容,并存于其诗中,往往于上下句同时出现或间隔出现。如果说这是诗家所说的“对仗”手法的话,尚嫌不工。按照《诗律启蒙》的说法应该是“绿竹对苍松”。王维诗中不作这样的对仗,从思想意义来说,他就是要用“松”与“石”相对。为什么作这样的相对呢?如上已作了较为深入的挖掘,这种挖掘,只是从儒家思想角度切入,而王维的思想品格不仅仅局限于儒家思想的一面,更多的是佛教禅思的修养。素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其诗思中多的是佛禅的辩证理性思维,多的是生命的意识。但他又与一般的哲学家的思维不同,而且与普通诗人有异。因为他是诗人兼画家,诗人与画家这双重艺术角度,又使其辩证的理性思维渗入到诗思之中,使其善于从诗画一体一律的角度切入,情理交融地思考问题,并于其诗作中表现出来。

《旧唐书·王维传》说王维的画“笔纵潜思,参于造化”⑦,又说“画思入神”,被推为文人画的始祖。他的诗更是语言典雅,风韵翩翩,深受世人喜爱。王维诗与画都讲究立意、用意,都讲究由物象转为意象,并由诗或画表现出来。王维为诗,选择的意象也是从绘画着眼。诸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⑧、“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⑨、“飒飒松下雨,潺潺石上流”⑩、“山静泉愈响,松高枝转疏”⑪。松与石都是文人士子喜爱之物,以松与石入诗是很自然的。从画意角度画棵松树,再就得画上石头才很恰当。如上所引诗可以看出来,王维使用意象如同画面构图一样,有内有外、有上有下、有高有低,很好地表现了主体思维中的审美空间。“明月松间照”,月光照在松林里面,恰似一幅油画中的一片松林里折射出月光,有内外分明的两个层次;“清泉石上流”又与“明月松间照”有上下两个方位的对比;“声喧乱石中,色重深松里”,不仅有内外之别,还有远近之异。水的声音是由冲击乱石之处发出,这优美的声音是多么动听啊。而“色重深松里”是诗人以画家的目光看远处的松林产生的审美效应,声音与色彩搭配,听觉效应与视觉效应共同起作用。尤其是“色重”一词更是画家的术语在适中的使用。以泉水叮咚奏鸣反衬松树之凝重,真绝妙之辞。这种绝妙之辞,是作为诗人又兼画家的王维其审美意识的独特反映,这些诗句可以说是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最好诠释。

除此之外,这些诗句还很好地表明了王维诗思的动静观。动与静本是哲学理念,它不仅存在于物象的状态中,更存在于生命力的表现中。王维以松之静,石之静衬托溪水、瀑布、雨水的流动;又以其流动反衬松之庄严与石之安稳。这种辩证思维在诗中的理性渗透以及诗与画的交融,是其“诗佛”的独特的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的表现,也是其诗人画家审美心理的独得,是其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的合一。

宗白华先生曾云:“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的心灵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与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二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⑫这是宗白华先生以西方哲学的观念对中国人的心理阐释。实际上,庄子的《天道篇》对“虚静纳物”、“澄怀观道”早有说明和阐释。当诗人兼画家的主体心灵极淡泊极虚静时,自然会有最灵敏最真实的这种心理感受。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澈的月光在松枝间筛洒,清泉在石上静静地流,只有忘却时间和空间的人才有这种动静感受。换言之,只有心底彻底去蔽澄明透彻之王维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而“声喧乱石中”的溪水之声,更反衬出创作主体心灵之静。至于“飒飒松下雨”以微动表现“潺潺石上流”之反衬,更是美妙无比。只有心灵“静到极处”之主体,才能描摹大自然这样微妙的生命的跃动产生的变化。不仅仅是“清泉石上流”、“声喧乱石中”这样显著的运动,王维笔下的自然界还有“明月松间照”、“松高枝转疏”、“松声泛月边”这样不易觉察的不显著的运动。不论是有声响的有位移的显著的运动还是没有声响的没有位置移动的不显著的运动,在王维的笔下都表现为生命的运动。又如:“草色摇霞上,松声泛月边。”这是黎明时的景色描写,黎明是世界最安静的时刻,也是诗人心灵寂静之时,只有在这时,才能捕捉到草色随朝霞变化,松声伴落月而鸣之景,反映了诗人主体心灵之静。

如果说以“静”衬“动”是王维诗歌的创作方法的话,而以微弱的不显著运动的描摹才能显示生命的闪光;以微动衬显动则是王维诗的一贯表现。如前所引“明月松间照”,“照”不是微动吗?“清泉石上流”,“流”不是显著的运动吗?以微毫之动说眼目中显著之动,真是王维诗之硬功夫。在王维心目中,一切都在“动”,月光在动,泉水在动,松被雨水浇在动,溪水不用说更在动,只不过是微动与显动而已。实际上在王维那里,静与动是相对的。用相对的目光看万物,万物都在动,万物都有生命,万物都充满了生命的欢腾。这就是佛教的“月映万川”的思想在王维诗思中的反映。月亮照着万物,万物都闪现着月亮的光辉,普通中包含特殊,特殊中又拥有普通。明显的运动与微弱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也是这个道理。不管显著的运动还是不显著的运动都是运动的一种形式。王维用形象思维的方法,都作了极为生动的表现。这也是王维区别于李、杜而作为大家存在并具有一席之地的原因所在。生命之树可以常青,生命的运动最为瑰丽。能从细微处捕捉生命的运动,唱出宇宙生命和谐的赞歌,真是一般人所不能及之处。

① 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27页。

这次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② 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6页。

③ 登辨觉寺》,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48页。

④ 《瓜园诗》,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5页。

⑤ 《送友归山歌二首》,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2页。

⑥ 《韦侍郎山居》,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12页。

⑦ 刘 :《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册,第5047页。

⑧ 《山居秋暝》,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36页。

⑨ 《青溪》,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36页。

⑩ 《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19页。

⑪ 《赠东岳焦炼师》,曹中孚标点:《王维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第60页。

⑫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6页。

作 者:陈娟,河北大学文学院讲师;刘明罡,河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标点全集王维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走哪条路好
标点可有可无吗
缺少标点的谜语
8月经典读书会推荐书目《李太白全集》
小乌龟学标点
上海人民出版社 章太炎全集
有趣的标点
明星开心笑果全集等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