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发声在南拳套路演练中的运用研究

2011-08-15 00:50苗钟立陈永新
武术研究 2011年7期
关键词:南拳劲力机能

苗钟立 陈永新

(甘肃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甘肃 兰州 730070)

呼吸与发声在南拳套路演练中的运用研究

苗钟立 陈永新

(甘肃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甘肃 兰州 730070)

呼吸节奏与技术动作的协调配合直接影响着武术套路的演练水平,而掌握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方法是提高南拳套路演练水平非常重要的环节。

呼吸 发声 南拳 训练

1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和体育运动形式,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和防身自卫的综合功能。千百年来发展成为风格迥异、形式多变的武术套路和散打运动,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接受和喜爱。然而,武术套路结构复杂,动作变化多样,并且每一招都要有虚实变化与攻防意图。因此,武术演练对呼吸机能的调节有很高的要求,良好的呼吸机能和协调的呼吸配合直接影响到武术套路的演练水平、技击效果和劲力的发挥。从古至今,呼吸机能的提高一直被认为是武术训练的重要内容,尤其明末清初以来,许多武术拳种都把练气作为其习拳者的心法要诀,逐步形成了“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练形以合外,练气以合内”的内外兼修的观点。在武术套路表演时,需要运用呼吸技巧来对动作进行调节,有时深长,有时短促,有时屏息蓄劲,使动作表现出抑扬顿挫、圆润流畅的韵律感。一个不正确呼吸可以导致动作的浮动和劲力不畅,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技术动作而降低表演水平或击打效果。因此,正确的呼吸方法与武术套路中各类动作的协调配合是提高武术套路演练水平的重要途径。

2 南拳的呼吸特点和方法

不同的拳种,其动作结构、运动量和动作风格等都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拳种对呼吸方法和机能的要求也各有特点。所谓呼吸方法就是要经过长期专门训练,有意识地控制气息配合武术动作的技术技巧,是以良好的呼吸机能为基础。南拳套路运动是由多个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起伏转折、翻腾跳跃等复杂动作组合而成,并要求在1分20秒内完成,因此运动员是在身体大量缺氧的情况下极速完成动作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呼吸机能与动作协调配合,就不会有高质量的演练水平。众所周知,南拳运动强度大,对氧的需求量也大。南拳比赛演练后即刻脉搏可达到极限强度,乳酸值相当于400米赛跑。许多运动员在比赛中,由于心情紧张导致呼吸紊乱或不济,加上无氧代谢供能水平本身就不高,导致动作漂浮不稳、劲力不畅,节奏生硬、艰涩,拖泥带水,精、气、神荡然无存。

南拳演练必须有动有静,有快有慢,节奏分明,章法井然,该发劲时须发劲,得弛缓时便弛缓。而呼吸方式多用腹式呼吸来“气沉丹田”,用聚气的方法来帮助发声吐气,助长动作的威势和劲力。大凡开步出拳,须调节动作节奏,掌握聚气时机,开步时吸气并收腹蓄劲,同时身随步转,拳随腰发,意到劲发而气出。如果不善于运用,吸气不足就不能以气催力,将劲力发挥到极值;吸气过早会导致“憋气”,而造成呼吸短促,气血上涌,机体缺氧而劲力不济。外部表现为面色发白,动作紊乱,灵敏性、平衡性与爆发力降低,从而严重影响南拳的演练效果。在南拳套路中跳跃动作和身体由低式向高式运动时都采用提气法,如独立虎爪接腾空飞脚时,要腹部内吸,胸腔尽力扩展,胸部呼吸肌与颈部肌也参加收缩提气,将人体重心提高并使胸腔、头、颈部向上成相对固定,上步后两臂向上摆动带肩跳起,在右腿发力踹出时用力呼出浊气。这样不仅可以使造型优美,劲力刚猛,而且可使动作演练达到更高水平。

南拳的身法讲究直项圆胸和脱肩团胛。直项是指下颏里收,使颈部伸直。圆胸是指胸要微含,稍呈圆形。颈直有助于胸、背、肩、肘的劲力合一,圆胸则有助于沉气实腹。沉气是一种典型的腹式呼吸过程,它能使胸部宽松,腹部充实,气沉丹田,气力合一,能使运动持久,劲力充沛。俗话说: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是促进血液循环的动力,如果气不通,则意与力不通,不通则滞,滞则影响动作与劲力的发挥。沉气一般用于身体由高式转低式运动,如跪步顶肘,吸气使身体上提摆拳转身,呼气使身体下沉后顶肘。总之,急吸快呼,急吸慢呼,慢吸快呼等呼吸方法要与动作的开合、上下、起止、力度的强弱相一致。所谓脱肩是指两肩有意识地向下沉坠;团胛是指上肢发力时肩胛骨向前微合,形成团状。脱肩下沉,有助于增强臂、肘的劲力,团胛前合,使背部收紧,有助于发劲前的涵蓄。在练习南拳的步型和步法时,一般要“求沉气、坐胯、踩脚”。如做一个弓步冲拳时,五趾抓地,力之根在脚,敛气收臀,借助转腰顺肩的转动力,以步催身,以身催手,发力由下至上,再收缩腹肌以气催力,能做到上下完整一体,周身劲力就会凝结到一处。而练习南拳的手法时,常鼓劲而使肌肉隆起,以提高硬桥的练习效果。发劲的技巧讲究先蓄后发、先收后放,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使劲力表现得既有速度(爆发劲),又有深度(发劲的作用时间长,穿透力强)。才能做到稳固、沉实,硬桥硬马,坚不可摧,高而不浮,低而不板,进退闪转灵活。

虽然有了正确的呼吸方法,但是没有良好的呼吸机能是不行的,以前教练员对呼吸机能能力训练并不是很重视,只是让运动员在套路练习中随意练习,没有进行专门的训练,现在知道了呼吸在套路练习中的重要性,在今后训练中要克服只局限于外形的雕琢而不重视在意念引导下的呼吸训练,除专项技术以外,把呼吸机能训练拿出来作为专门素质训练。如1分钟的各种器械或跳跃训练,400米冲刺跑,5000米耐力跑等,经过长期训练可以增加运动员的肺活量和最大摄氧量,同时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酸能力。

3 南拳发声的特点、方法与作用

南拳讲究发声,这与其它拳种有所不同。南拳发声是指南拳发劲时配合发出短促、响亮的喊声。这种发声将促使气与力、意与形、内与外协调配合,形成一股整劲,打练时以气领意、以气催力后声力并发。根据各种不同的劲力,发出各种不同的呼喝声音,顿时觉得拳势威猛,气势逼人。南拳的发声一般有“嘻”、“喝”、“哗”、“嗨 ”、“咿”、“嗌”六音。此外,还有一些是结合象形动作模仿动物的发声,如虎鹤双形拳就要模仿“虎啸”、“鹤鸣”之声。南拳演练中讲究发声呼喝,不是喉咙和口腔随便发出的声音符号,而是靠整个体腔(腹、胸、喉)的振荡向外发出的声音能量。具有“呼喝则风云变色,开拳则山岳崩颓”的特点,尤其在黑暗之中,一个骇人的虎啸爆发出山倾海溢的威力,可以使对手轻则惊恐失魂、不知所措,重则精神错乱、肉体痉挛。

南拳发声训练时,一般双撞拳和膀桥时发“嘻”,冲拳时发“喝”,连环冲拳时声音要长一些,与动作同步,力尽而声止。虎爪时发“哗”,双握拳时发“嗱”,抛拳时可采用“咿”或“哝”,在马步抛拳之后接弓步撞拳则采用“嗌”。发声一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结合动作发力而发声,做到力、气合一;二是模仿象形动作因势发声,做到形、意合一。发声的作用是:一来助拳势,即气势,增强拳势韵味和节奏;二来助发力,声音短促洪亮如阵雷,则其劲必刚,声不整则力不整,其劲必散;三来助形象,即模仿动物用声音攻击对手的象形性和威势;四是有助于排除体内余气,促进氧化供能,体现出“体刚劲粗”的特点。当然不能乱喊乱叫,胡乱发声。打南拳有四怕:一怕咬牙切齿,面目可憎;二怕乱冲乱打,乱踢一气;三怕虎头蛇尾,后力不济;四怕乱喊乱叫,花拳绣腿。所以打南拳时要心情舒畅,切忌紧张,动作要有动有静,有快有慢,节奏分明,有条不紊。经有关专家测试,运动员演练一套南拳之后,即刻脉搏每分钟可达200次以上,其强度之大可与100米赛跑相比,这对机体内脏器官刺激很大,对呼吸及心血管系统等功能需求很高,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实践证明:练习南拳和其它武术一样,非常注重对意志品质的培养,经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磨炼,可以培养人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南拳训练不但可以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理脏腑,通经脉,调养气血,提高人体内脏器官及各系统机能,对人体生理上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发声开阔心胸,缓解心理压力。尽管南拳训练身体负荷较大,学生都感觉身体很累,但可以明确一点,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在多次南拳课后心情愉悦,性格变得开朗了许多。

4 结论和建议

(1)南拳训练要求步稳势猛,是通过劲力来体现的,而劲力的质量又与肢体的协调、呼吸、意识配合相关联。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协调的呼吸能力,准确的劲力及丰富的攻防意识使南拳套路充满了高难、惊险、美观、韵律和良好的观赏性。因此,技术的提高与发挥离不开良好的呼吸技巧。

(2)南拳的刚健朴实,因势呼喝,以声助气,以气催力,步法稳固,拳势猛烈,刚劲有力,节奏分明等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非常好身体素质和专项能力。平时训练应自始至终从单一动作到组合动作渐进练习,采用多种方法以意念带动呼吸,也就是“以意导气”,以意念去控制呼吸,使呼吸与动作紧密结合。可以把由高转低、由低升高的动作抽出来,结合提、沉进行练习,让运动员把气的“提、沉、聚、托”与外形动作的高低、大小、动静、急缓,以及运力的强弱等不同动作之间形成有机联系和正确的动力定形。切实掌握运气规律,提高演练水平。

(3)运动员在进行套路比赛之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使心肺功能达到最高水平。运动员应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并与技术动作协调配合,依照成套动作的呼吸节奏适时发声催力,严禁胡乱发声,使套路演练发挥至最高水平。

(4)当代许多年轻人身体比较单薄,肌肉成分含量较低,性格相对孱弱,如果加强刚猛的南拳训练,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曾昭胜,曾庆煌.南拳[M].北京: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15-16.

[2]郝心莲.武术科学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102.

[3]方 坚.对武术套路呼吸节奏调节方法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4):21-22.

On the Ways of Breathing and Uttering in Nanquan Practicing

Miao ZhongliChen Yongx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

The flexible coordination of breathing rhythmsand technical movementsin Wus hu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Wus hu practicing.Charging right ways of breathing and uttering are important point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acticingNanQuan.

breathing uttering Nanquan training

G85

A

1004—5643(2011)07—0061—02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GS(2010)GX033。

1.苗钟立(1975~),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南拳劲力机能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再论机能的刑法解释方法论
浅谈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
中国武术运动中劲力的作用
“三理”机能实验在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中的探索
南拳对塑造积极行为的影响
论述南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